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5-步步踏實皆感恩 吳曉冬踏著輕盈步伐歡喜返鄉 Step by step, Chinese patients return home with joy and grace

  

  來自上海的吳曉冬罹患「年輕型巴金森病綜合症」多年,身體僵硬無法行動,吃藥後身體又會晃動得很厲害,就跟個陀螺一樣在地上打轉,連站都站不好,二月二十一日在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功能科團隊的協助下,曉冬接受「深部腦刺激手術」(DBS),植入晶片與電池後,經過兩周的調整電量、脈寬、頻率、靶點;同時在復健團隊的協助下,接受職能與物理治療,曉冬終於能邁開步伐,展開新人生。

 

吳曉冬接受「深部腦刺激手術」後,恢復狀況很好,第三天就可以自己洗澡、穿衣、穿襪、穿鞋全都可以自己來,甚至可以精準地將菜送進嘴裡   林欣榮院長(左一)經常到病房鼓勵曉冬,還教吳曉冬自主復健,像是單腳站立、手摸膝蓋,練習平衡,或是從椅子起身,扶著練習蹲下起身等動作,讓吳媽媽相當感動
左圖:接受「深部腦刺激手術」後,恢復狀況很好,第三天就可以自己洗澡、穿衣、穿襪、穿鞋全都可以自己來,甚至可以精準地將菜送進嘴裡。
右圖:林欣榮院長(左一)經常到病房鼓勵曉冬,還教吳曉冬自主復健,讓吳媽媽相當感動。

二月二十一日上午,神經功能科團隊為吳曉冬進行「深部腦刺激手術」(DBS)植入晶片與電池,由陳新源主任(右)、神經外科潘彥宏醫師(左)為曉冬進行第一階段手術   林欣榮院長(左一)利用空檔進手術室關心手術進度
左圖:神經功能科團隊為吳曉冬進行「深部腦刺激手術」(DBS)植入晶片與電池,由陳新源主任(右)、神經外科潘彥宏醫師(左)為曉冬進行第一階段手術
右圖:林欣榮院長(左一)利用空檔進手術室關心手術進度

  考量到能讓吳曉冬恢復正常的生活自理功能,神經功能科團隊決定於二月二十一日上午,為吳曉冬進行「深部腦刺激手術」(DBS)植入晶片與電池。歷經近十二個小時,手術順利在晚間九點多圓滿完成。吳曉冬在外科加護病房觀察一天後,於二十二日轉回普通病房。從術前評估到結合影像科技,神經功能科團隊為吳曉冬謹慎的制定了一系列縝密醫療計畫。二十一日上午八點,在進行深層腦部刺激術之前,由神經功能科主任陳新源為吳曉冬裝上立體定位頭架;固定好頭架後,再進行電腦斷層掃瞄(CT),結合3T高磁場核磁共振檢查與定位導航技術,為吳曉冬精算手術靶點與模擬手術路徑,獲得需刺激的正確定位。

陳新源主任(右)聚精會神地聽著放電訊息,偵測腦神經細胞的微電位訊號,為曉冬調整最適合放置晶片的位置   第二階段手術則由神經外科洪祥益醫師(中)接手完成
左圖:陳新源主任(右)聚精會神地聽著放電訊息,偵測腦神經細胞的微電位訊號,為曉冬調整最適合放置晶片的位置。
右圖:第二階段手術則由神經外科洪祥益醫師(中)接手完成。

  其實光是DBS手術過程,就超過200多個步驟,因此為了讓手術能順利進行,醫療團隊面對每個環節都非常謹慎。手術一開始由陳新源主任、神經外科潘彥宏醫師先為曉冬進行第一階段手術,第二階段則由神經外科洪祥益醫師接手完成。陳新源主任表示,深部腦刺激手術是將電刺激晶片置入約八公分深的腦中心部,並以微電量刺激,達到腦部神經調控目的,改善患者症狀,這次為吳曉冬在蒼白球的位置植入晶片,對於改善曉冬的肢體僵硬、行動緩慢及左多藥物引起的異動症等巴金森病症狀,都會有不錯的效果。

歷經十二個小時,手術順利在晚間九時圓滿完成,聽到手術相當順利,讓吳媽媽以及陪伴師姊廖美珍都相當高興
圖說:歷經十二個小時,手術順利在晚間九時圓滿完成,聽到手術相當順利,讓吳媽媽以及陪伴師姊廖美珍都相當高興

  除了有影像科技輔助,醫師要有一副好身手、一對好耳力也是必備的,如何從神經細胞發出的訊號中找出放置晶片的正確位置外,還要避免傷及血管、穿越腦室或重要部位,都是考驗著醫師的專業。在手術過程中,陳新源主任聚精會神地聽著放電訊息,偵測腦神經細胞的微電位訊號,為曉冬調整最適合放置晶片的位置。林欣榮院長也利用空檔進手術室關心手術進度。歷經十二個小時,手術順利在晚間九時圓滿完成,聽到手術相當順利,讓吳媽媽許鈺明以及陪伴師姊都相當高興。  

