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採預約制,看復健科門診後,每一位個案進行一對一物理治療諮詢及評估,給予個人化治療計劃,以達成目標。
    透過物理治療師的功能性評估,物理治療師可以評估患者的肌肉力量、柔軟性、平衡、姿勢和動作控制等方面的表現,以了解患者身體及運動狀態和問題所在。根據評估結果,物理治療師可以制定個人化及客製化的運動治療計劃,並使用不同的物理治療技術,例如徒手治療、運動治療、伸展、肌肉強化、平衡訓練等,來幫助患者恢復肌肉與關節的功能。
    另有下肢復健機器人治療,可提供下肢動作訓練與行走功能訓練,改善不良於行的問題喔。

骨科物理治療
儀器治療
    物理治療是一種非侵入性的治療方法,利用聲光冷熱電牽引等物理因子來幫助緩解疼痛,促進康復和提高生活質量。以下是常見的物理治療方式:
超音波:超音波是一種高頻聲波,通過振動和熱能的作用,可以幫助減少組織的炎症和腫脹,促進血液循環,從而緩解肌肉緊張和疼痛。
雷射治療:透過激光光線的照射,雷射治療可以刺激細胞的能量產生,加速組織修復和再生,對於軟組織損傷和炎症有一定的療效。
冷熱療法:冰敷和熱敷是常見的冷熱療法,可以用於處理急性創傷和炎症,冰敷有助於減少組織腫脹,熱敷則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緊張。
電學治療:電學治療是通過應用電流刺激神經和肌肉,可以改變神經傳導性和肌肉收縮,包括經皮神經電刺激TENS、向量干擾波IFC、功能性電刺激FES等。
牽引治療:頸椎牽引和腰椎牽引是針對脊椎間隙的治療方式,通過牽引力將椎間盤間的壓力減輕,有助於減緩神經根受壓,改善脊椎問題。
物理治療可以應用在各種醫療領域,如運動傷害、慢性疼痛、骨科疾病等,經過專業治療師的指導和適當的應用,能夠有效緩解症狀,加速康復,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徒手治療
     徒手治療英文為Manual Therapy,係指不使用任何物理治療儀器、僅由物理治療師的雙手施力,來達到促進循環、減輕疼痛、增加關節活動度、提升動作功能的治療方式。徒手治療是物理治療師專業訓練的一部份,物理治療師的執行或督導下完成的徒手治療,可降低因施力不當而造成的危險性。
    徒手治療是手部技術的應用,用來改善患者關節和肌肉的運動功能,減輕疼痛和緊繃感,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身體的自癒能力,提高身體的整體健康狀態。
    此項治療可以應用於許多不同的疾病和症狀,例如退化性關節炎、頸椎問題、腰椎問題、肌肉扭傷、肌筋膜疼痛等。透過專業物理治療師的評估,找出問題,例如:受傷組織沾黏、關節攣縮、肌肉問題等。在治療過程中,物理治療師會根據評估結果及患者症狀,使用適當的手法及徒手物理治療技術進行治療,通過軟組織的按摩、牽引、扭轉和伸展及關節鬆動等手法,針對患部進行徹底的治療。
    徒手治療需要專業的物理治療師進行操作,不當的治療方法可能會導致進一步的傷害和疼痛。在接受徒手治療之前,患者會經過詳細的檢查及物理治療師的功能性評估,確定是否適合進行此類治療。

運動治療
   物理治療師利用生理學和解剖學的原理,針對不同人體組織和失能狀態於不同的時機提供合適的運動處方,透過帶動患者的肢體做適度的動作或姿勢,來達到伸展關節組織、強化肌肉收縮(增強肌力、耐力、爆發力)、增進動作控制與協調、減輕水腫疼痛、改善肌肉痙攣、降低因運動不當而延緩療效或造成二度傷害、增加運動表現、改善失能狀態、提高生活品質等目的之治療方式。

神經科物理治療
運動治療
   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包括腦中風、腦外傷、脊髓損傷、巴金森氏症、腦腫瘤..等疾病,本院復健技術科的物理治療師擁有豐富的臨床與教學經驗,能透過專業的評估並根據各別情況制定運動處方,如加強肌肉力量、增進心肺耐力、提升平衡能力、促進動作控制..等,以改善病患的生活品質和功能表現。此外,本科治療師也會指導家屬或看護如何協助患者於家中進行簡易安全的運動練習和轉位技巧,以實現全人照護的目標。

為確保治療品質,本科治療時間採約定制,非隨到隨作
骨科物理治療時間:

上午:周一至周五: 8:00~12:00
下午:周一至週五:13:30~17:30
夜診:周一至週五:17:30~20:30


門診神經物理治療時間:
上午:周一至周五: 8:00~12:00
下午:周一至週五:13:30~17:30

住院神經物理治療時間:
上午:周一至周六: 9:00~12:00
下午:周一至週五:13:30~17:30

如遇國定假日是否休息,請事先洽詢您的治療師 或 電 03-8561825 轉 13279 或13379


神經物理治療室配置:
下肢復健機器人震動訓練儀電動傾斜床平行桿平衡木、壁桿、治療床、下肢肌力訓練組、阻力式腳踏車、電動腳踏車、跑步機踏步機懸吊運動訓練組(redcord)、訓練用高低階木梯、各式治療球、滑輪組、懸吊式步行訓練器功能性電刺激。


骨科物理治療室購置有許多項電療儀器:
熱療類別的熱敷箱超音波短波
電療類別的經皮神經電刺激、向量干擾波神經肌肉電刺激器
還有
震動訓練儀,震波治療儀,低能量雷射腰椎牽引器操作治療床、固定式腳踏車、懸吊運動訓練組(redcord),四肢循環機等等

 

最新消息

智慧醫療腳踏實地 花蓮慈院行走復健機器人啟用


「腳踏實地」是許多中風、脊椎損傷與動作障礙疾病患者的夢想,為了幫助病人能更快更好的恢復,花蓮慈濟醫院復健醫學部結合智慧醫療的概念,引進創新的行走復健機器人。復健醫學部主任梁忠詔表示,在科技的協助下,不光是希望能讓病人主動式參與復健,安全性、有效性都是團隊考量重點。

Copyright © 2017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 版權所有. 地址:花蓮市中央路三段707號 連絡電話:03-856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