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標籤顯示項目: 邱琮朗

  「脖子很痛,現在都不能轉」八十六歲的楊吳招,今年三月開始,左頸痛到無法轉動,兒子楊順合陪她從高雄至花蓮慈濟醫院就醫,由林欣榮院長、神經醫學科學中心主任邱琮朗、副院長何宗融合力為楊吳招進行中西醫合併治療。 楊順合表示,因為父親楊丁炎在花蓮慈院醫治好腦膿瘍,去年為了感恩醫療團隊,特別與其他實業家一起捐贈醫療器材

 今年六十九歲的徐先生,日前前往大陸旅遊時突然感覺右側手腳無力、嗜睡、頭痛,緊急送回台後,經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部主任邱琮朗檢查後發現是腦部膿瘍引起,進行「腦部立體定位抽吸手術」,引流並清理膿瘍,並持續給予抗生素治療八周才挽回一命。二十九日下午,從鬼門關走一遭的徐先生特地前往花蓮慈院感恩林欣榮院長、主治醫師邱琮朗與神經外科醫護團隊,讓他能順利度過難關,健康迎新年。

週一, 28 一月 2019 00:00

20190128聲明

  蔣姓大德是一位小腦膿瘍病人,自一月十三日住院開始進行抗生素治療,目前已使用三種抗生素,治療過程順利,病情也一直在大幅改善中。一月二十七日上午,護理師不慎多給一劑抗生素,當天護理師發現後就向家屬說明。

  惡性腫瘤、腦血管疾病已經多年排在國人十大死因中的前列位置,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最新排名,惡性腫瘤與腦血管疾病分別排在第一位及第四位,為了尋找更多能幫助病患的醫療方式,5月21日上午,將由慈濟醫療財團法人與花蓮慈濟醫院創新研發團隊與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簽約進行「自體間質幹細胞治療出血性腦損傷」的研究,同時慈濟創研團隊也將與台灣醣聯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針對CAR-T(T細胞)腫瘤免疫療法,簽約進行合作研發。

  現年38歲的印尼婦女Dessy,十年前無預警停經,陸續出現視野缺損、頭痛、失眠,到當地醫院檢查,確診患有顱咽瘤,遠赴新加坡、馬來西亞就醫未果,經慈濟印尼分會轉介,於今年八月中到花蓮慈濟醫院就醫。由神經外科邱琮朗主任、神經腫瘤科蘇泉發主任為Dessy執行腦部腫瘤移除手術,合併加馬刀立體定位放射手術,預後狀況良好,已於七日順利出院返國。

  今年十七歲的土登昂布,來自西藏,因患有腦部腫瘤,導致發育遲緩、雙眼完全失明。經長期關懷藏胞生活的臺灣慈善團體,智喜團體與明愛文教基金會的牽線,轉介慈濟基金會。土登於三月底抵達花蓮慈院接受一連串的醫療計畫。土登的主治醫師神經外科邱琮朗主任表示,土登患有「顱咽瘤」,腫瘤最大部位為6.5公分。

  針對患有顱咽瘤的西藏國際個案土登昂布,花蓮慈院林欣榮院長召集神經外科、復健科、中醫科等醫療團隊,為土登制定縝密的醫療計畫。國際醫療服務中心許文林副院長帶領團隊,搭起兩岸橋樑,為土登辦理來臺與後續醫療相關行政手續。考量土登只會說少許的中文,而媽媽只會說藏語,久美校長承擔起翻譯的工作,全程陪伴土登來台就醫。

週四, 19 一月 2017 00:00

慈院陪妳,為人生的跨步而努力

  在慈濟志工的幫助下,二O一六年五月,陽雨先到蘇州健檢中心完成一系列詳細的身體檢查,檢查報告也火速傳回花蓮慈濟醫院。花蓮慈院林欣榮院長召集醫療團隊,神經內科、神經外科、整形外科、骨科、復健科等多科別,為陽雨制定縝密的醫療計畫。國際醫療服務中心許文林副院長、李毅醫務秘書帶領團隊,搭起兩岸橋樑,為陽雨辦理來台與後續醫療相關行政手續。

週五, 22 一月 2016 00:00

河南郭明陽跨海就醫遇見奇蹟

  手腳肥大、腳踝增厚、額頭前攏、嘴唇變厚、說話口齒不清……來自中國大陸河南省鄭州的郭明陽,罹患極為罕見的巨大「腦下垂體瘤」,導致生長激素分泌異常,造成肢端肥大症;除了五官外型異常外,郭明陽的雙腿也因為「神經肌肉性脊柱側凸」,膝關節嚴重變形等症狀。曾在河北、北京等地求醫,因腫瘤體積太大約7.8公分,開刀治療效果有限,醫師診斷郭明陽活不久了,生命可能剩下不到半年,醫師甚至告訴郭家,「如果再發病,連救護車都不用叫了」。


來電
 
導航
 
掛號

繳費 

App

全站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