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顱磁刺激
經顱磁刺激治療(rTMS)是將非侵入式的刺激線圈在組織產生出感應電流,刺激的線圈探頭擺置在計畫刺激的大腦皮質附近位置,並且觸發脈衝進而啟動短暫的磁場脈衝,此種刺激方法可以讓原本一些較深層或是無法進入的神經更容易地被刺激到,藉由連續且規律的重覆性刺激,進而達成增強或抑制大腦特定區域的功能,使失調的神經細胞獲得調控,其好處是非侵入性且不需麻醉,是一項安全穩定的治療選擇。
經顱磁刺激治療對治療藥物治療反應不佳之腦中風後的上、下肢運動、脊髓損傷、腦外傷、巴金森氏症及認知障礙等後遺症已有多年歐美實證醫學療效。目前研究顯示可改善各類神經疾患的上下肢動作、語言、吞嚥、認知之功能回復,越早期治療其神經可塑性越高,接受經顱磁刺激的效果越好。
▲注意事項:
以下狀況病人不適合使用
1.體內有金屬植入物品(例:人工電子耳、心臟節律器、腦部血管支架、植入式去顫器、迷走神經刺激器…等)
2.有癲癇病史
3.懷孕婦女
▲副作用:
可能會引起暫時性的耳鳴、頭暈或是頭皮疼痛,但經過短暫的休息, 不適感會慢慢消失。較為嚴重的狀況,會出現癲癇或全身肌肉筋攣,但此風險為萬分之一,正常情況下極為罕見。
諮詢聯繫電話:個案管理師紋慈 (03)-8561825分機15909 手機:0965-382-608
我可以掛哪一位醫師來評估進行治療?
高壓氧治療
一、何謂高壓氧?
高壓氧治療是指病患全身置於1.4大氣壓以上的高壓艙內,直接或間接呼吸純氧達一特定時間,可讓異常存留於體內的氣泡迅速消失,減輕血管或組織中氣泡所造成的傷害;另一方面高壓氧氣治療可提升血液中氧氣的輸送量,使氧氣擴散到受傷組織,加速血管增生,增進感染控制,促進傷口癒合。
二、本院目前高壓氧的設施?
● 單人艙 ● 多人艙


問與答專區
一、我有哪些疾病可以來看這個門診?
● 腦中風
● 眼、耳中風
● 頭部外傷
● 神經退化疾病(巴金森、阿茲海默症)
● 頭痛
● 身體保養(回春)
● 氣體栓塞
● 一氧化碳中毒
● 氣壞疽(厭氧菌肌壞死症)
● 壓創傷及外傷性組織缺血
● 減壓症(潛水夫症)
● 傷口癒合困難
● 急性失血所致之貧血
● 壞死性軟組織感染
● 慢性骨髓炎、長久不癒
● 放射性組織損傷
● 皮瓣缺血壞死
● 燒燙傷
二、高壓氧有禁忌症嗎?
● 阻塞性肺病
● 有癲癇及自發性氣胸病史
● 體溫過高
● 懷孕
● 急性病毒感染
● 眼、耳、鼻喉疾病
● 先天性圓形血球症
● 幽閉恐懼症
● 需要加護治療的患者
● 裝有心臟節律器的患者
三、我可以掛哪一位醫師來確認我是否適合此治療?
四、門診看診需要知道的事情以及需要準備甚麼?
● 從未在其他醫療院所就診:請直接至本網站掛號,或撥花蓮慈濟醫院語音掛號系統掛號。
● 曾在其他醫療院所就診及追蹤,請備妥以下資料再至本網站掛號,或撥花蓮慈濟醫院語音掛號系統掛號。
□ 目前於其他醫院就診所做的全部影像資料,如:核磁共振影像、電腦斷層...等。
□ 其他資料,如:病歷摘要紀錄、用藥資料、基因檢查報告...等。
● 門診依號碼順序看診,若為遠地就醫患者,應注意購買適當班次之交通票券。
加馬刀治療(隔空取瘤)
一、何謂加馬刀?


