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標籤顯示項目: 醫師

  冬病夏治,又到了三伏貼的季節!依據節氣曆法計算,今年的三伏天分別是7/12(初伏)、7/22(中伏)、8/11(末伏),花蓮慈院中醫門診自7月11日起開放提供「三伏天穴位敷貼療法」服務,可調理臟腑功能助長陽氣,增加對寒邪的抵抗力,減少過敏性鼻炎、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等秋冬好發的疾病。

   長期吸菸若年過四十,經常有「咳、痰、悶、喘」的症狀要注意了!花蓮慈濟醫院十九日上午舉辦「肺阻塞病友聯誼會」,胸腔內科張恩庭醫師表示,肺阻塞有「咳、痰、喘」3個最明顯的特徵,有些病友呼吸還會出現咻咻聲,但是老菸槍會覺得這是長期抽菸造成的,因此選擇無視,直到喘不過氣,甚至急性惡化了,才會就醫,常常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花蓮慈濟醫院精神醫學部林喬祥醫師,在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乙皮畫廊舉行的「腦的美麗境界花蓮特展」中,提供每人四十分鐘的「精神健康及心理治療體驗」,體驗日期分別為:五月六日上午十一點至十一點四十分、五月七日下午兩點至四點四十分、五月十日三點至四點四十分,精神醫學部醫師以走出診間近距離的方式,提供有需求的鄉親現場預約體驗。

  花蓮慈濟醫院最近的研究發現,患有白內障的民眾,因為看不清楚,相較於常人,更容易跌倒,白內障與骨折、骨質疏鬆習習相關。這篇研究論文獲得美國老年醫學會(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之官方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刊登。

  「醫師,我最近幾個月,常常覺得想要上廁所,幾乎每小時就會想要小便。憋著不去上就會全身不舒服,這種情況尤其是在喝茶以後更加明顯。」這是一位年輕女性病友初次門診時的敘述,最後經檢查診斷為膀胱過動症。   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主任郭漢崇教授指出,有頻尿、急尿,甚至一有急尿感就失禁等症狀,經檢查找不出可以說明的原因時,便可稱為膀胱過動症。

  花東地區醫療人員招募不易,為了讓更多醫療人員認識花蓮,加入花東地區醫療網,十月二十日中午,花蓮慈濟醫院舉辦住院醫師召募活動,由院長林欣榮、副院長許文林、陳培榕帶領各專科醫師為PGY醫師進行分科座談。林欣榮院長表示,在花蓮不需要擔心PM2.5(空氣細懸浮微粒)的問題,而且生活很簡單

週三, 27 九月 2017 00:00

春風化雨耕教學 臨床教師感恩餐會

  「感恩老師,祝您教師節快樂!」九月,是感謝師恩的日子,花蓮慈院不僅延續著搶救生命的初衷,更有著傳承醫術與醫德的師徒之情。花蓮慈濟醫院教學部師資培育中心特別選在教師節前夕,二十七日中午,於協力講堂舉辦「感恩有您!臨床教師典範學習交流暨聯歡餐會」,邀請院內醫師、護理、醫技、行政等兩百位各醫療類別臨床教師齊聚一堂,共同分享這專屬於每位「幸福」教師的感動時刻。除了有香味俱全的健康美味餐點,更有各職類學員精心準備的彩衣娛「師」節目,用心豐富的內容逗得老師們笑得合不攏嘴,也讓愛的循環,在醫院的每個角落發酵。

週五, 01 九月 2017 00:00

中風開心救命 達文西摘除黏液瘤

  突然的昏迷、手腳癱軟,讓48歲的王先生被緊急送醫治療,醫師初步研判很可能是中風,轉送花蓮慈濟醫院治療,經過仔細檢查才發現中風的原因。花蓮慈院神經內科醫師羅彥宇表示,當時病人出現急性栓塞性腦中風的症狀,檢查時聽到病人的心臟出現雜音,進一步安排心臟超音波檢查後,發現病人的心臟長了一個七公分大的黏液瘤。

  「感恩!感恩!再怎麼說還是感恩!」遠從綠島來到花蓮慈濟醫院,李鄭枝玉頸部的這顆瘤已經快三十年了,而因為慈濟東區人醫會到綠島義診,也讓她終於放心來到花蓮慈院接受治療。慈濟東區人醫會繼去年赴綠島義診後,今年四月底又再度啟程,前往綠島傳送愛的醫療,為當地居民提供義診服務。

週四, 01 六月 2017 00:00

消暑小撇步 讓您健康一「夏」

  花蓮慈院中醫部柯建新主任表示,天氣熱,民眾多會吃冰、喝冰水、冷飲、吹冷氣來消暑,這與中醫概念相衝突。以中醫的保養角度,身體一旦有「熱」,首要任務要將熱「散出去」,身體散熱的管道有三:包括小便、大便與毛細孔流汗。三個管道暢通,身體的熱與廢物,就能排除體外。

第 1 頁,共 2 頁

來電
 
導航
 
掛號

繳費 

App

全站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