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時的我是看不到希望」來自馬來西亞的琳琳,五年來卻深受惡性腫瘤「皮膚纖維肉瘤」所苦。2018年底跨海到臺灣尋一線生機,在花蓮慈濟醫院經歷三個多月七次手術的治療,琳琳的左臉外觀越來越平整自然。四月十九日上午,花蓮慈院院長林欣榮、副院長陳培榕、吳彬安、何宗融、外科醫學發展中心主任賴鴻緒、整形暨重建外科主任李俊達、吳孟熹醫師、眼科部主任李原傑、陳南詩醫師、麻醉部醫師王顥瑾、護理部主任鍾惠君、社服室副主任顏惠美及國際醫學中心團隊,祝福琳琳變臉成功歡喜出院。
走路小碎步、不自覺的顫抖、關節僵硬,不是中風也不是失智症,而是罹患了巴金森氏症。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外科專科護理師李芝緯四月十日在秀林鄉佳民社區,帶領這群歲數加起來超過千歲的老人家們認識巴金森氏症;巴金森氏症是老人常見且僅次於失智症的腦部退化性疾病。
秉持尊重生命的理念,花蓮慈濟醫院2016年參與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國合會),進行「友好國家醫事人員訓練計畫」,陸續發揮醫療專業及教學良能,推動非洲友邦醫療保健功能提升計畫,2019年起在國合會的邀約下,參與「史瓦帝尼孕產婦及嬰兒保健功能提升計畫」,四月十日下午,於花蓮慈院大愛樓門口舉行揭牌儀式。
高齡化社會是全球都面臨的危機,而少子化就是造成的原因之一,除了低薪造成的經濟壓力之外,不孕比例升高也是重要因素。台灣地區不孕比例從二十年前的10%上升到現在15-20%,相當於每五至六對夫妻就有一對不孕,為了因應這個問題,花蓮慈濟醫院生殖內分泌暨試管嬰兒中心(以下簡稱:生殖中心)從1997年就開始努力,近年來每年都幫助一百多個家庭喜獲新生,這項成果也獲得廣州好運不孕不育醫院、福州市博愛中醫院及深圳市龍孕醫療健康有限公司的認同,四月九日下午,與花蓮慈院簽訂醫療暨學術合作約定。
花蓮慈濟醫院神經脊椎微創外科主任洪祥益日前為一位高齡九十六歲的婦人進行骨水泥微創手術,立即讓腰椎骨折劇痛的老人家不再受折磨,她在回診時指出,腰已經不痛了,可以一覺到天亮。 九十六歲的陳姓阿嬤,原本身體硬朗,一月間卻因在家中跌倒,腰推痛得讓她動彈不得,只能躺在床上忍受疼痛,沒想到過完農曆新年,疼痛症狀歷經一個月不但沒有改善,反而加劇,兒女帶她到花蓮慈院麻醉疼痛科就醫,希望能緩解她的疼痛,但經檢查,臨床麻醉暨疼痛科主任王柏凱醫師發現陳阿嬤是腰椎骨折,轉介給洪祥益主任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