加馬刀利用201根加馬射線,集中照射,患者不須打開顱骨,在單一的療程中,將幅射離子束,由四面八方集中照射顱內特定腦瘤,如同太陽光之聚光點,腦瘤接受極高的治療劑量,而周圍組織劑量減至最低,達到治療腦瘤不傷害腦組織的目的。
二、哪些腦瘤,可用加馬刀治療?
目前治療趨勢,如聽神經瘤、腦膜瘤、腦動靜脈畸型、腦下垂體瘤、海綿竇腦血管瘤、轉移性腦瘤及各種邊緣清楚且直徑小於3公分之腦瘤。另外又如三叉神經痛、癌症疼痛及癲癇等功能性神經外科手術之治療。
三、治療流程?
1.頭部固定

2.核磁共振檢查

3.電腦療程規劃

4.加馬刀實際治療

問與答專區
一、是否所有腦瘤皆可以用加馬刀治療?
1.良性腦瘤因腫瘤周圍界線清楚,治療效果較好,若惡性腫瘤如膠質母細胞瘤,腫瘤呈擴散狀,若只用加馬刀治療,仍然不容易控制。但有一例外,轉移性腦瘤雖屬惡性,但周邊清楚,治療效果良好。
2.腦瘤小時則可利用較小的放射光束,因此周邊組織劑量也較小,副作用相對減低;若腫瘤大於3公分,則照射劑量加大,不但不易控制腦瘤,而周邊的副作用也會加大,因此太大的腫瘤(超過直徑3公分),建議用手術治療,若無法移除,則可將腫瘤體積變小,再接受加馬刀。
二、加馬刀治療腦瘤,是否腦瘤會不見?
剛治療,腫瘤原則上不會改變,甚至還會有短暫膨脹,但隨之再縮小,以加馬刀治療腦瘤,談的是腦瘤的控制率,包含腫瘤縮小及腫瘤不變,如果腫瘤不變,就如同盛開的花朵變成乾燥花,不起作用,患者永久與腫瘤和平共處,達到治療之目的。經由長時間追踪,目前文獻證實,正確治療的良性腦瘤,如腦膜瘤及聽神經瘤等,十五年的控制率可達到95%以上,幾乎等於治癒。
三、加馬刀是不是真正開刀,如果不是,那為甚麼說是”刀”呢?
加馬刀嚴格說來不是真正開刀,但其治療的原理及成果,與開刀相類似,因僅做單一療程。將頭顱固定後,一天內治療完成,即可取下頭架,而集中的放射線產生高能量,如同在腫瘤施以開刀。相較開刀,具有不傷及周邊組織之特色,因此價值高。
四、惡性腦瘤適合做加馬刀治療嗎?
原發性惡性腦瘤,如膠質細胞瘤,腫瘤周邊與腦組織分辨不清,如果單做加馬刀治療,無法痊癒,常會復發。因此惡性腫瘤基本上仍然以手術及一般分段式放射治療為主,加馬刀只是補助性治療。
五、是不是腦中心區的腦瘤,更適合做加馬刀?
是的,如果利用開顱方法行中心腦瘤移除,常會傷及附近重要神經,而加馬刀即利用隔空取瘤之方式,腦部的任何部位,都可隨意到達,當然包含最危險的腦中心區,其治療價值相較於手術當然更高。
六、腦瘤入侵血管適合用加馬刀治療嗎?
是的,當腫瘤侵犯血管時,如侵犯動脈,手術不但產生大出血,且將動脈止血,也會造成腦梗塞,術後後遺症大,常危及生命,若腫瘤侵犯大靜脈如上矢狀竇、海綿竇等,也不可能將腫瘤完全移除不引起大出血,加馬刀是這類腫瘤的救星。
七、老年人適合做加馬刀治療嗎?
是的,老年人,若施行開顱手術,必須顧及常見的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危險性加大,而加馬刀只利用局部麻醉,在頭皮將兩公分大小的區域麻醉後,釘住頭釘,在全程治療中,均保持完全清醒,甚至於治療時可聽音樂,閉眼休息,其危險性當然小。
八、小孩子適合做加馬刀治療嗎?
小孩子可利用全身麻醉方式,加以治療,由於不是開顱手術,其危險性當然降低許多,除部份剛出生之嬰兒,頭顱未完全定型,不適合做頭釘固定外,一般小孩仍然可做加馬刀治療。
