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新聞報導

《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細胞製造智能時代來臨 客製化導入「再生醫療統合管理系統」

細胞製品的製造,必須考量到個體差異,有時會需要在製程上做一些細微的調整,才能達到符合人體使用的終產品放行標準,因此相比於傳統藥物合成製造,細胞製品的製造有必要有更嚴謹的製造流程及記錄。花蓮慈濟醫院基因暨幹細胞研製中心主任孫立易指出,甚至應該要想辦法盡量使用自動化設備,讓AI取代人為判斷將人為誤差也降到最低。

《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花蓮慈院與Google、商之器合作打造「智能透析微服務」

花蓮慈濟醫院與Google Cloud、商之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結合醫療端、加密雲端平臺與微服務,為醫病建構更便利且安全的資訊通道,計畫於明年推出「智能透析微服務」。三方於十二月一日下午,在南港展覽館花蓮慈院展位共同舉辦「AI醫療雲世代-智能透析微服務」記者會,由慈濟醫療法人林俊龍執行長、花蓮慈院院長林欣榮、副院長吳彬安、Google Cloud臺灣業務副總李殷豪,以及商之器臺灣區副總經理林珮貞代表出席,分享合作內容及展望。

《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髓電刺激建立新的神經迴路 協助脊髓損傷患者從站到走

12月2日早上,脊髓損傷病友達哥和醫療團隊搭著火車從花蓮到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4樓,在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花蓮慈濟醫院展位,分享他在今年7月底完成脊髓電刺激器(Spinal cord stimulation, SCS)植入手術之後,在站立和走路的復健上有明顯的進步,他的目標就是日後可以手握助行器,在家中行走。

《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花蓮慈院首創急救智慧醫療車「智能九號生命之鏈」 獲2023國家新創獎

為了提升急救病人被救回的機率,花蓮慈濟醫院癌症醫學中心、急診部與急診護理團隊,設計急救智慧醫療車「智能九號生命之鏈–整合 ACLS 指引與智慧藥櫃之急救資訊管控系統」,幫助急診救護團隊正確實施高級心臟救命術 (ACLS),透過整合ACLS資訊系統、臨床生理監測與智慧藥櫃,全球首創第一個急救智慧醫療車,獲得2023國家新創獎之「臨床新創獎」肯定,並在「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期間展出。

守護退除役官兵健康 花蓮榮服處與花蓮慈院簽署醫療照顧合作備忘錄

感謝退除役官兵付出人生守護家園,花蓮慈濟醫院承擔起守護健康的責任,十二月五日上午,花蓮慈濟醫院與花蓮縣榮民服務處簽訂《促進退除役官兵醫療照顧合作備忘錄》,由花蓮慈院院長林欣榮與花蓮縣榮服處處長蕭振嘉代表簽屬,要提供退除役官兵優質的健康照護,一起健康到老。

《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醫療服務無弗界 5G世代實現全人遠距照護

花蓮慈濟醫院以打造無圍牆醫院為目標,長年致力於翻轉偏鄉醫療。陳星助副院長強調,遠距醫療是將科技插上一對人文的翅膀,以病人為中心,花蓮慈院近三年來陸續在花東二縣布建完整的遠距醫療與照護整合模式,包括專科會診、生理量測、傷口照護以及安寧照護等,打破狹長地域限制,已造福無數東部偏鄉居民。

《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智慧下鄉‧「藥」您健康 花蓮慈院與裕隆汽車守護長者健康

忘記藥怎麼吃?忘記拿藥?領取藥物要花超過半天時間……,「服藥」看似簡單,卻是不少長期用藥慢性病人,尤其是高齡患者常見的難題。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許文林帶領護理部與癌症中心團隊,與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儀科中心在2021年合作開發出「模組化遠距健康照護系統-智慧藥箱」榮獲第18屆國家新創獎「臨床新創獎」肯定後,2022年裕隆汽車以專業製造技術加入團隊,共同改善智慧藥箱,並在12月1日於「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舉辦聯合記者會,分享二代智慧藥箱的成果。

台灣健康照護聯合國際學術研討會 花蓮慈濟醫院榮獲優秀論文機構獎醫學中心第一名

花蓮慈濟醫院參加2023「台灣健康照護聯合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20篇論文,研究領域涵蓋全人醫療、智慧醫療、品質病安與韌性、醫學教育及企業永續(ESG),並經大會評選,獲選優秀論文機構獎醫學中心第一名,由副院長陳星助代表領獎;其中還有3篇海報論文獲選「最佳人氣獎」。

《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重回人生高度 花蓮慈院自產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

「能重回站著的高度,真的很開心,不再只是看著天花板。」在輔具的支撐下,一步步往前邁進的阿翰,是位癱瘓2年的脊髓損傷病人,今年9月底接受花蓮慈濟醫院「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由花蓮慈院基因暨幹細胞研製中心進行細胞自產培養並回輸,短短不到2個月,原本已失去知覺的下半身,漸漸感受到腳底、大小腿麻的感覺,阿翰開心的說,他真的非常幸運,也是非常感謝慈濟志工分享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的資訊,讓他有機會重回行走的夢想。

《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揭開「龜鹿二仙膠」有效成分 陳灝平將在花蓮慈院醫療科技展講座分享

花蓮慈院中西醫合療研究發展中心副主任暨慈濟大學醫學系生化學科陳灝平教授,自中藥材「龜鹿二仙膠」中分離並鑑定出能夠「促進硬骨細胞增生的胜肽片段」,並以化學合成的方式確效。陳灝平教授表示,透過研究找出有效成分並確認其中機轉,未來若能將取自龜板和鹿角等傳統中藥材轉換為成分明確的化學合成分子,將有助於茹素的民眾,及宗教團體提倡的護生價值。


來電
 
導航
 
首頁

醫指付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