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標籤顯示項目: 醫療團隊

  五月慈暉月,對慈濟人而言,更是別具意義。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三節合一「佛誕日、母親節、全球慈濟日」。十二日上午九點,靜思堂道侶廣場的全球第一場浴佛大典結束後,醫療團隊立即回到花蓮慈濟醫院,準備病房行動浴佛,這是花蓮慈院一直以來的傳統,要將佛陀、 上人、靜思精舍師父與全球慈濟人的祝福,帶進病房,為受病苦而住院的病人,帶來最誠摯的膚慰與祝福。

  花蓮慈濟醫院2016年參與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國合會),進行「友好國家醫事人員訓練計畫」,陸續發揮醫療專業及教學良能,推動非洲友邦醫療保健功能提升計畫,2019年起在國合會的邀約下,參與「史瓦帝尼孕產婦及嬰兒保健功能提升計畫(二期)」。四月二十三日,六位來自史瓦帝尼的婦科醫師與助產士到花蓮慈院,展開為期四到六周,以婦產科、小兒科、護理部為重點的醫療訓練計畫。

  日籍單車騎士白井寬之去年九月在花蓮遭落石擊中不幸往生,他的父親白井良一,六月二十三日上午抵達花蓮慈濟醫院,再次向陪伴白井寬之度過生命最後的醫療團隊、志工及車友致謝。二十四日,花蓮慈院單車社同仁林永森還將陪伴白井先生帶著兒子完成Maxxis瑪吉斯太魯閣國際登山挑戰賽的心願。

週日, 13 五月 2018 00:00

行動浴佛分享愛 滿院馨香道祝福

  五月慈暉月,對慈濟人而言,更是別具意義。延續在花蓮靜思堂的2018年全球首場浴佛大典,浴佛大典一結束,醫療團隊並不趕著回家,而是立刻返回花蓮慈院,準備展開各病房的行動浴佛活動。這是花蓮慈院一直以來的傳統,要將佛陀、 上人、靜思精舍師父與全球慈濟人的祝福,帶進病房,為受病苦而住院的病人,帶來最誠摯的膚慰與祝福。

週二, 20 三月 2018 00:00

標準化病人的心情小語

   目前標準化病人中心共有162位SP,成員組成也一改過往年齡層偏高、女性偏多的現象,有越來越多年輕志工、男性志工也投入SP的行列。162位SP可說是「臥虎藏龍」,有藥師、護理師、社工師、還有大愛台臨時演員、也有因家人生病而決心加入SP的志工……,更有一家人付出的身影,心臟內科病房主任張懷仁醫師的大姊張淑媚師姊、張維君、張慧民師姊、夫人王齡誼師姊攜手加入SP的行列,共同傳承「以人為本」的慈濟醫療人文。

  十五歲的黃曲玥庭,熱愛跳舞,卻因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只能忍痛放棄最愛的街舞。去年八月,花蓮慈濟醫院心臟內科張懷仁醫師為玥庭執行人工心律調節器置放手術,成為花蓮慈院年紀最小接受心律調節器置放的病人!手術成功,四天後順利出院。術後一個多月,玥庭就在學校運動會中,完成一百公尺的接力賽跑,張懷仁醫師祝福地說,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玥庭能重新擁抱她最愛的街舞,朝著練習生的夢想前進!

  五日上午,泰國西里拉醫院醫療團隊一行人,參訪花蓮慈院。兩院醫療團隊就各項議題進行深度的雙向交流,期能汲取兩國經驗,造福更多的病人。

  光陰似箭,去年此時,花蓮慈濟醫院盛大舉辦三十周年慶,轉眼間,一年已過。八月十二日上午,花蓮慈院三十一年周年,「山醫之愛.邁向全球」院慶大會,在靜思堂國際會議廳溫馨舉行。五百位同仁、慈濟各志業體嘉賓、醫療志工,以及慈濟基金會林碧玉副總、慈善志業顏博文執行長、醫療法人溫順華主秘、張政彥顧問、張聖原策略長、玉里慈濟醫院張玉麟院長、教育志業執行長辦公室簡東源主任、慈濟大學醫學院楊仁宏院長、慈濟科技大學羅文瑞校長與鄉親、病人及家屬,共同見證這個充滿祝福與感恩的日子。

  「花蓮慈濟醫院,生日快樂!」來自印尼的國際個案蘇霏安,透過越洋影片,與媽媽Rosnilah、岳母、妻子Anna、2歲的女兒Adiba一起向花蓮慈院獻上祝福。「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蘇菲安更透過吉他自彈自唱,在印尼版《一家人》、中文版《感恩的心》的優美歌聲裡,向花蓮慈院醫療團隊獻上最誠摯的感恩。

週六, 12 八月 2017 00:00

醫療照護跨團隊 合和互協寫新史

  醫療照護A組由王志鴻副院長、護理部副主任呂基燕帶領RCC(呼吸照護中心)跨團隊分享準備評鑑的歷程與心得。分享過程由RCC病房主任劉迪塑醫師介紹團隊,包括藥劑師黃詠銘、物理治療師黃意雯、呼吸治療師羅春蘭組長、社工師柯文山,以及擔任這次院慶大會主持人的護理部副主任鍾惠君、內科部副主任王智賢、感控小組江惠莉組長等人都是陪評同仁。

第 1 頁,共 3 頁

來電
 
導航
 
掛號

繳費 

App

全站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