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離輻射引起次發性白血球及血小板低下

案例一

 

工作內容

個案自民國64年起,在某廠內工作,於民國67年12月期間暴露於較高輻射劑量,根據體外輻射暴露監測記錄,約為伽馬輻射全身體外1652.5毫侖目。

 

發病過程

個案於民國68年至83年間出現白血球與血小板數量逐漸減少的趨勢,曾於民國69年1月至醫院檢查,經醫師診斷為次發性白血球及血小板減少;民國91年12月再經醫院骨髓組織切片檢查診斷為再生不良性貧血。個案退休後,於民國96年9月至11月於醫院之血液檢查結果顯示白血球與血小板數量低下。

 

相關醫學資料

根據醫學文獻,人體游離性輻射暴露劑量超過1西弗,可能造成急性效應如骨髓之造血器官受損以致白血球、紅血球與血小板數量減少或功能異常、胃腸道之上皮細胞損傷、及中樞神經系統受損等,或者慢性效應如白血病等一些惡性腫瘤、白內障、不孕、及染色體異常或遺傳基因突變而產生後代子孫的遺傳性疾病等;台灣地區曾追蹤鈷60輻射污染鋼筋教室內長期暴露於低劑量游離性輻射(小於100毫西弗)後之幼稚園與國小兒童的血液檢查情形,該研究報告顯示有顯著的持續性白血球低下。

 

游離輻射引起次發性白血球及血小板低下之預防與治療

 

預防方法

1.體外曝露防護四原則: 時間、距離、屏蔽、衰變。

2.體內曝露防護三原則: 減少吸收、增加排泄、防止滯留。

3.採用適當防護裝具: 面具、防護衣、濾層、長柄工具。

4.養成良好安全習慣: 離開作業環境時應沐浴或洗手,自行偵檢手足。

 

https://www.coapre.org.tw/accidents-injuries

更多衛教文章

Copyright © 2017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 版權所有. 地址:花蓮市中央路三段707號 連絡電話:03-856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