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補充對超重和肥胖者腸道通透性的影響

Effect of Probiotic Supplementation on Intestinal Permeability in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nd Animal Studies

【緣起/ 前言】

益生菌對腸道健康的影響已成為近年的研究熱點。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和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被認為能改善腸道屏障功能。這些菌屬的益生菌在動物和人體試驗中均顯示出一定效果。本文探討這些益生菌的研究背景、實驗方法、結果及建議劑量。

 

研究年份與方法:研究團隊遵循系統性文獻回顧指南(PRISMA),並在PROSPERO(國際系統評價前瞻性註冊平台)註冊了研究協議(編號:CRD42022363538)。他們使用PubMed、Web of Science和CAB Direct等數據庫進行了文獻檢索,範圍涵蓋至2023年8月,使用的關鍵詞包括腸道通透性、超重或肥胖和益生菌補充。在檢索的920篇記錄中,符合條件的有26篇,包括12篇動物研究和14篇臨床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評估益生菌對肥胖引起的腸道通透性損害的影響。

人體試驗則包括患有肥胖症或相關代謝疾病的成人,通常持續三週以上,使用多菌株的益生菌配方。這些試驗主要測量血漿內毒素或尿液中的糖排泄量,以評估腸道滲透性的變化​​。

結果與結論:

動物試驗顯示,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和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能減少腸道滲透性,降低血漿脂多糖(LPS)水平,並增加結腸緊密連接蛋白的基因表達。在人體試驗中,這些益生菌配方也顯示出潛在效果。例如,補充多菌株益生菌配方16周後,肥胖患者的血清脂多糖(LPS)顯著下降

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和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可能在改善腸道屏障功能方面有顯著效果,但結果尚不一致。未來研究應進一步標準化菌株使用、劑量、持續時間和供應方式,以更全面了解益生菌在不同人群中的具體效果。

 

動物實驗中,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的建議劑量為2 × 10^9 CFU/天,持續6週。

人體試驗建議每日補充1.6 × 10^9 CFU的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或超過10^10 CFU的多菌株益生菌配方,持續12至16週。

 

研究刊登在《Advances in Nutrition卷15, 期1》,連結如下:https://www.clinicalkey.com/#!/content/journal/1-s2.0-S2161831323014497

文章主題:Effect of Probiotic Supplementation on Intestinal Permeability in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nd Animal Studies

以上資料由林惠敏營養師匯整

 

脂多糖(LPS)與肥胖的相關性:腸道中的脂多糖能引發炎症,導致胰島素抵抗和肥胖。保持腸道健康和均衡飲食能降低這種風險。

  1. 脂多糖來源:脂多糖(LPS)存在於腸道中的某些細菌(革蘭氏陰性菌)外膜上。

  2. 腸道屏障:健康的腸道屏障會阻止脂多糖進入血液。但不健康的飲食和其他因素會削弱這個屏障。

  3. 脂多糖進血液:當腸道屏障受損,脂多糖進入血液,會引發全身性炎症。

  4. 炎症與肥胖:慢性炎症會導致胰島素抵抗和脂肪堆積,增加肥胖風險。

Copyright © 2019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 版權所有. 地址:花蓮市中央路三段707號 連絡電話:03-856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