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在三月十二日公告自今年九月一日起「醫療保健服務業僱用之住院醫師(不包括公立醫療院所依公務人員法制進用之人員)適用《勞動基準法》」。衛生福利部四月二十五日在花蓮慈濟醫院舉辦「因應住院醫師納入勞基法」說明會。 由衛福部醫事司司長石崇良、臺北醫學大學醫務管理學系副教授黃崇兼、勝綸法律事務所律師程居威、北醫醫療暨生物科技法律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張濱璿律師、勞動部專門委員王雅芬等等,為東區醫務人員說明。其中石崇良司長特別撥空指導花蓮慈濟醫院、玉里慈濟醫院、關山慈濟醫院的醫療資源及人力資源問題。
2019年3月,熱帶氣旋伊代侵襲非洲,造成東非辛巴威、馬拉威、莫三比克嚴重災情,慈濟非洲志工跨國前往受災三國關懷、並陸續從海外各區獲得慈濟提供的各項賑災資源與醫療。五月十八日,四大洲六國慈濟人醫會加台灣慈濟四大醫院,踏上非洲莫三比克進行首次跨國義診。慈濟東非義診團結合外科、中醫科、牙科、婦產科、骨科、肝膽腸胃、風濕免疫科、泌尿科等科專業醫師,在克難的環境下完成4場義診,服務將近五千人次。
莫三比克許多民眾的病症,需要多科會診卻從來沒看過醫生,當地醫療資源嚴重缺乏,是醫師們此行共同感受。參與這次莫三比克義診,不僅翻轉婦產科醫師陳寶珠對非洲的印象,當地的災民沒有乾淨的衣服、住所,身體甚至受疾病所苦,「但看到我們臉上洋溢著如見到遠方朋友般的熱情,讓我深深感受到他們的純真與善。
捐贈者童韋豪是香港一家航空公司飛機維修工程師,主要負責檢查飛機機體各項機械功能正常與否、裝備、儀電系統與零件完好完整,必要時也要隨機跟飛,在駕駛艙監看儀器設備,確保航行安全,是專業性很強的工作,每一次的項目檢查都需要非常嚴謹慎重,因為每個環節都攸關機上乘客的生命安全,他的工作為飛機的安全飛行提供了堅實的後盾保障,是安全的捍衛者。作為一個日常為旅客生命安全把關的人員,他很開心有這次捐贈的機會,可以用自己健康的造血幹細胞,執行救人的任務。
五月十五日是「全國兒童安全日」,花蓮慈濟醫院小兒部醫護團隊在醫院大廳、兒科病房演出兒童安全短劇外,並邀請小兒部兒童社區醫療科代理主任陳明群,針對交通及居家環境安全衛教,教家長認識生活中潛藏的危險因子,一起為小寶貝打造安全的生活環境。
慈濟大學醫學系前幾屆的學生們,如慈濟大學醫學系第一屆畢業的小兒部主任張宇勳、第二屆畢業的外科部主任張睿智、第三屆畢業的一般外科主任陳言丞還有第五屆畢業的家庭醫學科黃亮凱醫師,畢業多年,如今發揮所長在各個領域為病人拔除病苦外,也帶領學弟妹們繼續向前邁進。
花蓮慈濟醫院林欣榮院長五月十五日下午帶領醫療團隊回到慈濟靜思精舍,分享《守護生命 從早到晚 從小到老》等醫療成果,主題涵蓋小兒急重症團隊與心臟外科團隊,合力搶救900公克早產兒完成開放性動脈導管關閉術;安寧居家照護團隊為先天臍腹裂症的孩子圓滿火車之旅,以及一般外科團隊分享現代外科最具挑戰性的聖母峰術式,腹腔鏡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等充滿專業與溫馨的醫病故事,見證慈院的成長與獨特的醫療人文。
五月慈暉月,對慈濟人而言,更是別具意義。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三節合一「佛誕日、母親節、全球慈濟日」。十二日上午九點,靜思堂道侶廣場的全球第一場浴佛大典結束後,醫療團隊立即回到花蓮慈濟醫院,準備病房行動浴佛,這是花蓮慈院一直以來的傳統,要將佛陀、 上人、靜思精舍師父與全球慈濟人的祝福,帶進病房,為受病苦而住院的病人,帶來最誠摯的膚慰與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