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是很基本的疾病徵兆或表現,常見如頭痛、肌肉痛、關節痛等等,許多民眾解決疼痛的方式就是服用止痛藥,或求助於疼痛科門診進行治療。花蓮慈濟醫院中西醫合療研究中心謝郁華博士表示,除了一般人熟悉的西醫止痛,中醫師經過疼痛評估與辯證論治,能藉由針灸療程有效緩解病人疼痛,其中廣泛被使用的「電針療法」可多管齊下提高人的「痛閾」,達到止痛目的,改善生活品質。
花蓮慈濟醫院11月23日分享泌尿部達文西微創手術打造「健康人生幸福500例」成果,其中有超過一半幫助攝護腺癌病人作根除性攝護腺切除手術。泌尿科達文西團隊不僅在臨床幫助病人,相關研究更在2019國際尿控協會(ICS)年會獲最佳論文,並在2023年國際尿控協會年會發表達文西膀胱陰道瘻管修補術影片,與世界各國的專家交流。
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中醫副院長何宗融日前應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簡稱世界針聯)邀請,在泰國曼谷的2023國際針灸學術研討會中,以「能醒能走,針灸助力長壽與活力」為題分享中西醫合療幫助病人的故事;同時獲頒會員證書,正式成為WHO非政府組織世界針聯的一員,林院長也以「慈濟無量義燈」回贈世界針聯劉保延主席。
退化性關節炎是常見的關節疾病,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臺灣膝關節退化盛行率約15%,約有350萬人受膝關節疼痛之苦。花蓮慈濟醫院總顧問暨骨科醫師李宏滿教授近年來致力研究利用間質幹細胞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繼以骨髓間質幹細胞有效改善患者病況,提升生活品質;最新研究發現,若使用來自膝關節髕下脂肪墊(IFP, Infrapatellar Fat Pad)的脂肪間質幹細胞,能有更好的治療效果。
臺灣約有6-7萬名僵直性脊椎炎患者,盛行率約千分之四,很多在20至40歲間出現症狀,且男性是女性的2-3倍,花蓮慈濟醫院風濕免疫科蘇桂英主任指出,有一位63歲男性病友,20歲時曾因關節腫脹疼痛到過多科就診,也抽過關節液治療,甚至58歲因跌到骨折就醫,但直到62歲到風濕免疫科就診,臨床問診發現有發炎性背痛,進一步追踪X光,發現兩側薦腸關節發炎二度以上,抽血顯示發炎指數上升,吻合病兆,才確診為僵直性脊椎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