九、聽說聽神經瘤很適合加馬刀治療,治療後聽力是否會下降?
聽神經瘤目前已證實是加馬刀治療的最佳適應症之一,過去數十年來,證實可控制達15年以上。早期使用較高劑量來治療的確會傷及相關的聽覺及面部感覺神經,但目前採低劑量來治療,甚至會保護這些神經,使之不受傷害,相較於手術治療,其保存聽神經及面神經的比例反而更高。
十、腦瘤太大,若已侵犯重要血管、神經,且超過3公分,已不適合做加馬刀,難道就無解了嗎?
目前如果腫瘤太大,且侵犯血管神經時,建議採取安全性開顱手術,將腫瘤拿取大部份,在外科醫生有保握拿取而不傷及神經狀況下,使腫瘤變小,等手術過後,再考慮用加馬刀控制,可達到完美的治療效果。
十一、我可以掛哪一位醫師來評估進行加馬刀的治療?
十二、門診看診需要知道的事情以及需要準備甚麼?
● 從未在其他醫療院所就診:請直接至本網站掛號,或撥花蓮慈濟醫院語音掛號系統掛號。
● 曾在其他醫療院所就診及追蹤,請備妥以下資料再至本網站掛號,或撥花蓮慈濟醫院語音掛號系統掛號。
□ 目前於其他醫院就診所做的全部影像資料,如:核磁共振影像、電腦斷層...等。
□ 其他資料,如:病歷摘要紀錄、用藥資料、基因檢查報告...等。
● 門診依號碼順序看診,若為遠地就醫患者,應注意購買適當班次之交通票券。
腦血管栓塞介入治療
一、何謂腦血管?
腦血管是支配顱內前循環之頸動脈、後循環之椎動脈-基底動脈及兩者之顱內分枝。
二、腦血管栓塞介入治療怎麼做?
是一種使用微創不開刀方式,在周邊血管內做栓塞的治療,會在局部或全身麻醉的狀態下進行,我們會經由穿刺鼠蹊處的血管,將導管置入病灶的側頸動脈或椎動脈內,然後將微導管放到病灶的位置,再藉由X光機下的觀察,將栓塞劑放入病灶處,因此不需要做開顱手術,可於較短時間內出院,並降低病灶出血的機率。
圖上為動脈瘤栓塞手術
使用血管支架及將可分離式白金線圈栓塞治療置入動脈瘤內,可大幅降低動脈瘤破裂之機會。
栓塞前眼皮下垂 栓塞後眼皮恢復正常
圖上為腦血管簍管栓塞手術
頭部外傷後頸動脈損傷引起頸動脈及海綿竇簍管,引起病患眼皮下垂及聽到不正常的血流雜音。
圖上為腦血管簍管栓塞手術
栓塞前頸動脈(ICA)血流經簍管直接流到靜脈竇,甚至倒灌到腦部的靜脈,簍管栓塞後,頸動脈即完整呈現,倒灌的靜脈立刻消失。
問與答專區
一、我有哪些疾病可以來看這個門診?
● 腦血管疾病
例如:腦中風、顱內動脈瘤、腦動靜脈畸形或廔管
二、我可能會有那些症狀?
● 眼皮下垂
● 肢體無力
● 劇烈頭痛
● 抽蓄
● 腦出血
● 聽到不正常血管流動之雜音(耳朵內有嗡嗡/咻咻作響的聲音)
三、我可以掛哪一位醫師來確認我是否適合此治療?
四、門診看診需要知道的事情以及需要準備甚麼?
● 從未在其他醫療院所就診:請直接至本網站掛號,或撥花蓮慈濟醫院語音掛號系統掛號。
● 曾在其他醫療院所就診及追蹤,請備妥以下資料再至本網站掛號,或撥花蓮慈濟醫院語音掛號系統掛號。
□ 目前於其他醫院就診所做的全部影像資料,如:核磁共振影像...等。
□ 其他資料,如:病歷摘要紀錄、用藥資料、基因檢查報告...等。
● 門診依號碼順序看診,若為遠地就醫患者,應注意購買適當班次之交通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