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性動脈導管
何謂開放性動脈導管:
嬰兒在母體內(胎兒時期)使用體循環,其主動脈與肺動脈之間有一條相通的血管稱為動脈導管,在出生後2~3天會進行功能性閉鎖,開始了肺循環。約90%的新生兒在出生2週內會進行結構性閉鎖,如未關閉,部份壓力較高的主動脈血會流入肺動脈,加入肺循環而引起肺充血,稱為開放性動脈導管,發生率為1/2000,約佔先天性心臟病的10%。
開放性動脈導管的症狀:
1. 小分流的開放性動脈導管:通常沒有症狀。
2. 大分流的開放性動脈導管:易活動後疲勞、上呼吸道感染、餵食困難、生長發育遲緩、低體重、心搏過速、盜汗等,嚴重者可能肺水腫、導致呼吸困難及增加心臟負擔,造成心臟衰竭。
如何診斷開放性動脈導管:
胸部X光、心臟超音波或電腦斷層掃描協助診斷。
醫療處置:
依症狀之嚴重程度,分為下列處理方式:
1. 藥物治療:
(1) 有症狀的早產兒或動脈導管無法關閉的足月兒,可使用藥物讓動脈導管收縮變小或給予抗心衰竭藥物來控制症狀,並每月定期追蹤至病情穩定。
(2) 執行任何侵入性治療時,須給予抗生素,以預防細菌性心內膜炎的發生。
2. 心導管治療: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絕大部份的開放性動脈導管,已可用心導管的技術,放置螺旋線圈或關閉器來關閉,很少需要開刀治療。
3. 手術治療:適用於用藥反應不佳有症狀的嬰幼兒、嬰兒初期有嚴重的心臟衰竭或不適宜作導管栓塞術之病童。出生體重少於1000公克的早產兒,提早做動脈導管結紮手術,可改善心衰竭及減少壞死性腸炎的發生率。
日常生活照護須知:
1. 飲食方面:
(1) 建議攝取均衡飲食,少量多餐餵食,並依醫囑限制水份的攝取。
(2) 嬰兒可以母乳或配方奶餵食,如採瓶餵方式,應選用柔軟、吸食洞孔稍大的奶嘴,嬰兒較省力,且每餐餵食建議不超過30分鐘。
(3) 接受手術後之病童,經醫師評估,在病情穩定後,可採普通飲食,但不鼓勵高鹽食物。
2. 活動方面:
(1) 照顧過程中,儘量滿足嬰兒的需求,減少嬰兒的哭泣,以預防低血氧導致活動無耐力。
(2) 觀察病童在參與活動時的生理反應及情緒狀態,如心跳、呼吸速率、體溫變化、肌肉疲勞 及步態等,依其發展需要及能力訂定活動計劃。
(3) 病童接受心導管關閉術後一個月且無併發肺動脈高壓時,可解除運動禁忌。
3. 預防感染:
(1) 勤洗手,避免與感染者接觸,並減少進出公共場所以預防感染。
(2) 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涕、呼吸急促及心跳增快」等呼吸道感染症狀,應立即就醫。
(3) 就醫時應主動告知醫師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當執行侵入性治療時,如拔牙、插管等,須使用抗生素治療,以預防感染心內膜炎。
4. 用藥及追蹤:依醫生指示按時服藥,並定期回診追蹤檢查。
5. 傷口照護:接受手術治療後返家之病童,應按時換藥,並密切注意傷口組織修復狀況,如出現紅、腫或異常分泌物,應立即就醫。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心臟病兒童基金會
手術影片:
術前-1 | 術前-2 |
閉鎖器-1 | 閉鎖器-2 |
放置過程 | 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