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可能導致腎臟逐漸受損,即「糖尿病腎病變」,是洗腎主因之一,也大幅提升心臟病與中風風險。除了控制血糖、血壓、飲食與生活型態,近年已有四大類具腎臟與心血管保護作用的藥物,成為治療的關鍵支柱。
第一支柱:ACEI 或 ARB
這類藥物可抑制腎素–血管張力素系統,降低腎小球壓力、減少蛋白尿,延緩腎功能惡化,幾乎所有有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都應考慮使用,是傳統治療的基石。
第二支柱:SGLT2 抑制劑
這類口服藥不僅降血糖,更能直接保護心腎。研究證實可顯著降低腎功能下降、洗腎風險及心衰竭住院,已成為糖尿病腎病變的核心治療。
第三支柱:Finerenone(非類固醇型醛固酮受體拮抗劑)
此新一代藥物可減少腎臟發炎與纖維化。臨床試驗顯示,在使用ACEI/ARB後仍持續蛋白尿或腎功能退化的病人,Finerenone能進一步延緩腎病進展,並降低心肌梗塞與中風風險,實現心腎共護。
第四支柱:GLP-1 受體促效劑
這類注射藥物能降血糖、助減重,並減少心血管事件與蛋白尿。雖腎臟保護效果較間接,但在合併肥胖、心血管疾病或血糖控制不佳者中尤具價值。
總結而言,糖尿病腎病變的治療已邁入「四大藥物整合」時代。這些藥物互補協同,可大幅延緩洗腎、降低心血管風險。每位病人狀況不同,應與醫師討論,制定個人化治療組合,有效守護腎臟與心臟健康。
- 衛教醫師簡介及看診時間→鄧子聰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