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朋友再重逢、新世代來體驗 跨世代助力通腦方

 在8月11日,邀集退休同仁與同仁子女齊聚,從工作場域延伸,特別舉辦院長室主管與中藥局工讀夥伴座談,提供溫馨的親子時光與跨世代交流時間。林欣榮院長表示,看到退休同仁接到任務就回娘家來幫忙、同仁子女也一起來支援,非常感恩大家,讓通腦方可以盡快到達有需要的人手中,真的是功德無量。

ss00FX1C7386

圖說:8月11日,邀集退休同仁與同仁子女齊聚,從工作場域延伸,特別舉辦院長室主管與中藥局工讀夥伴座談,提供溫馨的親子時光與跨世代交流時間。

ss0FX1C7287ss0FX1C7302ss0FX1C7353

左圖:黃凡庭(右)表示,孩子透過與資深同仁、同齡同事的互動,不僅提前適應團隊合作,也對未來大學生活與職場有更多方向與想像。
中圖:財務室退休已有三年的鄧美蓮分享,接到人資電話時感到驚喜與感動,「我很高興,因為醫院沒有忘記我!」。
右圖:在院長室服務的秘書林映如(左)的大女兒蔡蕙詠(中)靦腆說,能在母親工作的醫院裡服務,對她來說是一個既熟悉又安心的環境,很感謝有這樣的機會。

ss0FX1C7365ss0FX1C7373ss0FX1C7296

左圖:林欣榮院長表示,看到退休同仁接到任務就回娘家來幫忙、同仁子女也一起來支援,非常感恩大家,
中圖:藥學部主任劉采艷說,通腦方的需求量龐大,在大家齊心協力下,僅用了一個多禮拜便完成,甚至突破六千瓶的數量,真的非常感謝大家。
右圖:中藥組組長何銘喜也表示,目前團隊已著手相關設備採購,未來若仍有大批需求,將持續邀請大家加入後勤行列,一起支援醫療服務需求。

  「這次以彈性兼職方式號召人力,優先聯繫退休的前輩們。」人力資源室組員莊佩潔說,院內推行「黃金人口」計畫回聘退休同仁留才,執行已超過二年,讓同仁退休後還可以回到職場發光發熱。這次也同步邀請同仁子女在暑假期間體驗職場,視各自時段彈性排班,讓他們「有空就來、盡力而為」的支援模式,既提升包裝效率,也創造跨代交流的相處機會。

  從財務室退休已有三年的鄧美蓮分享,接到人資電話時感到驚喜與感動,「我很高興,因為醫院沒有忘記我!」鄧美蓮開心說道,院方提供退休同仁重回職場的機會,讓她不僅能再度投入熟悉的環境,也很歡喜能與老朋友再次相聚,她也期待未來能持續有類似的機會,讓退休同仁能夠「加減表現」,繼續在醫院大家庭中發揮所長。

  在院長室服務的秘書林映如,兩個女兒都把握時間來打工。大女兒蔡蕙詠分享,這是她第一次參與打工,一開始被時薪吸引,但在工作過程中,能與不同世代的同事交流,聽取前輩分享的經驗與趣聞,同時也結識到年齡相近的同事,得到很多的收穫。蔡蕙詠靦腆說,能在母親工作的醫院裡服務,對她來說是一個既熟悉又安心的環境,很感謝有這樣的機會。

  病歷組檔管股股長黃凡庭,自慈濟科技大學(現為慈濟大學)畢業後一路留在花蓮慈院服務,這次恰逢中醫部短期釋出職缺,讓她正值升大學階段的孩子能參與工讀,累積社會工作經驗。黃凡庭表示,孩子透過與資深同仁、同齡同事的互動,不僅提前適應團隊合作,也對未來大學生活與職場有更多方向與想像。

  藥學部主任劉采艷則是特別感謝人力資源室,舉辦這場溫馨的感恩茶會,也感恩許多退休同仁與同仁的子女,在這段時間回到醫院協助。劉采艷主任提到,因通腦方的需求量龐大,需在短時間內趕製數千瓶,壓力龐大,但在大家齊心協力下,僅用了一個多禮拜便完成,甚至突破六千瓶的數量,真的非常感謝大家。

  中藥組組長何銘喜也表示,若沒有退休夥伴們與同仁孩子的幫忙,實在無法完成如此大量的製作,而在大家努力下,單日產量最高可達600至800瓶,讓任務得以及時完成;目前團隊已著手相關設備採購,未來若仍有大批需求,將持續邀請大家加入後勤行列,一起支援醫療服務需求。(圖、文/江家瑜)

ss0FX1C7275ss0FX1C7295

 


來電
 
導航
 
首頁

醫指付 

醫療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