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慈濟醫院團隊9月24日起進駐花蓮縣光復鄉災區,為受到樺加沙風災影響的民眾與救災人員提供醫療支援,到10月3日已經是連續第十一天,三個醫療站與一個機動巡迴醫療隊,累績至10月2日晚上8點半,醫療隊動員562人次,光是外科醫療人次就已經突破千人,十天下來的醫療診治人次達2,663人。花蓮慈院院長林欣榮表示,在中秋連假前,就醫人次很可能就會突破3千人,評估過現場醫療需求,花蓮慈院團隊決定延長駐診到10月11日,共十九天,並依災區復原狀況,滾動式調整醫療站位置及服務時間。
樺加沙風災造成馬太鞍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花蓮慈院醫療團隊第一時間規劃三天不打烊的24小時駐診醫療站,之後因應災區需求,開設共三個醫療站及一個巡迴醫療隊,日期也從原本的三天,延長至十三天(10/05),面對即將到來的中秋及雙十兩個連續假期,花蓮慈院院長室召開會議,決議二度延長駐診時間到十九天(10/11),要在光復鄉陪著鄉親與救災人員們一起過中秋、慶雙十,度過十月這兩個別具意義的連續假期。
左圖:花蓮慈院副院長張宇勳(右)與花蓮縣衛生局局長朱家祥(左)討論接下來災區醫療的方向。
右圖:花蓮慈院骨科陳林睦醫師現場半跪半蹲著為傷患縫合傷口。累績至10月2日晚上8點半,花蓮慈濟醫院醫療隊動員562人次,光是外科醫療人次就已經突破千人,十天下來的醫療診治人次達2,663人。
花蓮慈院院長室資深顧問許文林表示,目前就醫人次2,663人之中,包含了內科1,274人;外科1,114人;中醫科232人;兒科32人與身心科11人。隨著災區復原進度發展,越來越多重型機具進駐,評估安全性與民眾聚集點等因素,10月4日、5日兩天,將會整併保留第一醫療站(糖廠街12號)與第二醫療站(中正路一段54 號),並保留機動巡迴醫療隊,守護鄉親與所有投入救災的超人們。
災區現場條件有限,要將醫療效能最大化,花蓮慈院醫療團隊使出渾身解數,包含現場縫合手術、雲端開藥、無人機送藥、視訊看診,還有越野車隊支援的醫療小蜜蜂…等,就是為了提供更適合的醫療支援。而醫療隊也從第一天的23人,到第二天至第十天平均每天出隊60人。醫療隊組成也在原本內、外、兒科的基礎上,加入感染科、老年醫學科及精神科,提供慢性病照護、急性外傷處置與身心健康安心關懷服務。
從第一時間的日夜守護,到二度延長駐診,花蓮慈濟醫院將醫療專業結合醫者仁心與創新AI科技,化為實際行動,守護災區鄉親及救災人員的健康。林欣榮院長表示,未來醫療站將依復原進度與需求滾動調整,確保有限的資源能發揮最大效能,陪伴災民一步一步走向重建。我們的故事,未完待續;我們的未來,迎向光明。感恩在家鄉堅守的人,感恩伸出援手的人,感恩每位超人,感恩我們同在一起向前走。
左圖:花蓮慈院小兒部張雲傑醫師細心為小朋友聽診。除了大多數的內科及外科需求,花蓮慈院醫療隊成員也包含了中醫、兒科、老年醫學科、感染科與精神科。
右圖:花蓮慈院精神醫學部高齡精神科主任蔡欣記主任為鄉親提供身心健康安心關懷服務。
圖:從09/24花蓮慈院院長室資深顧問許文林帶領團隊進駐到10/02,不包含同仁自動參與的災區清理人數,花蓮慈院醫療隊十天已經動員562人次。
圖:10月3日是花蓮慈濟醫院災區駐診第十一天,醫療團出隊成員已經超過7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