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幸福不留遺憾 花蓮慈院特調「魔法泡泡」

在重陽節敬老佳節前夕,花蓮慈濟醫院心蓮病房團隊,經過近一年的測試與研發,在10月27日推出全新研發成果「魔法泡泡」,專為因吞嚥功能退化、無法進食的長者與重症病人設計,藉由將飲品轉化為安全可入口的「味覺泡泡」,讓他們重新感受「吃」的溫度與記憶。

友邦巴拉圭衛福部參訪花蓮慈院 取經智慧醫療與偏鄉照護

花蓮慈濟醫院長年深耕東部與偏鄉醫療服務,並在智慧醫療創新研發與臨床應用上成果亮眼,不僅獲專業肯定,更多次成為國際醫衛機構交流的重點醫院。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國合會)與友邦巴拉圭衛生福利部代表團,於10月20日在衛生福利部資訊處處長李建璋的推薦下,專程到花蓮慈院及秀林鄉衛生所參訪交流,實地了解臺灣在智慧醫療、偏鄉照護上的創新成果與執行經驗。

用蔬食救健康護地球 花蓮慈院營養科團隊獲健康行動最佳創意獎

花蓮慈濟醫院內科部副主任暨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張懷仁10月19日在2025健康永續暨蔬食市集第二天活動開場演講「藥食同源、全植物飲食的科學實踐」;營養科團隊則以愛心結合創意所研發的「彩蔬蘋果芋泥捲」獲得健康行動低碳蔬食組「最佳創意獎」肯定。

引領東部綠色醫療 花蓮慈濟獲得健康永續傑出實踐醫院

花蓮慈濟醫院在節能減碳、員工關懷以及偏鄉關懷表現傑出,18日獲得第一屆「健康永續ESG傑出實踐醫院」殊榮;營養科團隊在二天的蔬食市集透過創意蔬食品嘗及趣味衞教活動,推動素食新生活觀念。「2025健康永續ESG評選」是臺灣第一個以醫療院所健康永續成果作為指標的獎項,評選重點依據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SDGs)願景,以醫療院所於環境(E)、社會(S)與治理(G)三大面向設立評選標準。

愛在竹筒中流轉 花蓮慈院募心募愛援助光復

樺加沙風災重創花蓮縣光復鄉及周邊鄉鎮,災後首日花蓮慈濟醫院就組成醫療隊進駐光復鄉,從9月24日到10月11日進行連續十八天的駐診。完成階段性任務的花蓮慈院,10月13日中午,由院長室發起「一人一善.愛在光復」募心募愛活動。花蓮慈院院長林欣榮表示,面對災難每個人都很願意伸出援手,募心募愛就是希望能匯聚眾人善念、點滴愛心,進而陪伴災民重建家園。

醫療版鏟子超人 花蓮慈院支氣管鏡「清淤」助光復災民找回呼吸

強颱「樺加沙」引發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堰塞湖溢流,泥流重創當地,許多居民受困受傷。一名62歲光復災民在洪水中多次遭泥流沖擊,獲救後送抵花蓮慈濟醫院治療,除左腳外傷外,醫療團隊發現他咳出的濃痰混有泥沙細石;胸腔內科醫師楊朝能與團隊緊急以支氣管鏡進行「清淤」,協助病人逐步恢復順暢呼吸。

花蓮慈院醫療站任務成功圓滿交棒 醫療超人愛一直都在

花蓮慈濟醫院10月11日連續支援光復醫療站18天後,將由花蓮縣衛生局接棒後續醫療照護,在11日上午,準備350份紅蛋和桂圓糕,祝福看診的民眾「重生及福慧雙修」。林欣榮院長衷心感恩在地鄉親、各地救災英雄對慈濟團隊的信任。

災區駐診再延長 花蓮慈院光復醫療過中秋慶雙十

花蓮慈濟醫院團隊9月24日起進駐花蓮縣光復鄉災區,為受到樺加沙風災影響的民眾與救災人員提供醫療支援,到10月3日已經是連續第十一天,三個醫療站與一個機動巡迴醫療隊,累績至10月2日晚上8點半,醫療隊動員562人次,光是外科醫療人次就已經突破千人,十天下來的醫療診治人次達2,663人。花蓮慈院院長林欣榮表示,在中秋連假前,就醫人次很可能就會突破3千人,評估過現場醫療需求,花蓮慈院團隊決定延長駐診到10月11日,共十九天,並依災區復原狀況,滾動式調整醫療站位置及服務時間。

中秋團聚新食代 營養師分享柚香莎莎五彩墨西哥捲

中秋佳節將至,許多人正煩惱要買哪一家的月餅,同時又擔心吃太多月餅、燒烤會熱量爆表,花蓮慈濟醫院聽到了大家的心聲,特地在2025年中秋連假前,由專業營養師分享運用柚子入菜的應景美食-柚香莎莎五彩墨西哥捲。花蓮慈院營養科魏萌萱營養表示,結合健康飲食與環保蔬食概念的柚香莎莎五彩墨西哥捲,口感清爽有味,富含蛋白質與膳食纖維,讓大家在中秋節能吃得飽足、美味,而且身心輕盈無負擔。

花蓮慈濟醫院攜手遠傳電信 啟動5G遠距醫療守護光復鄉親健康

強颱「樺加沙」帶來豪雨重創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堰塞湖溢流造成嚴重災情,部分村落被厚重淤泥覆蓋,車輛與人力皆難以進入,許多災民因藥物中斷或傷口照護需求,急需醫療協助,為強化偏鄉災後醫療量能,10月1日花蓮慈濟醫院團隊結合遠傳電信團隊,在光復架設5G遠距診療平台,讓受災鄉親能透過視訊連線接受醫師診療。


來電
 
導航
 
首頁

醫指付 

醫療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