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周日就是傳統節氣裡的「立冬」,也有人稱之為「補冬」。因為古人認為冬天的天氣寒冷,需要補充營養。為了宣導正確營養知識與食補觀念,十一月四日中午,花蓮慈濟醫院舉辦「立冬營養講座」,由中醫部陳中奎中醫師教大家如何辨識自己的體質,進而選用適合的寒補或溫補的不同方式;還有營養師鄭安君帶來的「彩色丸子」DIY教學,讓大家都能親手做出健康、可口的進補料理!
「氣虛、陰血虛以及氣滯都可能會是氣血失調原因」!現代人營養來源多,所以,吃補更要應該適合自己體質,才不會引起反效果。陳中奎中醫師表示,一般人的體質可以簡單分成燥熱與虛寒兩種,其中燥熱體質的人,因為體內的陽氣熱氣被鬱住,無法送到四肢,平時可能會容易怕熱,或者有口乾舌燥、嘴破、牙齦腫脹、長青春痘、便祕或痔瘡出血等症狀,所以,不適宜一昧的溫補。建議選用黃精、玉竹、首烏、晉耆、枸杞、麥冬、大棗等,滋陰補氣的藥材,涼補的方式更適合體質燥熱的民眾。
至於虛寒體質的人,因為本身陽氣不足,如果再加上長期吃冰或過度食用生冷食物加重體內寒氣,或者服用過量苦寒性質的清熱解毒草藥、草茶,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冬天一到就很容易手腳冰冷。所以,可以選用黨蔘、白朮、茯苓、炙甘草、當歸、川芎、熟地、白芍、肉桂、黃耆、淮七等,以十全大補湯的藥材為基底去做適當增減,用溫補的方式來達到補氣、補血、去寒的功效。
有了湯底,當然也要有搭配的料!鄭安君營養師表示,許多人對於「食補」的觀念,大多停留在要大魚大肉,或者高油高熱量的食材,但其實營養均衡就是最好的食補,所以,這次要教大家製作利用豆腐與荸薺當作基底的彩色丸子。豆腐本身具有豐富的蛋白質,可以提供人體運作必須的氨基酸,再加上玉米(黃色);麻芛粉、毛豆仁(綠色);胡蘿蔔(紅色);黑木耳、香菇(黑色);芋頭(紫色)等,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卵磷脂、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素,而且有抗氧化、抗凝血、低熱量等好處。
「喝一口身體就會暖呼呼的!」現場除了由廚師余春櫻現場示範彩色丸子的製作過程,許多來到醫院看診的民眾或家屬也都大顯身手,製作出一顆顆好看又好吃的彩色丸子。花蓮慈院營養組也貼心地準備寒補與溫補兩種補湯,對比近日來的濕冷天氣,一碗熱騰騰而且適合自己體質的補湯,讓所有民眾都感受到從體內散發出來的溫暖與滿足,現場還有阿嬤一邊豎起大拇指比讚,一邊等著要續碗。


左圖:花蓮慈院鄭安君營養師分享彩色丸子製作方式。
右圖:花蓮慈院陳中奎中醫師分享立冬進補要注意是否適合自己的體質。


左圖:花蓮慈院營養組廚師余春櫻現場進行彩色丸子示範教學。
右圖:彩色丸子搭配立冬補湯,吃過的人都豎起大拇指稱讚。


圖: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能輕鬆製作好吃又好看的彩色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