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 21 四月 2022 09:43

疫無反顧 兩位醫師髓緣相挺

疫情期間,全臺各醫療院所醫師繃緊神經,在防疫線上為守護生命守護健康,日以繼夜全面奮戰。而在一級戰線以外的醫師也沒錯過救人的機會,近期分別有牙醫師,醫美醫師相繼投入周邊血幹細胞捐贈行列,期盼為血液疾病患者帶來解除病苦重生的機會。兩位醫師在去年底接獲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配對通知,第一時間皆義無反顧,立刻同意捐贈。來自臺北內湖自行開業的牙醫師盧奇業與來自臺中從事醫美的吳南緯醫師,全力配合移植醫院要求,調整看診時間,特地前來花蓮慈濟醫院完成周邊血幹細胞捐贈,他們異口同聲表示,身為一名醫師,能夠挽救延續他人生命,是一個責任,本來就應該這麼做,雖然在不同一天捐贈,但兩位醫者為救人的堅定,令所有人留下深刻印象,感恩他們無論何時都能貫徹白袍使命。

左圖:「我是醫師 ,我支持造血幹細胞捐贈」自行開業的牙醫師盧奇業特地帶來白袍穿上捐贈,希望拋磚引玉,讓更多人加入捐髓救人的行列。

右圖:平時忙於牙科看診,為提供病人更好的醫療品質,盧奇業也不忘運動,更希望提供最好品質的造血幹細胞給受贈者,讓他順利重生。

「我要穿著醫師袍捐贈,我想讓大家看見,醫師都敢捐贈了,你還在猶豫什麼呢?」

盧奇業是一位在臺北內湖自行開業的牙醫師(康民牙科診所),在捐贈這天,他特別帶著自己的白袍和醫師執照,來到花蓮慈濟醫院捐贈造血幹細胞,不僅完成自己二十多年前的願望,也希望可以藉由自己醫事人員的身分與形象,拋磚引玉,讓更多人投入救人一命的行列。

「我是醫師,我支持造血幹細胞捐贈。」

從建檔至今,事隔廿二年。當年(2000年)建檔時,盧醫師還在就讀醫學院,因為慈青社同學的邀約下,一起參加了驗血活動,他認為這是很有意義的活動,所以沒有猶豫就熱情參與。廿二年後,當慈濟骨髓捐贈關懷小組志工聯絡上他時,當下也心中只浮現了兩個字「趕快」!

因為自己是醫事人員,非常清楚受贈者現在一定深受恐懼、疾病所折磨,因此一心只希望能早日完成捐贈,讓受贈者能遠離這些的苦難。

「一般會需要使用到,(跟)慈濟申請這個的受贈者,大概都是血液方面重症的患者,他跟疾病的對抗,可能都已經到末期或者危急,所以我希望能夠趕快,安排我來做後續的所有流程。」

身為牙科診所的院長,雖然看診時間非常忙碌,但仍想辦法排除萬難,只為了能圓滿這個萬分之一機率可以救人的任務。他也在自己同學、同事及朋友的群組中分享這份喜悅及難得可貴的經驗,希望能透過自己的例子,讓更多人了解造血幹細胞捐贈是無損己身的一件好事,而當大家在得知消息後,紛紛給予正面的回應及祝福。至於家人,同樣也是用祝福與肯定的態度支持。

年輕時的盧醫師受電影「辛德勒名單」(註:1993年上映的美國電影,它講述了一個德國商人奧斯卡‧辛德勒在二戰時期拯救猶太人的故事。 )震憾而感動。他期盼有天也可以像辛德勒先生一樣,不計回報地挽救他人的生命,這次能配對捐贈,讓他有機會完成這個期望,「很開心也感恩讓他有圓夢的感覺,心中感到非常的踏實與滿足。」

