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項目搜尋

Cryoglobulin 冷凝球蛋白

 

 

健保編號

12012B

醫令碼 L0439

檢體採集

Plain Tube(紅色)
檢體(包括全血及血清)不可冷藏。
若已冷藏之檢體必須放置於37℃ ,30分鐘後再做。

採集量

2 mL

報告時效

10日

分析方法

由於冷凝球蛋白有遇冷(低於37℃)會沈澱之特性,故在收集血清後必須保溫,維持在37℃以避免冷凝球蛋白會隨血塊離心而流失,一旦分離出血清後即儘快置於4℃冰箱中觀察7 天。有白色沈澱者產生則必須將試管置於37℃水浴回溫,若能回溶於血清中才是真正的冷凝球蛋白。

參考區間

Negative

臨床意義

冷凝球蛋白(Cryoglobulin)是人類血液中的一群遇冷即沈澱之免疫球蛋白,首次發現於多發性骨髓瘤病人的血清中,在室溫或低溫下會產生沈澱,而在體溫或高溫下會再度溶解。
冷凝球蛋白主要可分為三型,第一型是由單株免疫球蛋白(IgG,IgA, IgM)所組成,通常發生於多發性骨髓瘤或血癌病人,並不具有類風濕因子活性。第二型和第三型則是混合型免疫球蛋白(Mixed cryoglobulins),且都具有類風濕因子活性。第二型和第三型若續發於其他疾病如感染(如感染性心內膜炎)、自體免疫(如系統性紅斑性狼瘡及類風濕性關節炎)或淋巴細胞腫瘤(多發性骨髓瘤或血癌)稱為續發性冷凝球蛋白症,若無明顯疾病而產生者則稱之為原發性冷凝球蛋白症;根據統計,原發性冷凝球蛋白症的病人多有慢性肝炎帶原。
冷凝球蛋白血症(cryoglobulinemia)可造成關節炎、血管炎、腎絲球腎炎等組織發炎現象,也會激發其它的免疫反應,其中主要是免疫複合體及白血球介質(interleukin)產生,免疫複合體會引起補體的活化,吞噬性白血球的吞噬作用,會釋出發炎介質及酵素,造成臨床上各種病變。
臨床上冷凝球蛋白遇冷降低溶解度而在身上各處沈積時會造成各種不同症狀:如在皮膚造成缺血性壞死、觸痛的紫斑、青斑樣血管炎、雷諾氏症;其他如關節炎、腎絲球炎、呼吸困難也是常見的表現。在實驗室檢查則可抽血看血清中是否有冷凝球蛋白的沉積,且病人通常會合併有補體低下的情形。
C型肝炎為台灣最常見原發性冷凝球蛋白症(Essential mixed cryoglobulinemia)之例證,根據Pawlotsky與Czaja等人的研究發現,C型肝炎病患之中約有五成會出現冷凝球蛋白血症,病患可能在HCV感染後7~15 年出現臨床症狀包括常見之雷諾氏現象(Raynaud's phenomenon)、紫斑等。
研究顯示,HCV亦可以直接侵入人體的關節滑膜細胞及滑膜液,由HCV引發的關節炎,常以游走性、漸增性關節炎表現最多,但急性、亞急性、慢性關節炎侵犯單一、寡關節或多發性關節炎也有可能發生。
由於HCV感染後常呈不等比例之陽性類風濕抗體(rheumatoid factor, RF)及抗核抗體(antinuclear antibody, ANA)出現,臨床上若忽略HCV感染病史,常易誤診為「復發性風濕症」、「非典型類風濕性關節炎」或「未分類型結締組織疾病」等非糜爛性關節病變;其他如慢性增殖腎絲球腎炎、末梢神經病變、修格連症候群、間質性肺纖維化、多發性肌炎、自體免疫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症以及自體免疫性肝炎等,都為HCV引發之原發性冷凝球蛋白症較常見的臨床表現。
在治療方面輕微的皮膚或關節症狀可以非類固醇性抗發炎用藥(NSAID)來控制,但體內器官若受影響(如引發腎絲球腎炎等)則需以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甚或血漿置換術等治療;此外以干擾素(interferons)治療C型肝炎引起之冷凝球蛋白血症已有許多成功的案例。
備註 此項目代檢單位為大安聯合醫事檢驗所(資料來自大安聯合醫事檢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