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衰竭

腎衰竭的原因

       造成腎衰竭的原因很多,以下就常見的原因概述如下:慢性腎絲球腎炎、慢性腎間質性腎炎、慢性腎盂腎炎、快速進行性腎絲球腎炎、腎硬化症、惡性高血壓、糖尿病、紅斑性狼瘡、多發性骨髓瘤、妊娠毒血症、腎結石、腎尿路惡性腫瘤、逆流性腎病變、阻塞性腎病變、腎梗塞、溶血性腎毒症候群、腎血管疾病、多囊腎、痛風性腎病變、遺傳性腎炎、腎形成不全…等。

台灣目前和其它先進國家一樣,以糖尿病腎病變為造成尿毒之首要原因。

治療方式

當確定自己已經末期腎臟衰竭(End Stage Renal Disease)時,所須考慮到的治療方式如下:

  • 透析治療: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 腎臟移植:親屬捐腎或屍腎移植。

 

 

 

 

在病人患有慢性腎衰竭,但未達須要透析之程度時,須配合醫護團隊:控制原發疾病低蛋白飲食

  • 一般建議蛋白質攝取量應減少,建議每公斤體重0.6~0.75 公克,且應攝取高生理價值的蛋白(如:魚肉、牛肉、豬肉、蛋白…等),以減少含氮廢物的堆積,並且延緩腎功能衰竭的情形。
  • 適當的熱量及礦物質攝取。
  • 鉀離子的攝取應小於每天40毫當量(40meq/day),保持良好的排便,預防便秘以免血鉀過高,產生心律不整。
  • 注意血壓的變化,必要時應遵從醫囑服用降壓劑治療。
  • 勿亂服用來路不明的藥物,用藥亦須依腎衰竭的程度來調整 劑量。

 

一.透析治療:透析是清除體內多餘的水份,電解質及代謝廢物的過程,其機轉包括:

  • 擴散(diffusion)或廓清(clearance) :乃溶質由高濃度往低濃度的運動。溶質的分子量越大,擴散的阻力越大;反之溶質的分子量越小,阻力越小。
  • 對流(convection):溶質在超過濾時隨水分移動的力量。受溶質濃度及透析膜通透性的影響。
  • 超過濾(ultrafiltration):乃溶劑與溶質經過透析膜整體移動,產生膜上液體靜水壓力差,亦即膜上壓(transmembrane pressure,TMP),藉此壓力可將水份及部份溶質清除。

  目前有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兩種治療方式,可依病患的需求及方便性,協助選擇合適的方法。

 

二.腎臟移植

   腎臟移植:俗稱「換腎」,但不是真的把原來的腎臟換掉,而是在骨盆腔的腸骨窩處植入另一個健康的腎臟(在腹股溝上方即可摸到新的腎臟),代替已經衰竭的腎臟功能。

(參照本院移植小組)


 

 

 

回上一頁

Copyright © 2017 花蓮慈濟醫院. 版權所有. 地址:花蓮市中央路三段707號 連絡電話:03-856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