吳曉冬每天都在復健科職能治療師的指導下,認真的復健,儘管過程辛苦,他仍然咬緊牙根,努力做好每個動作   吳曉冬每天都在復健科職能治療師的指導下,認真的復健,儘管過程辛苦,他仍然咬緊牙根,努力做好每個動作
圖說:吳曉冬每天都在復健科職能治療師的指導下,認真的復健,儘管過程辛苦,他仍然咬緊牙根,努力做好每個動作

  醫療團隊從二十三日開始,打開深部腦刺激系統開關,讓曉冬的身體適應電量後,並依照計畫為曉冬調整電量、脈寬、頻率、靶點;同時在復健團隊的協助下,曉冬也開始進行職能與物理治療,希望能幫助曉冬恢復正常的生活功能。陳新源說,曉冬對藥物的副作用很激烈,吃藥後,身體會晃動得很厲害,就跟個陀螺一樣在地上打轉,連站都站不好,利用深部腦刺激手術,一部分取代藥物,又沒有藥物的副作用,主要左多巴的藥物也已經停止服用了,手術後比預期的好很多。吳曉冬每天都在復健科治療師的指導下,認真的復健,儘管過程辛苦,他仍然咬緊牙根,努力做好每個動作。陪伴師姊廖美珍笑著說,有天曉冬在復健時,突然笑得很開心,一問之下才知道,曉冬想到自己術後起身走路不再需要別人的攙扶下獨立完成,就連晚上睡覺終於可以自在地翻身了,讓他開心地笑得合不攏嘴,大家也感染了他的喜悅。吳媽媽特別感恩林院長,經常到病房鼓勵曉冬,還教曉冬自主復健,像是單腳站立、手摸膝蓋,練習平衡,或是從椅子起身,扶著練習蹲下起身等動作,讓她相當感動。

  「你就這樣輕易去慈濟了?借了錢又揹了一身債,如果看不好怎麼辦……」回想起當初決定要帶曉冬來慈濟接受治療時,吳媽媽面對左右鄰居、以前的同事,甚至是弟弟妹妹的「過度關心」,心裡的苦只能往自己的肚裡吞。吳媽媽說,其實決定要到臺灣接受治療前,一想到重病臥床的先生無人照顧,又想到兒子年紀還輕,大好前途因病耽誤,兩者取捨讓她內心也很糾結,還好有長期陪伴的美珍師姊以及當地慈濟人的幫助下,協助安排養護中心讓先生暫時有個地方照顧,讓她決定放手一搏。「手術後,曉冬最大的進步就是不摔跤了,甚至可以自己動手吃飯了!」看著曉冬術後走起路來,踏實穩重,跟在曉冬步伐後方的媽媽心裡真的很欣慰。「幸好,這個決定是對的!」看到兒子術後的恢復狀況,最開心的莫過於媽媽了。吳媽媽說,以前曉冬吃飯時,筷子老是夾不準,菜還沒到嘴裡就散了一地,沒想到術後,曉冬的恢復狀況這麼快,第三天就可以自己洗澡、穿衣、穿襪、穿鞋全都可以自己來,甚至可以精準地將菜送進嘴裡。她時時刻刻將曉冬的生活起居拍成影片,傳回上海給親朋好友看,大家都不敢相信曉冬的恢復狀況竟然這麼好,直說是「奇蹟」啊!

吳曉冬送上自己手術後利用空閒時間手抄的心經,向 上人展現復健成果   看見吳曉冬的進步, 上人贈予《無量義經》並勉勵他要持續努力復健,重建生活秩序
左圖:吳曉冬送上自己手術後利用空閒時間手抄的心經,向 上人展現復健成果
右圖:看見吳曉冬的進步, 上人贈予《無量義經》並勉勵他要持續努力復健,重建生活秩序

  一步一步,穩穩的走著,術後復健不錯的吳曉冬,三月九日下午,在林欣榮院長與陳新源主任的陪同下,回到靜思精舍感恩 上人。吳曉冬在媽媽輕微的攙扶下,自己以雙腳走到會客室。在會面聊天中,也露出難得的笑容,還送上自己手術後利用空閒時間手抄的心經,向 上人展現復健成果。「我要做慈濟,做真善美(志工),感恩上人,感恩大醫王,感恩白衣大士,感恩所有幫助過我的人,感恩媽媽。」以前總是一張「撲克臉」的曉冬,手術後笑容變多了,尤其是看到陳新源主任就會露出燦爛的笑容,臉部肌肉明顯放鬆許多,就連表情也豐富多了。有次巡房時,曉冬正好在用餐,看到他可以端著熱湯慢慢喝,陳新源主任開心地說,能端著裝滿湯湯水水的碗這個動作對巴金森患者來說是屬於「高級動作」,而且曉冬還可以端著熱湯喝,讓他也覺得驚訝。