熱愛運動的盧醫師,假日參加慢速壘球隊,由於平日看診,只要一投入診療,經常一坐就是一整天,為了讓自己保持在最佳狀態,他一直保持不間斷的運動習慣,因為他認為醫者保護好自己,才能對病人負起醫療的責任。他也希望在捐贈之後能夠利用自己醫療人員的身份,讓更多人相信,並且放心地來建檔。

「我認為我身為一名醫師,能夠來挽救延續他人生命,這對我來講,我認為是一個責任,我本來就應該這麼做,我認為不管是進開刀房的骨髓抽取,或者周邊血的抽取,我敢很確定的是,對人體不可能會造成事後的任何危害。」

 

捐贈者的使命感和專業知識,讓一路陪伴的志工印象深刻。骨髓關懷小組志工黃心冉:「醫生捐贈有很大的說服力,因為他有專業的醫療知識,他從到花蓮整個就是展現一個很開心的氛圍,其實來這邊捐的捐(贈)者,我們陪伴過的,其實都滿開心的,因為他們就是要來(完成)救人這個任務。」

面對網路上千奇百怪、各種不實報導與誇張離譜謠傳,盧醫師相當憤怒,因為不對的資訊會害到人,會讓許多可以有機會獲得捐贈移植的病人重生的希望破滅,因此希望藉由現身說法,呼籲更多人加入造血幹細胞捐贈。「面對一個即將結束生命的患者,可以來治療你的醫生或藥物有很多種,很多醫生,很多人可以來取代醫生的角色,可是(骨髓)捐贈並不一樣,真正全世界你就是唯一的那個,沒有了你,這個患者就必須面對死亡。」貫徹白袍使命,盧奇業以身作則,支持髓緣之愛。「以前還沒捐過,我不敢大聲發表看法,現在我可以了,我也是捐贈過來人!」

醫美醫師 廿年沒換電話 髓緣重現重

圖說:來自台中醫學美容的吳南緯醫師2001年建檔2022年接獲配對通知,雖然事隔21年,他不改救人初衷,立刻同意捐贈。

來自臺中專長美容醫學的吳南緯醫師,二00一年在讀大學的時候建檔,當時覺得救人就是人生的使命,不分時間、地點,只要是可以幫助別人的事情,都要盡力去完成。

然而建檔只是抽十CC的血,填下連絡資料,對他來說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建檔之後,隨著工作的忙碌,也漸漸淡忘了這件事情,因此當慈濟志工聯絡上他時,當下非常驚訝。

「距離建檔應該有廿年多年了,廿多年來都沒有換手機,志工很容易找到我。」

雖然如此,吳醫師很快地馬上清楚了整個捐贈流程,與所需要的時間及相關注意事項,也在第一時間告知家人,讓家人知道有這件事情,接下來就是看診的安排,雖然捐贈是大事,但也不想因為自己的私事而影響了其他病人的權益。「特別請假,一說是造血幹細胞捐贈,大家都很能理解配合。」

陪同前來花蓮慈濟醫院捐贈的關懷小組志工陳茂松,形容吳醫師是一位溫良恭儉讓的好醫師,從配對通知,身體檢查,到後來要施打白血球生長激表,吳醫師總是非常快速答應並且全力配合,過程中一直都是斯文謙和有禮,完全依照進度來進行。吳醫師溫和的微笑說這本來就是應該要做的,沒什麼。「除了施打白血球生長激素會有一些酸痛外,其他並沒有什麼太大的不舒服,所以工作都照常進行。」.

吳南緯說因為自己是醫療人員,站在醫生的角度更能感受到病人生病的辛苦及家人們在身邊陪伴的煎熬,此次能夠有機會可以捐贈助人,自己一定會好好的珍惜及把握,也祝福受贈者在移植過後能恢復健康的身體。

 

文字: 劉蓁蓁 何予懷
相片: 鄭啟聰

閱讀 6 次數
我要掛號



來電
 
導航
 
掛號

繳費 

App

全站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