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 02 六月 2018 00:00

間質幹細胞療法/CAR-T免疫療法 慈濟醫療、尖端醫藥、醣聯醫藥 醫業結合為病人

  惡性腫瘤、腦血管疾病已經多年排在國人十大死因中的前列位置,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最新排名,惡性腫瘤與腦血管疾病分別排在第一位及第四位,為了尋找更多能幫助病患的醫療方式,5月21日上午,將由慈濟醫療財團法人與花蓮慈濟醫院創新研發團隊與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簽約進行「自體間質幹細胞治療出血性腦損傷」的研究,同時慈濟創研團隊也將與台灣醣聯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針對CAR-T(T細胞)腫瘤免疫療法,簽約進行合作研發。


  「一切都是因為以病人為中心。」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林俊龍表示,醫療的目的就是希望幫助病人,但是現在的醫療仍然有它的極限,所以,需要透過創新研發去突破,然後光是研究與臨床成果還不夠,需要有專業的產業共同努力,才能將理論化為實際,製造出有效而且安全的治療方式。

  兼任慈濟創新研發中心研發長的花蓮慈院院長林欣榮表示,每年超過十萬人因腦血管栓塞或破裂出血所造成肢體癱瘓、失語機能損害、知能障礙等不同程度之神經功能傷害進而影響家庭與社會經濟的負擔。所以,慈濟創新研發團隊研發出利用間質幹細胞治療的方向,有別於以往利用間質幹細胞治療陳舊性腦中風的臨床試驗,這次的合作目標是針對急性期的出血性腦損傷,希望在治療前期能避免發生更嚴重的腦部損傷。

  花蓮慈院神經外科邱琮朗主任表示,台灣每年有約七萬名出血性中風病患,許多病患在傳統治療方式下治療效果有限,其中有9成的病患在中風後一個月內生活需要旁人的照護,而且大約5、6成的患者,最後可能會因此留下難以恢復的腦部損傷,因此團隊才研發相關的治療技術,希望能大幅改善出血性中風治療效果。

  尖端醫藥董事長蘇文龍表示,與慈濟研發團隊已經有過合作經驗,所以,對研究成果很有信心,2017年開始合作投入利用間質幹細胞治療出血性中風相關研究,發現經慈濟專利技術MitoBurst培養之間質幹細胞能有效降低出血狀況、並加速清除血塊,在實驗室與臨床前動物試驗中均表現出良好的治療效果,雙方目前正在加速研發腳步,並由花蓮慈院將臨床研究成果授權予尖端醫進行臨床試驗申請與開發,預計在今年完成臨床前試驗,有望加速進入臨床試驗,造福更多病患。並拓展幹細胞在再生醫學領域的應用。

◎免疫細胞CAR-T 開發腫瘤免疫療法

  除了幹細胞療法之外,慈濟醫療創新研發團隊與尖端醫藥、台灣醣聯目前也共同投入CAR-T免疫療法開發,結合醣聯特殊抗醣抗體及尖端醫多年幹細胞研究,為腫瘤(癌症)病患努力尋求有效的治療方式。

  CAR-T屬於免疫療法一環,對治療血癌、淋巴癌有高治癒率,是國際醫藥界積極研發的領域。花蓮慈院精準醫學中心主任李啟誠表示,這次與醣聯、尖端醫的合作,是利用「抗醣抗體」開發多株具專一性且能辨識特殊腫瘤之CAR-T細胞,目前目標初期主要針對消化器官癌(例如大腸直腸癌、胃癌等)。

  「我們希望能讓理論成為幫助病人的現實!」林欣榮院長表示,精準醫學是目前醫療的趨勢之一,簡單來說就是針對目標細胞進行治療,讓治療效果更好,也能避免對人體正常細胞的損害。這次由慈濟醫療財團法人、花蓮慈院創新研發團隊與尖端醫藥及醣聯的合作,就是藉由臨床醫療、創新研發與專業產業的結合,希望能更快的幫助到需要幫助的病人。

間質幹細胞療法/CAR-T免疫療法 慈濟醫療、尖端醫藥、醣聯醫藥 醫業結合為病人  間質幹細胞療法/CAR-T免疫療法 慈濟醫療、尖端醫藥、醣聯醫藥 醫業結合為病人
圖:兩個計畫主要執行人花蓮慈院神經外科主邱琮朗(左)、精準醫學中心主任李啟誠(右)分享計畫內容。

間質幹細胞療法/CAR-T免疫療法 慈濟醫療、尖端醫藥、醣聯醫藥 醫業結合為病人  間質幹細胞療法/CAR-T免疫療法 慈濟醫療、尖端醫藥、醣聯醫藥 醫業結合為病人
圖:花蓮慈院研究部主任鄭敬楓(左)、孫立易博士分享合作技術與緣起。

閱讀 44 次數
我要掛號



來電
 
導航
 
掛號

繳費 

App

全站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