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不缺席 癌症醫療團隊陪癌友走過生命難關

天氣陰冷,細雨綿綿,冬日的濕冷滲透肌膚,但愛的溫度卻能抵禦寒意。2月19日,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許文林與癌症醫學中心的個案管理師蘇慧如、林英惠、楊佩雯,帶著滿滿的祝福,前往探訪癌友,關懷他們返家後的身心狀況,與他們話家常之外,也送上溫暖與鼓勵。

ss00147A1090ss00147A1103ss00147A1109

左圖:患有卵巢癌的柯女士因為血小板低頭暈不適躺著休息,個案管理師蘇慧如為她測量血壓。
中圖:副院長許文林送上安心紅包,希望她可以安心接受治療。
右圖:個案管理師蘇慧如教柯女士如何使用手機聯繫醫療團隊。

ss00147A1123ss00147A1145ss0147A1126

左圖:個案管理師林英惠(右二)邊為患有肺癌的張先生量血壓,邊勸導他戒菸戒檳榔。
中圖:副院長許文林(後排右)與個案管理師林英惠(後排左),與張先生夫妻合影。
右圖:副院長許文林(中)說,個案管理師會協助他們申請相關補助,讓他們的生活可以稍微寬裕些。

ss00147A1159ss00147A1157ss00147A1170

左圖:個案管理師楊佩雯(左)為葉先生(右)測量血壓,並關心攝護腺癌術後傷口復原狀況。
中圖:團隊與葉先生(右)話家常,許文林副院長(左)還分享哪家店的生活用品最便宜。
右圖:葉先生(右二)說,很少有醫療團隊會走進病人家中,關懷後續的復原狀況,很意外也覺得很溫暖,讓他更有信心對抗病魔。

「柯阿姨在嗎?我們是花蓮慈院癌症醫學中心團隊。」第一站,團隊來到柯女士的租屋處,因為血小板低頭暈不適躺著休息的她,頻頻跟醫療團隊說抱歉,不能好好招待他們。個案管理師蘇慧如說,70歲的柯女士,罹患卵巢癌第四期,因為孩子都在外地工作無法照顧,租房子獨居在醫院附近,每次回診都獨自前來,最近一次聯繫,得知她食慾不佳,特別來到她的租屋處關心。

  「有什麼問題都可以打電話給我。」蘇慧如細心一步步教柯女士如何使用手機打電話給她之外,也確認她的生活需求,並叮囑她若有任何不適,隨時聯繫醫療團隊。前往下一站前,許文林副院長遞上營養品與安心紅包,希望帶給柯女士一些溫暖的力量,讓她可以安心接受治療。

  接下來,八人座的居家訪視車,轉進了僅一台車能通過的小巷子裡,下車後還得步行一段路才能到達張先生家。團隊一進到張先生家中,小小的客廳瞬間變得壅擠。個案管理師林英惠邊為張先生量血壓邊說,2023年張先生被診斷為肺癌第四期,並且已經轉移到腦部,做了全腦放射線治療後,目前以標靶治療為主。儘管病情嚴重,但是張先生戒不了吃檳榔與抽菸的習慣,只能不斷勸導,希望他能更重視自己的身體。

  42歲的張先生原本以做鐵工為生,但隨著身體無法負荷,幾乎無法工作。太太賴小姐說,先生現在的身體狀況,就算去應徵打零工,只要一聽到他罹癌,沒有人敢錄用他。失去工作的張先生,以及全職照顧他的太太,兩人生活日漸困難,雖有慈濟基金會的幫助,但經濟壓力沉重,時常入不敷出。

  張先生的癌細胞已經轉移到頭部、骨盆腔等身體多處部位,甚至心臟還有血塊,面對這樣的病情,副院長許文林送上安心紅包表示,個案管理師會協助他們申請相關補助,讓他們的生活可以稍微寬裕些。賴小姐感動表示,不管遇到什麼災難慈濟總是第一個伸出援手,不僅偉大,更充滿愛心,很謝謝慈濟的照護,這分關懷直達心底,很溫暖。

  「現在還會不會痛?」最後一站,來到葉先生家中,2月初因攝護腺癌進行手術,仍在復原期的他笑著說,現在就是小便比較沒力,有時候還會痛。個案管理師楊佩雯表示,葉先生在等待傷口復原的期間無法工作,且手術費用皆由母親的退休金支付,團隊前來關懷他的狀況之外,也會提供醫院的社服資源協助。
  團隊與葉先生話家常,許文林副院長還分享哪家店的生活用品最便宜。葉先生說,很少有醫療團隊願意走進病人家中,關懷後續的復原狀況,很意外也覺得很窩心,讓他更有信心對抗病魔,也希望自己可以早日找回健康。
  抗癌之路漫長,或許帶來苦痛,但關懷卻能帶來希望。許文林副院長回憶,23年前,他剛來到花蓮慈院時,聽到 上人說「苦難的人出不來,我們要走進去」,這句話一直銘記在心,從那時起,他便與志工們同行,一路走到現在,從未停歇。未來的日子裡,癌症醫學中心團隊會持續走進癌友的生活,帶去更多溫暖,讓他們在這條路上不孤單。(圖、文/江家瑜)

我要掛號



來電
 
導航
 
掛號

繳費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