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朋友再重逢、新世代來體驗 跨世代助力通腦方

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研發的「通腦方」,在中醫部團隊、心血管暨粒線體相關疾病研究中心團隊的研究下,發現通腦方對於巴金森氏症這類神經退化性疾病具有潛在的幫助,同時對於輕微頭痛、失眠及情緒波動等症狀也有些助益,大獲民眾好評,訂單量大增,人力資源室從6月24日募集退休同仁、同仁孩子一起在暑期支援通腦方包裝,截至9月5日,已完成超過兩萬瓶,還加碼包裝了500包纖體茶。

花蓮慈院心蓮病房七月祈福 善念迴盪撫慰人心

花蓮慈濟醫院心蓮病房每年農曆七月皆舉辦祈福會,為住院及已逝世的病友誦經祈願。有別於過往,今年因師父與病患情誼深厚,發心首次擴展祈福地點至佛堂、彌留室及空中花園三處,希望非佛教信仰者也能同獲祝福。精舍師父、醫療志工及醫護同仁共同參與,備妥供品供佛,齊聲唸佛誦經注入更多善念。祈福會使同仁得以安定心緒,更專注於照護,亦帶給病患心靈休憩。祈願已逝世的病友安息,現前眾生皆得安樂吉祥。

花蓮慈院與「身知島」共譜溫暖樂章 金曲歌手蘇瓦那獻聲療癒人心

花蓮慈濟醫院永續發展辦公室九月二日與「身知島製作」攜手舉辦「慈濟共聲,島嶼共融」藝術慈善音樂會,邀請金曲歌手蘇瓦那及排灣族音樂家凡阿楚,用真摯的歌聲獻上九首曲目,從傳統古謠到現代音樂,帶給眾人療癒與安慰。身知島製作的藝術總監董桂汝分享,藝術應走入民眾的日常,深入生命的場域。當天不少醫護與病患家屬駐足傾聽,歌聲自然動人、震撼卻寧靜,讓眾人心靈獲得平靜與慰藉。花蓮慈院希望透過藝術的力量,為醫護同仁與病患帶來心靈慰藉,並散播藝術的溫暖與正能量。

花蓮慈院七月祈福吉祥月 正信善念遍醫院

農曆七月是佛教的「吉祥月」,同時也是「孝親月」、「感恩月」、「歡喜月」。今年農曆七月洽逢陽曆八月,花蓮慈濟醫院在八月二十七日下午舉辦「七月吉祥月祈福會」,由靜思精舍師父帶領院長林欣榮、副院長何宗融、李啟誠及多位主管與同仁,在門診大廳齊聚善念,共同歡喜迎接吉祥月。願人人以正信正念、茹素護生,讓善念廣傳。

花蓮慈院守護癌童「與我童行」 用時間與愛串起生命的善循環

8月22日,睽違兩年的「與我童行」兒癌病友會再次舉辦,許多康復的病友返院分享生命故事。花蓮慈院小兒科團隊秉持「以愛守護」的精神,長年陪伴花東癌童與家庭,不僅在醫療上全力以赴,更在心靈上給予支持與希望,好幾位小病童康復長大後也加入醫療的行列,展現愛的循環與希望的延續。

提升轉診效率與醫療品質 花蓮慈院與合作醫院積極落實IIC計畫

為提升病人照護品質、優化跨機構轉銜流程,花蓮慈濟醫院參與衛生福利部「113-114年度創新整合跨層級照護模式計畫」(IIC),並於8月12日邀請衛生福利部委託亞東紀念醫院林恆甫教授、醫策會專案管理師黃淑顏,到院實地輔導,強化醫療整合實務效能。

輕颱楊柳接近 花蓮慈院戒慎防颱

第11號輕度颱風「楊柳」,持續朝臺灣前進,以每小時23公里的速度向西移動。中央氣象局預估8月13日風雨最明顯,風雨強度將視其路徑偏轉角度、暴風半徑及強度發展而定,目前預報仍具有不確定性。花蓮慈濟醫院於11日下午1點與醫療、護理、醫技、醫事、教學、行政等單位主管召開防颱會議,戒慎虔誠確認各單位防颱工作的準備情形。

守護愛的後盾 花蓮慈院感恩歡慶父親節

8月8日下午,花蓮慈濟醫院二期講堂洋溢笑聲與歌聲,院長林欣榮與護理部團隊以〈聽我說謝謝你〉熱情迎接志工們到來,感謝他們總是默默守護病人與家屬,也感恩他們對同仁們的呵護,在父親節這個特別的日子,獻上滿滿的感恩與祝福。

兒科病房溫馨父親節 送一幅畫給超人爸爸

兒科病房在父親節前夕舉辦了一場小巧溫馨的父親節手做親子活動,讓小病人們轉移身體不適的注意力,也幫努力照顧孩子的爸爸們鼓掌;許多年輕的爸爸們親自照顧孩子,親子感情親密,也更感受到孩子健康就是最好的父親節禮物!

大廚上菜親授法式醬 夏日蔬食開胃又蔬福

花蓮慈院花現蔬福社持續推動蔬食,27日請到許文林資深顧問的夫人林麗珍師姊開班授課,傳授大家夏日開胃的法式醬汁,以及她親自熬煮的養生「五白湯」,這堂料理課讓院內同仁學了許多簡單卻好用的蔬食料理搭配觀念和技巧,大獲好評。


來電
 
導航
 
首頁

醫指付 

醫療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