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慈濟醫院開辦居家照顧者聯誼會已20年,新冠肺炎疫情之後在去年回歸實體活動,長期照護部社區健康中心的居家護理師與照顧服務員12月15日上午,陪伴居家照顧者前往壽豐鄉「小雨蛙有機生態農場」,親近大自然、交流、放鬆心情,希望長期陪伴生病家人的照顧者能喘口氣,繼續未來漫長的照顧路。
勞動部職安署北區中心與花蓮慈濟醫院11月9日合辦「異常氣候下職場心血管保健與健康促進」研討會,除了由技正林志強分享113年勞動檢查重點,中醫部醫師龔彥綸分享經絡、穴道按壓與保健,復健醫學部物理治療師簡婕示範嬋柔運動,
醫療是司法與事實的橋樑,司法為醫療提供實際的保護與支持,花蓮慈濟醫院與花蓮地方法院多年互信互助,十二月六日下午,花蓮地方法院院長許仕楓特別率庭長、法官等同仁,來到花蓮慈濟醫院進行2023年的年終拜會,感恩過去三年多對花蓮地方法院的協助。
花蓮慈濟醫院復健部主任梁忠詔、人力資源室主任劉曉諭,在12月5日南下到臺東縣長濱鄉衛生所,與臺東縣衛生局醫政科科長李雅菁、長濱鄉衛生所主任林希賢醫師等團隊,討論花蓮慈院復健部預計從明年1月起,支援專科醫師與治療師等相關事宜。
金黃有嚼勁的麵條、爽口的豆芽菜與小白菜、彈牙的素丸子、滷得入味的蛋與大朵香菇再加上獨特風味的素燥,11月8日中午,花蓮慈濟醫院三樓連通道供餐區的「健康花慈・幸福久久」加菜壓軸是往年醫院評鑑、過年才有的元氣擔仔麵,不少同仁在十一點半已經準備好餐具就位,等待這道已思念多時的滋味。
「抹醬要塗多少?鷹嘴豆磨成泥後要怎麼搓成球?」11月7日上午,顏靜曦師姊與曾琇香、范菊蘭、徐韶蓮、黃勉、傅予蓉、蔡淑鑾六位志工,以及營養師蘇真瑩已在同心圓餐廳製作中午的幸福加菜「全麥Pita(口袋餅)佐中東式鷹嘴豆藜麥丸」。蘇真瑩營養師說,Pita皮塔餅又稱阿拉伯薄麵包或口袋餅,是一種圓形口袋狀麵食,廣泛流行於希臘、土耳其、巴爾幹半島、地中海東部地區和阿拉伯半島。
「大朵香菇一串二朵、小朵香菇一串三朵」,11月6日中午,花蓮慈濟醫院三樓連通道供餐區的「健康花慈・幸福久久」加菜是BBQ菇排,由副院長羅慶徽擔任推廣大使,營養師蘇真瑩表示,在特製沾醬裡拌入強化啤酒酵母粉,搭配菇排食用的時候,可以幫助提高維生素B1和B2的吸收率,且香菇纖維豐富,是這道菜的最大特色。
1月3日中午,花蓮慈濟醫院三樓連通道供餐區的「健康花慈・幸福久久」加菜是「幸福高升」,是由營養師陳珮瑄設計的紫米糕食譜,並由副院長陳星助、核子醫學科主任劉淑馨、與獲選十大優良同仁的藥師吳善傑擔任推廣大使服務同仁。陳星助副院長表示,30年來,看醫院在花東快速成長真的很不容易,感恩同仁的努力,這也是院長室的誠意與心意。
花蓮慈濟醫院在十一月三日中午,於靜心悅讀空間舉辦「住院醫師內部招募說明會」,邀請各醫療科主任、主治醫師與PGY(Post Graduate Year畢業後訓練)醫師們分享座談,共九位PGY醫師將於內科部、外科部、婦產部、小兒部、急診部、精神醫學部進行住院醫師訓練。陳宗鷹副院長也期望透過住院醫師內部招收,能為花蓮慈院留下優秀的人才,一起守護東部鄉親的健康。
「健康花慈、幸福久久」第三天,三樓連通道的幸福加菜是幸福甜筒,拌入紅蘿蔔、毛豆仁、小黃瓜丁、蔓越莓果的馬鈴薯沙拉,經冰淇淋勺塑形,大大的一顆馬鈴薯沙拉球放在脆皮筒上,隨即讓同仁眼睛一亮,露出甜蜜的笑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