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橙色的氣球在空中輕輕搖晃,五彩的筆觸在畫紙上流轉。10月15日上午10點,花蓮慈濟醫院二七西病房迎來一場溫馨可愛的「兒童安康,醫同守護」病人安全週繪畫活動。這場活動由花蓮慈院品管中心、兒科病房及小兒部主辦,以藝術作為橋樑,讓家長和孩子透過繪畫更了解病安教育,以正確的觀念陪伴他們健康長大。

圖說:花蓮慈濟醫院二七西病房迎來「兒童安康,醫同守護」病人安全週繪畫活動。以藝術作為橋樑,讓家長和孩子透過繪畫更了解病安教育,以正確的觀念陪伴他們健康長大。
圖說:小朋友與家長們圍坐在一起,桌上散落著沙鈴、畫紙與彩色筆,五彩的筆觸在畫紙上流轉。
二七西病房門口擺放著三張長桌,小朋友與家長們圍坐在一起,桌上散落著各種水果造型的沙鈴、畫紙與彩色筆,充滿童趣的布置讓孩子們格外興奮。「我們今天的主題是『兒童安康,醫同守護』,一起念一次好不好?」」二七西護理長李依蓉與副護理長宋景歡親切帶領孩子們唸出主題,並說明:「橙色是世界衛生組織訂定的兒童病人安全代表色,所以只要看到橙色,就要想到『安全』喔!」
宋景歡副護理長表示,許多家長與孩子在日常照護中會忽略簡單卻關鍵的安全細節,像是不小心忘記「拉床欄」、沒有注意點滴線或是不知道如何安全用藥。設計這場活動的初衷,就是希望孩子在創作中學習、家長在陪伴中記得,一起將病安觀念融入生活。「比起制式的衛教,親手參與的互動體驗能讓大家更自然地記住。」
音樂治療重拾掌控感 用繪畫建立安全觀念
與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合作的音樂治療師董舫妤,手抱木吉他輕輕彈唱改編後的歌曲。孩子們隨著旋律搖動手中沙鈴,有的輕輕擺動身體,有的害羞地跟著哼唱:「兒童安康,醫同守護~」
「小朋友們,歌曲要變快一點還是慢一點呢?」董舫妤治療師笑著問孩子們。他們七嘴八舌地回答:「快一點!」、「慢一點!」此起彼落的聲音,讓在場的醫護同仁與家長都笑成一片。董舫妤治療師分享,這樣的設計其實藏著小巧思,住院的孩子常常得遵從醫囑、打針吃藥,能自己決定的事情並不多。透過挑選沙鈴的造型、歌曲的節奏,這看似簡單的選擇,其實可以讓孩子重新擁有「主動參與」的掌控感;在音樂裡,他們能選擇、能表達,也能從中建立自信。
宋景歡副護理長表示,安全不只是醫護人員的責任,也需要家長與孩子共同參與、彼此提醒,讓孩子們自然記住病安觀念。小兒部及兒童腎臟科主任陳明群與兒童內分泌科及二七西病房主任陳毓劭也來到現場,和孩子們一起欣賞作品。陳明群主任提醒:「床欄一定要記得拉高,輪椅不能當賽車,吃藥也不能和牛奶、果汁混在一起喔!」他強調,從小就建立起病安教育,能讓安全觀念成為生活習慣。陳毓劭主任則開心地表示:「看到孩子們燦爛的笑容,真的能感受到同仁們的用心,讓這場活動變得格外有意義,也祝福所有孩子都能早日康復!」
病房裡的繪畫時光 家人共同守護最安心
角落裡,九歲的杜小妹妹專注地用五顏六色的彩色筆塗滿整張畫紙,紙張上的圖案像彩虹般繽紛,她笑著說:「我喜歡紅、橙、黃、綠、藍、靛、紫,因為這些都是媽媽最喜歡的彩虹色!」
杜小妹妹這次陪同五歲的弟弟一起住院,媽媽則在一旁細心照顧。扶養兩個孩子的杜媽媽注視著女兒,眼中滿是疼愛。她分享:「平常都是我一個人接送他們上下課,姊姊常常幫忙照顧弟弟,還會和我一起照顧我們家的陸龜。她才九歲就很懂事,也常對我說:『媽媽妳很累,我來幫妳。』」杜媽媽感性地說:「今天的活動讓孩子很放鬆,平常她把很多情緒都壓抑在心裡,今天能看到她開心地畫畫、露出笑容,我覺得很幸福!」
一旁的護理佐理員黃雪華忙著幫孩子遞畫筆、擦手、補顏料。她欣慰地表示:「有時候爸爸媽媽也會一起畫,對孩子來說,這種家人共同守護的感覺,就是最安心的。」全程陪同的慈濟醫療志工張援(明諗)看著孩子們開心地創作,也會主動幫助家長照顧小朋友,她感動地說:「剛剛還病懨懨躺在床上的孩子,現在都笑得好開心。看到他們的活力,就覺得充滿了希望!」慈祥的面容上充滿喜悅。
花蓮慈院把藝術與音樂作為媒介,讓「病人安全」從口號變成生活行動。孩子學會觀察、家長學會注意、醫護主動提醒,每一筆畫、每一首歌都在守護孩子們的安全,成為陪伴孩子成長的習慣。醫療不僅治癒身體,也療癒心靈,讓每個孩子能安心長大、平安出院!(文、圖/宋雨安)
左圖:音樂治療師董舫妤(圖右),手抱木吉他輕輕彈唱改編後的歌曲,宋景歡副護(圖左)在一旁幫忙手持麥克風一起歡唱。
右圖:護理長李依蓉親切地帶領孩子們唸出今天的活動名稱,希望能透過繪畫與歌唱,取代制式宣導,讓小朋友學會日常安全小知識
左圖:陳明群主任強調,從小就建立起病安教育,能讓安全觀念成為生活習慣。
右圖:陳毓劭主任開心表示,看到孩子們燦爛的笑容感受到同仁們的用心,讓這場活動變得格外有意義,也祝福所有孩子都能早日康復。
左圖:全程陪同的慈濟醫療志工張援看著孩子們開心地創作,也會主動幫助家長照顧小朋友,慈祥的面容上充滿喜悅。
右圖:宋景歡副護理長(圖左手持麥克風者)表示,設計這場活動的初衷,是希望讓小朋友及家長學會日常安全小知識,讓病安觀念在生活中自然萌芽
左圖:孩子們隨著旋律搖動手中水果造型的沙鈴,有的輕輕擺動身體跟著哼唱。
右圖:陪同五歲的弟弟(圖右)一起住院的杜小妹妹(圖左)開心和媽媽(圖中)開心合照。媽媽眼神滿是疼愛,表示今天能看到兩個孩子快樂畫畫感到很幸福。
圖說:花蓮慈院把藝術與音樂作為媒介,讓「病人安全」從口號變成生活行動。醫療不僅治癒身體,也療癒心靈,讓每個孩子能安心長大、平安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