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新聞報導

花蓮慈濟醫院和鈦隼生物科技獲選為「台日神經外科醫學新技術促進專家會議」示範醫院和案例

花蓮慈濟醫院與鈦隼生物科技繼10月底有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醫學中心團隊來台觀摩NaoTrac手術導航機器人臨床手術,日前在台灣醫療科技展獲選為「台日神經外科醫學新技術促進專家會議」示範醫院和案例,分享鈦隼生物科技在台日合作的成果,以及在花蓮慈院運用NaoTrac手術導航機器人臨床手術經驗及幹細胞療法,也為高階醫材廠台日交流寫下新里程。

花蓮慈院執行秀林鄉全人整合計畫成效佳 健保署預計2024將擴大試辦

花蓮慈濟醫院自2022年承辦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山地離島地區全人整合照護計畫」,是全臺唯一承作此計畫縣市,以秀林鄉為起點、秀林鄉衛生所為媒介,發展與推廣「全人、全戶、全程、全隊、全健康」的全人整合照護模式,並積極進行策略聯盟,串聯各層級醫院及診所、中醫師公會、牙醫師公會與長照機構,降低花蓮地區民眾的鄉外就醫率。十二月十二日,健保署、花蓮慈院與秀林鄉衛生共同舉辦全人整合照護計畫2023年成果發表暨感恩記者會。

美國公衛首長及學者參訪慈濟並觀摩秀林鄉「全人醫療整合計畫」執行成果

美國衛生及社會福利部首長及學者代表12月7日參訪花蓮慈濟醫院及秀林鄉「全人醫療整合計畫」執行成果。慈濟醫療法人執行長林俊龍、花蓮慈院院長林欣榮、副院長何宗融、國際醫學中心主任李啟誠在大愛醫療溯源館,導覽慈濟慈善與醫療的緣起與特色,並在佛陀問病圖前留影紀念。

全臺第一批僑外生中階技術人力 菲國護佐加入花蓮慈院病房照護團隊

花蓮慈濟醫院採用勞動部「中階技術工作人力計畫」聘僱六名畢業於慈濟科技大學長照專班的菲律賓籍護理佐理員,並預計將於十二月中旬開始於院內慢性病房服務。護理部督導戴佳惠表示,這是全臺第一批取得臺灣副學士以上學位的僑外生中階技術人力,六人在學期間都已通過華語檢定門檻,且完成擔任護理佐理員所需的訓練,能夠協助臨床分級分工的輔助照護工作,相信可緩解病房護理師的壓力,為住院病患提供更好的照護服務。

TBCA智慧病人醫學講座 花蓮慈院團隊分享乳癌治療新資訊

一年一度由TBCA乳癌病友協會與花蓮慈濟醫院合辦的「慈馨聯誼病友會‧智慧病人醫學講座」,於十二月九日上午舉行,花蓮慈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張群明、血液腫瘤科朱崧肇醫師和癌症醫學中心理師廖胤凱分享乳癌治療新藥與轉移性荷爾蒙族群的治療方法,和如何利用正念釋放身心壓力,有超過五十位乳癌病友、家屬一同參與。講座最後,醫療團隊與乳癌病友及家屬更深入交流對抗乳癌經驗分享。

《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改善中風病人生活品質 脂肪幹細胞新藥思益優專家講座無虛席

花蓮慈濟醫院與國璽幹細胞公司在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專家講座分享「脂肪幹細胞應用於疾病治療—以慢性腦中風幹細胞新藥思益優為例」第二期臨床試驗成果,林欣榮院長指出,受試者經6個月的追蹤,有人巴氏量表從嚴重依賴進步到中度依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腦中風量表(NIHSS)評分大幅改善至輕度,也有受試者進步到能站立。國璽幹細胞公司研發總經理林珀丞也指出,在獲得了初步的療效證據後,此藥物會持續往上市的目標開發前進。

《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癌症治療希望 花蓮慈院CAR-T免疫細胞療法受矚目

花蓮慈濟醫院國際醫學中心暨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啟誠,12月3日在台灣醫療科技展專家講座,分享「非一槍斃命、需聯合作戰:CAR-T新挑戰」,讓更多人了解CAR-T 免疫細胞療法,吸引不少民眾前來花蓮慈院展位聆聽。

《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銀杏果黃金蟲草萃取液活性成分增加脂肪間質幹細胞功能

花蓮慈濟醫院與宏潤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2年前簽訂合作備忘錄,結合宏潤生技專研活性多醣體及微生物發酵的專利技術,以及花蓮慈院的臨床醫療與創新研發經驗,進行銀杏果黃金蟲草特殊性研究,這次由慈濟創新研發中心副技術長劉靜安博士在台灣醫療科技展花蓮慈院專家座談中,分享銀杏果黃金蟲草萃取液活性成分增加脂肪間質幹細胞功能等特殊性最新研究成果。

《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醫行千里.翻轉人生 從照護越南籍血癌小病人分享慈濟護理特色

花蓮慈濟醫院護理部團隊在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專家講座中,由兒科病房護理長李依蓉、副護理長宋景歡,以來自越南的血癌小朋友阿福的故事為例,分享護理團隊用專業、用愛、同理心跨越語言的藩籬,照護來臺接受造血幹細胞治療的阿福以及家長。如今重獲健康的阿福,希望長大能成為一位兒科醫師。

花蓮慈濟醫院與國軍桃園總醫院簽署MOU 聯手提升醫療、學術及教育品質

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與國軍桃園總醫院院長戴明正11月29日簽署合作備忘錄。兩院將共享資源與經驗,共同推動醫療科技的創新研發與應用,特別是在急性醫療和社區醫療領域;並計畫有系統地進行醫護人員的交流與培訓,持續提升雙方的醫療專業技能與服務品質。


來電
 
導航
 
首頁

醫指付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