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新制身心障礙鑑定計畫結果分析
103年發表於台灣復健醫誌
2011年新制身心障礙鑑定計畫結果分析
黃寶1、吳佩霖1 、楊士賢1、2、3王仁宏4、5樊志成1、郭惟致1、梁忠詔1、3
花蓮佛教慈濟綜合醫院復健科1、慈濟大學醫學科學研究所2、慈濟大學醫學系3、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花蓮慈濟醫院研究部4、慈濟技術學院醫務管理系5
摘要
目的:本研究目的是想藉由新制身心障礙鑑定表之評估結果,來比較舊制身心障礙等級與使用新制身心障礙鑑定表結果其各項分數是否不同,並且探討此鑑定表當中之身體功能、身體結構、世界衛生組織障礙評估手冊2.0版( WHODAS 2.0)、環境因素、動作活動及就業狀況之間的相關性。
方法:本研究總共收取9446位持有身心障礙手冊,單一障別屬性,並年滿18歲的個案,收案時間為2011年8月至2012年6月,參與「新制身心障礙鑑定工具」試測者,使用新制身心障礙鑑定表進行評估,評估項目包括身體功能、身體構造、WHODAS 2.0版及環境因素、動作活動及就業狀況,以Spearman等級相關係數(Spearman's rho)來分析舊制身心障礙等級與新制各項主要評量項目之間的相關性。並以單因子變異量(ANOVA)分析不同的障礙等級,其身體功能、身體構造及WHODAS 2.0版的評估結果是否有差異。以Spearman等級相關係數(Spearman's rho)來分析動作活動分別與WHODAS 2.0及身體功能及構造總分平均的相關性。就業部分則以複邏輯斯迴歸分析(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分析影響就業與否之相關因素。
結果:舊制不同身心障礙等級與2012年新制身心障礙鑑定表,內容的身體功能及構造相關性達0.643;與WHODAS 2.0版的表現部分達0.356。WHODAS 2.0版中的表現與能力之間有顯著的差異,兩者差異最大為生活自理領域,差異最小為與他人相處。失能狀況以社會參與的表現及四處移動的能力困難分數最高,且失能狀況隨身障等級越高其分數越高。動作活動與WHODAS 2.0版有高度相關性達0.718;與身體功能及構造則呈低相關為0.124。障礙的情況越嚴重則就業率越趨下降;排除背景因素,以身體功能與結構鑑定區分,泌尿與生殖系統相關構造及其功能障礙者其就業率為最高。
結論:本次使用的新制身心障礙鑑定表內的身體功能及身體構造,與舊制不同身心障礙等級相關性達中高度相關;受試者表示有使用輔具或它人的介入協助執行活動,於生活自理領域中的表現與能力之間差異最大。
關鍵字:身體功能及構造(body function and structure),世界衛生組織障礙評估手冊2.0版( WHODAS 2.0)、環境因子(environmental factors)、身心障礙等級(the level of dis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