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幹細胞」容易取得、培養快速、儲存數量龐大的特性,能廣泛應用於許多治療,包括慢性傷口的皮膚修復,以及皮下軟組織的填充,改善病人外觀、解決不對稱性等等。花蓮慈濟醫院細胞治療科主任鄧守成,在整形外科領域擁有超過二十年的豐富經驗,他表示,脂肪幹細胞在美容醫學上發揮的作用,不但能讓病人免於多次手術治療,恢復病人的自信,改善其社交的生活,甚至有人用於皺紋治療,膚質的改善,以及頭皮毛髮的再生等等研究。
惡性腦瘤是人類最難治療的腫瘤之一,復發後的平均存活期僅4至6個月,醫學治療手段、效果皆有限,已20多年無更好的治療藥物問世。花蓮慈濟醫院林欣榮院長帶領慈濟創新研發中心團隊與長弘生技公司成功開發抗惡性腦瘤標靶新藥 Cerebraca® Wafer,並於2017年啟動臨床試驗,已完成臺灣Phase IIa期臨床試驗收案,預計明年啟動全球Phase II/III期臨床試驗。
抗生素抗藥性對全球衛生和人類發展構成的威脅愈來愈嚴重;臺灣各種抗生素用藥檢出抗藥性率自2017年以來有增加趨勢,東部尤其明顯,花蓮慈濟醫院今年起參加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感染管制與抗生素管理卓越計畫」,與花東七家醫療院所成立聯盟,並於11月20日由醫務秘書李毅代表參加授證儀式並接受表揚,由感染管制室副主任江惠莉分享第一年執行成果。
花蓮慈濟醫院榮獲1111人力銀行票選2023幸福企業金獎,由醫務秘書李毅代表接受表揚。「幸福、友善的職場,才能讓同仁健康;有健康的同仁才能做到品質提升」,花蓮慈院不僅提供安全、健康、友善的工作場域,優化工作流程與環境,建立有系統、有溫度的人才培育制度,更重視同仁與家人的健康,在薪資及獎勵方面,也優於同業平均水平。
一名五十多歲男性使用割草機除草,沒想到取下防護罩透個氣,除草機高速旋轉的刀片卻因打到草叢中石頭裂成碎片彈起,直接射入眼睛,雖緊急就醫治療,視力仍惡化至0.1以下無法恢復。花蓮慈濟醫院眼科醫師何明山指出,割草機高速旋轉動能足以使金屬或石頭瞬間碎裂飛起,若不慎打到眼睛,嚴重者可能失明,提醒使用割草機務必做好防護,即使只是想歇息片刻,先熄火再卸下裝備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