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新聞報導

醫愛無國界 花蓮慈院馳援辛巴威

花蓮慈院於八月八日下午舉辦「送愛到辛巴威」活動,特別準備了淨斯本草飲茶包與中醫藥資源,要送往辛巴威。花蓮慈院林欣榮院長表示,在因緣際會下聯繫上辛巴威慈濟聯絡點的聯絡人朱金財師兄,了解到辛巴威部分地區醫療資源相對缺乏,不忍當地困苦居民的傷口難癒,於是提出由花蓮慈院提供物資馳援辛巴威,並請朱師兄協助將這些物發放給當地有需要的民眾使用。現場邀請到朱金財師兄、林欣榮院長、何宗融副院長、國際醫學中心李啟誠主任、護理部鍾惠君主任,以及中醫部和護理部的團隊,一同見證這份愛心的傳遞。

加油員遭客車輾過 花蓮慈院呼籲重視夜間工作者的職業安全

2022年三月,一位每日遵循標準作業程序的小夜班加油員,蹲跪在卸油口處清潔油氣管線設備,突然間遭一部已加好油準備離開加油站的小客車撞擊,並從腰部輾過,加油員閃避不及當場卡在車輪下動彈不得;所幸經過醫療團隊的救護與診斷,加油員除脾臟撕裂傷外,無其他重大傷害;住院觀察及門診追蹤後,已於同年七月重返工作崗位。

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在花蓮 提升耳鼻喉頭頸治療品質

花蓮慈濟醫院耳鼻喉科團隊主辦「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第112屆學術演講會」在七月三十、三十一日於慈濟大學展開,兩日就吸引全臺近兩千位耳鼻喉、頭頸相關醫師及專家與會。

花蓮慈院運動醫學中心 守護全中運選手獲佳績

今年在花蓮舉辦的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經歷疫情、延賽及分階段比賽後,終於在日前圓滿閉幕,花蓮慈濟醫院運動醫學中心承擔花蓮縣田徑、舉重、卡巴迪、跆拳道(品勢及對打)的隨隊防護及其他專項運動傷害治療,在團隊用心照顧及守護選手們健康下,總共獲得八面金牌、十一面銀牌、十二面銅牌的亮眼成績。

花蓮慈院婦科微創手術 守護婦女健康

花蓮慈濟醫院婦科微創中心以安全、精準、舒適為三大理念,提供精準專業的微創手術,包含3D腹腔鏡、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經陰道自然孔手術、單孔腹腔鏡手術等,以追求病人更好的手術預後,達到婦女健康完善醫療照顧的目標;其中單孔腹腔鏡手術至今已執行超過千例、達文西機械手術也已完成百例。七月二十八日上午,婦科微創手術中心舉辦成果發表會,現場邀請到慈濟慈善基金會副總林碧玉、醫療法人執行長林俊龍、花蓮慈院院長林欣榮、副院長陳培榕、婦產部主任丁大清、婦科微創手術中心主任龐渂醛、婦產部李佩蓁醫師,以及精舍常住師父德(木雨)師父與德淵師父參與,並由婦產部專業團隊進行成果分享,然後進行住院醫師的微創手術縫合打結比賽。

圖說:七月二十八日上午,婦科微創手術中心舉辦成果發表會,由婦產部專業團隊進行成果分享,並進行住院醫師的微創手術縫合打結比賽。

響應世界肝炎日 花蓮慈院舉辦免費腹部超音波檢查活動

為響應世界肝炎日,花蓮慈濟醫院與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合作,在二零二二年七月二十四日上午舉辦免費腹部超音波檢查活動「今年超了沒」,活動開放四十歲以上民眾報名參加,共有二百個名額。臺灣每年約有一萬三千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其中約有七千人是B型肝炎引起的,花蓮慈院肝膽腸胃內科主任陳健麟表示,肝臟是沉默的器官,透過超音波檢查,就能提前揪出許多肝病的前兆,及時發現、及早治療,不再讓可能已生病的肝臟繼續沉默地工作下去。

吞嚥障礙別煩惱 花蓮慈濟醫院復健科特別門診有方法

年過七旬的張女士,去年八月因腦中風經花蓮慈院神經外科團隊搶救後清醒,在復健過程發現她有容易嗆咳的吞嚥障礙症狀,去年底出院後持續在復健科接受吞嚥門診治療,目前已拔除鼻胃管、由口進食。復健科主治醫師葉映廷表示,不只住院病人,一般年長者也常有吃不好、吞不好的吞嚥障礙問題,都可到復健科吞嚥障礙門診接受診治。

高位頸椎後縱韌帶骨化壓迫 脊椎微創融合手術神經復原快

一位來自高雄市的陳先生,多年來飽受頸椎壓迫神經之苦,近來更因右腳無法抬起,隨時有跌倒的風險,四處求醫無法改善後,到花蓮慈濟醫院求治。經檢查發現他的第二、三節頸椎後縱韌帶骨化非常嚴重,受壓迫的神經幾乎扁成一條線,經神經脊椎微創外科主任洪祥益以微創融合手術治療,隔天即可下床,輕鬆抬起右腳走路,左右平衡變好了,內心十分感動。

智慧隨行˙全方位行動巡房APP 花蓮慈院獲SNQ標章認證

花蓮慈濟醫院人工智慧醫療創新發展中心(AI中心)開發「智慧式全方位行動巡房APP」,讓醫師巡房不再受到電腦桌機的限制,可以透過手機、平板電腦,即時了解病人的狀況,並與病人討論最適合的治療計畫,當病患影像有危急情況發生,還能主動通知醫師,及早介入治療。花蓮慈院團隊開發成果,獲得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生策會),頒發第二十四屆智慧健康類智慧醫療組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

「Dance with Diabetes(與糖尿病共舞)-護理個管引領糖尿病共同照護」獲SNQ認證

花蓮慈濟醫院創設住院個案管理師(簡稱個管師)照顧模式,從住院開始即依據病人需求提供個別性照護,出院後於門診持續管理性照顧,並且應用在包含糖尿病在內的長期慢性病人,不但改善病人回診的就醫流程,還提供具有區域特色的「原住民語影音媒體」及多元衛教宣導,這份用心改善了糖尿病照顧品質,同時獲得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生策會),頒發第二十四屆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


來電
 
導航
 
首頁

醫指付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