  「曉冬恢復的狀況好,我是從夢中也會笑醒,這一天,我們是好不容易才盼到了。」回顧剛抵達花蓮時,吳媽媽忐忑不安的心情全寫在臉上,如今一個多月後,擔憂的陰霾沒了,臉上洋溢的是幸福的笑容。吳媽媽笑著說,真的很感恩醫護團隊對曉冬的照顧,還有廖美珍師姊以及慈濟師姊的陪伴,不僅照料母子倆的生活起居,還教導她付出愛心與善心,回到上海,一定會跟親朋好友分享,在慈濟受到大家照顧的點滴,也發願要加入慈濟,穿上藍天白雲,成為手心向下的人。從上海到台灣,從病床到靜思精舍,隨著曉冬邁開的步伐,也期待展開新人生。看見吳曉冬的進步, 上人贈予《無量義經》並勉勵他要持續努力復健,重建生活秩序。 上人開示:「曉冬笑起來很帥,回上海後不僅要勤加復健,連笑容也要多加學習。」希望他能翻轉人生,也能幫助更多的人。

在「無量壽佛」的祝福歌聲中,吳曉冬與母親在林欣榮院長、廖美珍師姊、顏惠美師姊以及病房護理團隊的陪伴下,一同切下「重生」的蛋糕   看著一張張的照片,曉冬掩不住內心感動的神情,始終上揚的嘴角和瞇得彎彎的雙眼,讓人也沾染到他內心的喜悅
左圖:在「無量壽佛」的祝福歌聲中,吳曉冬與母親在林欣榮院長、廖美珍師姊、顏惠美師姊以及病房護理團隊的陪伴下,一同切下「重生」的蛋糕
右圖:看著一張張的照片,曉冬掩不住內心感動的神情,始終上揚的嘴角和瞇得彎彎的雙眼,讓人也沾染到他內心的喜悅

  經過一個月的治療,吳曉冬順利的完成手術治療,十一日返回上海。離台前夕,在「無量壽佛」的祝福歌聲中,吳曉冬與母親在林欣榮院長、陳新源主任、廖美珍師姊、顏惠美師姊以及病房護理團隊的陪伴下,一同切下「重生」的蛋糕,感恩之語言猶在耳,吳媽媽說,「這一刻,他和家人期盼了好久」!一個多月的治療過程,陪伴的醫護團隊和慈濟志工,將點滴做成相簿,送給曉冬。曉冬說:「在上海的時候不能行動,行動不自如,現在行動輕鬆了,心情舒暢。」看著一張張的照片,曉冬掩不住內心感動的神情,始終上揚的嘴角和瞇得彎彎的雙眼,讓人也沾染到他內心的喜悅。

  「回上海後,要持續運動復健,要能夠照顧自己、照顧父母、更要回饋社會。」林欣榮院長就像爸爸般,殷殷交代出院後的注意事項。醫護團隊和陳新源主任也不斷叮嚀加裝扶手和復健的重要,更期待未來能看見更好的曉冬。陳新源主任提醒曉冬,因為他已經一、兩年沒有正常的走路,所以關節的肌力都不夠,接下來回上海之後,可以居家復健練習大腿的力量,加強膝蓋關節的活動性。曉冬現在已經能照料自己的生活起居,讓吳媽媽的負擔也減輕不少。吳媽媽感動地說,真的很感恩 上人創造慈濟醫院,讓曉冬有機會能接受醫療照護,也感恩花蓮慈院的每位醫護同仁、志工菩薩對他的照顧,回到上海後一定會將慈濟人給他的愛撒播給更多的人,並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曉冬母親也翻轉手心,捐出兩朵心蓮,分享自己在花蓮慈院感受到的愛與祝福。(撰文/彭薇勻;攝影/彭薇勻、魏瑋廷、黃思齊、陪伴師姊楊寶月、國際醫療服務中心提供)

   

  三月十日下午,吳曉冬在媽媽許鈺明與廖美珍師姊的陪伴下,來到大愛電視台東部新聞中心,預錄「志為人醫,守護愛」節目。大愛台東部中心團隊全程記錄曉冬在花蓮慈院的醫療與人文互動,當天錄影現場,在花蓮慈濟醫院醫務秘書李毅風趣活潑的主持下,除了有陳新源主任專業分享巴金森疾病的現況外,還有曉冬媽媽以及廖美珍師姊分享陪伴曉冬一路就醫的心路歷程。曉冬也希望透過自身的經驗,鼓勵更多與他同樣罹患年輕型巴金森氏症的病人,不要放棄治療。

文章出處:http://hlm.tzuchi.com.tw/index.php/news/log/item/801-2019-07-13-09-20-02

相關連結:林欣榮院長 神經外科陳新源醫師 神經外科潘彥宏醫師

更多個案 More Sotry

Copyright © 2020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 版權所有. 地址:花蓮市中央路三段707號 連絡電話:03-85618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