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以『髓遇而安/生命連線-全球獨特社區服務網絡締造生命重生新契機』分別通過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2018年國家品質標章「醫療週邊類/公益服務組」與「醫療院所類/醫院社區服務組」評核,獲得兩項認證。中心並以慈濟基金會名義,為骨髓幹細胞中心暨志工團隊具名參加2018年SNQ國家品質標章「醫療週邊類/公益服務組」評比,在參賽的三百五十組隊伍中脫穎而出,以『髓遇而安-全球獨特志工網絡締造生命重生新契機』獲得「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銀獎殊榮。十二月二十一日在臺北喜來登飯店舉行頒獎典禮,由慈濟醫療志業執行長林俊龍親自率領醫療團隊與志工代表前往領獎。
2018骨髓幹細胞中心廿五周年慶相見歡暨講師認證課程今年十一月三日於三重園區舉行。感恩北區志工承擔協助,讓活動圓滿順利完成,從五月十二日場勘後,開始長達五個半月的準備與四次籌備會議協調。從場內外佈置,動線,生活,香積,交通,機動等共四百四十六位志工合力分工協調相互補位,共同圓滿相見歡與骨捐關懷小組講師認證課程。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2018年【25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課程於十一月三日與四日在三重慈濟園區舉行。由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暨精準醫療研發中心李啟誠主任與骨髓幹細胞中心主任楊國梁分別就全球骨髓庫現況與發展與關懷小組志工最常被詢問到的五大問題,以臨床經驗透過共識營,讓各地的關懷小組志工可以互相交流,同時也能在團隊內培養更好的默契凝聚共識。
「Martin,生日快樂!」一句簡單的祝福,蘊含著花蓮慈濟醫院精準醫療中心主任李啟誠對來自菲律賓白血病少年Martin高天賜的深遠期許。曾經被宣布可能無法活過17歲的Martin,如今跨海到台灣,在花蓮慈濟醫院接受鞏固性化療後,有著親情摯愛的簇擁圍繞,十一月二十八日也接受了由母親捐贈的造血幹細胞。十月三十一日正好是Martin的生日,醫療團隊與國際醫學中心也準備了蛋糕慶生,祝福他即將迎來的新生之日!
來自香港的李勤堅,在兩個兒子陪伴下飛抵臺灣,要感恩這位讓他重拾家庭幸福的救命恩人。捐贈者張依婷是一位健康熱愛舞蹈的陽光型女孩,當初在家人支持陪伴下完成捐贈。在相見歡時,李勤堅驚呼這位恩人,跟他的女兒有八成相似,他開心的感恩臺灣的女兒救她一命。
第4066例受贈者受贈者朱峻岭女士,由兒子陳信庭陪同到臺灣,向捐贈者林曉榛表達滿滿的感恩,「您不僅是我的救命恩人,您拯救了我的全家,讓我十二歲的孩子,不會過早失去媽媽,給我先生孩子一個完整溫暖的家,讓我可以繼續孝順父母,讓他們可以享受美好的天倫之樂。」
受贈者丁冠翔大三時發病,熱愛打藍球的他,當時只能在高醫病房內望著高醫學生藍球場上的運動,身邊的病床不時傳來誰又離開的消息,當時他想自己若能活過超過三十歲就算賺到的,沒想到自己有機會接受骨髓移植,感恩這位陌生人的愛,讓他成功活了下來。
廿四年前慈濟骨髓資料庫才成立第二年,韋乃鳳正好經過臺中火車站巧遇慈濟志工舉辦的驗血建檔活動,二話不說便捲袖參加,沒想到等了十五年才配對成功,而相見歡又是在捐贈後的第九年,算一算與慈濟的髓緣之愛結識了廿四年。
來自大陸四川的鄒善霖十三歲罹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展轉前往上海河北陸道培醫院治療,在醫師建議下進行骨髓移植,相見歡這一天,他和母親帶著自己親手製作與親人委託的小禮物要送給慈濟和心目中的巨人叔叔,這些禮物,他連坐飛機時都不離身,對於心目中這位巨人叔叔的感恩一輩子也說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