中醫藥方、茶飲提升免疫力 讓腸病毒不上身

       

圖說:花蓮慈院中醫兒科主任楊成湛示範穴位按摩,不僅達到緩解腸病毒等不適症狀,也能加強提升免疫力。

       天氣逐漸轉熱,腸病毒蠢蠢欲動,每年在台灣的五月底至六月中旬達到高峰期,預防方式除了提醒家長與小朋友勤洗手及正確洗手是防治關鍵外,花蓮慈院中醫兒科主任楊成湛表示,中醫的藥膳、茶飲、穴位按摩,不僅達到緩解腸病毒等不適症狀,傳統中藥口噴劑型也有增強抵抗力對抗腸病毒的效果。

  余先生的大兒子手腳出現紅疹,口腔出現潰瘍情形,接著一周後,換小兒子也感染腸病毒,還因發燒不退,出現嗜睡意識不清得病徵,因而住院。所幸經過適當治療與照顧,孩子才痊癒出院。楊成湛提醒家長,除了需多注意腸病毒重症前兆外,平時更要注意孩子的衛生習慣與病毒防護,最重要的是提升免疫力,以達到標本同治的效果。

  中醫認為腸病毒是風邪熱毒,兼夾濕邪,侵襲人體為病。楊成湛表示,腸病毒的症狀屬於中醫的「溫病」,是因「六氣」變化過大,造成「六淫」的風熱疫毒與濕邪。正常情況下,風、寒、暑、濕、燥、火是自然界六種不同的氣候變化,稱為「六氣」。而「六淫」是指正常的六氣太過或非其時而至,也就是氣候變化異常(如春天應溫反寒,秋天應涼反熱等);及氣候變化過於急驟,忽冷忽熱,導致疾病發生(病毒變性)。六淫為病,發病途徑多由外而入,如肌表、口鼻等。

       

圖說:除西醫支持療法外,傳統中藥口噴劑型也有增強抵抗力對抗腸病毒的效果,緩解腸病毒的不適症狀。

       中醫預防及治療抗腸病毒可分為兩步驟。首先「預防勝於治療」,中醫建議以清熱解毒利咽的金銀花茶(金銀花、板藍根、連翹、甘草、薄荷、魚腥草),或是穴道按摩如合谷、曲池、迎香、風池來加強提升免疫力。楊成湛表示,四時不正之氣會令病毒、細菌變種,因此不論是何種感染,最重要的還是要提高自身免疫力才能有效抵抗、預防外邪。

  其次為治療方式,除西醫支持療法外,楊成湛表示,中藥「普濟消毒散」(黃蓮、黃岑、板藍根、玄參、柴胡等十四種中藥材)的口噴劑可以有效緩解腸病毒的不適症狀,臨床研究發現普濟消毒飲口噴劑可使8成的輕中度腸病毒患者病程縮短至2天,和一般腸病毒病童平均病程7天相較,有明顯效果。

  此外,孩子在對抗腸病毒時,嘴巴破到難以下嚥,雖然心疼,但也只能陪伴孩子對抗病毒,多喝水、多休息。楊成湛也建議小朋友可多吃冰涼的綠豆薏仁湯,將食物撈出,只餵涼涼的湯給孩子喝,不僅具有清熱解毒功效,同時還能緩解咽喉不適。

       

圖說:兒童社區醫療科主任朱家祥提醒家長,腸病毒最好的預防方法是大人小孩都要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

 

       花蓮慈院兒童社區醫療科主任朱家祥表示,腸病毒一般潛伏期約3至6天,發作時會出現疱疹性咽峽炎與手足口症等典型症狀,包括口腔黏膜、牙齦、舌頭以及手掌及腳掌、手指及腳趾等處出現水泡潰瘍,一旦發生以上症狀,以及嗜睡、意識不清、肌躍型抽搐、持續嘔吐等情況,則需立即就醫治療。

  腸病毒目前並沒有特效藥及疫苗,最好的預防方法是大人小孩都要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就可以降低感染的機會。朱家祥主任表示,腸病毒主要傳染途徑為透過唾液、噴嚏、咳嗽以及糞便、受汙染的食物和水等感染。最有效的預防方法為正確洗手與咳嗽時應以手帕或衛生紙掩口鼻等咳嗽禮節,減少出入擁擠的公共場所。若不慎感染腸病毒,落實請假在家隔離至少七天。

 

撰文者:彭薇勻
報  導:花蓮慈濟醫院

更多衛教文章

Copyright © 2017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 版權所有. 地址:花蓮市中央路三段707號 連絡電話:03-856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