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 18 二月 2016 00:00

南震殤愛膚慰 醫療慈善總動員

  二月六日小年夜的凌晨,南臺灣發生芮氏規模6.4的地震,震醒了睡夢中的民眾,也震碎了無數家庭的幸福。花蓮慈院中醫部團隊,在事發後透過臉書通訊軟體,邀集回到各自家鄉的同仁,一起前往現場,陪伴臺南鄉親!


南震殤愛膚慰 醫療慈善總動員  南震殤愛膚慰 醫療慈善總動員
左圖:十六日中午,在高瑞和院長(右三)的帶領下,各科室主管同仁以及慈濟志工,在花蓮慈院門診大廳齊聲唱誦《祈禱》,集結眾人的力量為臺南祝福。(黃思齊攝)
右圖:花蓮慈院發起募心募愛活動,民眾踴躍將善款投入愛心竹筒,送愛到臺南,為受災鄉親打氣。(黃思齊攝)

南震殤愛膚慰 醫療慈善總動員  

  中醫部柯建新主任和吳欣潔醫師分別從老家高雄、屏東趕往臺南;家鄉就是臺南的中醫部沈炫樞醫師,老家離災區車程僅半小時,緊鄰的距離,讓他更心繫鄉親的苦難。看到fb的醫療支援請求,沈炫樞醫師也前往現場支援;正陪伴母親回臺南娘家的實習醫學生陳家帆,也帶上家人的祝福,和太太王思丹實習醫學生共同到現場支援。

南震殤愛膚慰 醫療慈善總動員  南震殤愛膚慰 醫療慈善總動員
左圖:花蓮慈院中醫部柯建新主任(立者左二)、吳欣潔醫師(立者左三)、實習醫學生陳家帆(立者右三)等人,從各地前往臺南靜思堂,與大林慈院中醫針傷科葉明憲主任(立者左一)等大林夥伴會合後,共同前往災區提供醫療援助。(網路截圖)
右圖:花蓮慈院中醫部柯建新主任(左)與大林慈院中醫針傷科葉明憲主任共同前往臺南災難現場,提供醫療專業支援。(攝/人文真善美周幸弘)

  「我們夠為臺南的鄉親做些什麼?」出發前,花蓮慈院中醫部團隊集思廣益,希望此行能為當地民眾提供最大的幫助。考量到家屬連日來「沒有吃、沒有睡」的煎熬等待,以及救難人員多日來的艱辛搜救,體力上的負荷是最即時的需求,花蓮慈院中醫部團隊在出發調配「生脈保元飲」,內含黨蔘、五味子、黃耆、甘草等「補氣」藥方,有益氣生津的功效,就像「喝的點滴」,能及時為救難人員和家屬補充體力。

  災難現場不僅缺水且資源匱乏,雖有藥方,藥材取得與熬煮卻是一大挑戰。所幸,臺南的香積志工克服變化球,取得花蓮慈院中醫團隊開立的藥方後,志工菩薩立刻聯繫當地中藥行調度藥材,運用有限的資源,熬煮三十帖「生脈保元飲」。暖呼呼的「生脈保元飲」送到民眾手中,暖身,也暖心,為救難人員和家屬補充需要的體力,陪伴他們,一同走過漫長的重建之路。

  花蓮慈院中醫部團隊也在臺南當地慈濟志工的陪同下,分散到災區周圍的各醫療站。中醫部柯建新主任提到,現場民眾多出現身體痠痛、頭暈、疲勞等情況為多,透過針灸、推拿來緩解民眾不適,柯主任接著說,雖然事前已經從媒體得知現場的狀況,但是實際到現場所看到的「震撼」,卻更讓人痛心,面對等待家屬的激動與失神淡漠,柯主任說,現場慈濟師兄、師姊的陪伴與膚慰,真的是家屬很重要的支持力量。更感恩在花蓮慈院留守的同仁,有他們的堅守岡位,才讓醫療團隊更全心於災難現場的協助與支援。

南震殤愛膚慰 醫療慈善總動員  南震殤愛膚慰 醫療慈善總動員
左圖:吳欣潔醫師為找到多位受困民眾的搜救犬「小強」進行穴道按摩,舒緩其腿部僵硬情況。(網路截圖)
右圖:實習醫學生陳家帆為救難人員推拿,舒緩肩頸痠痛。(網路截圖)

  吳欣潔醫師與實習醫學生陳家帆、王思丹則固守同一個醫療站。原本計畫照護勞累多日的救難人員,出乎意料的,救難人員反而更憂心搜救犬,問著「可不可以幫幫牠們,這幾天牠們更累!」原來,對救難人員而言,搜救犬是「隊員」更是「夥伴」,其中一隻搜救犬「小強」,前四天已經找到五位受困民眾。吳欣潔醫師透過穴道按摩,幫搜救犬舒緩腿部僵硬情況。「原來狗狗也有穴道!」救難人員大開眼界,吳欣潔醫師也趕緊將犬隻穴位圖與救難人員分享。

南震殤愛膚慰 醫療慈善總動員
圖:本身是中華搜救總隊一員的花蓮慈院醫務部開刀房護理師洪尚卿,地震發生後與中華搜救總隊前往現場救災多日。十七日晚間,結束花蓮的值班工作後,洪尚卿再次出發前往臺南,協助大體縫合入殮。(網路截圖)

◎全院總動員 募心募愛虔誠祝福

南震殤愛膚慰 醫療慈善總動員  南震殤愛膚慰 醫療慈善總動員

南震殤愛膚慰 醫療慈善總動員  南震殤愛膚慰 醫療慈善總動員

  除了有醫療團隊到災難現場提供醫療援助,花蓮慈院同仁也全院上下總動員,發起募心募愛活動,同仁與民眾踴躍將善款投入愛心竹筒,送愛到臺南,為受災鄉親打氣。十六日中午,在院長高瑞和的帶領下,王立信副院長、李毅醫祕、各科室主管同仁以及慈濟志工,在花蓮慈院門診大廳齊聲唱誦《祈禱》,集結眾人的力量為臺南祝福。

  十七日一早,同心圓餐廳廚房傳來陣陣香氣,偌大的蒸氣鍋旁,李阿綿師姊、張麗美師姊襯著熱呼呼的蒸氣,用心烹煮「南瓜舒食湯麵」。前一晚,花蓮慈院常住志工顏惠美師姊和醫療志工發起募心募愛活動,希望能匯集花蓮的愛心援助臺南震災。在中區負責香積組的李阿綿師姊、張麗美師姊,發揮己能,主動承擔烹煮拿手佳餚。

  要在短短一天內備好各項材料,卻是個挑戰。阿綿師姊說,真的很感謝有總務室供膳組組長江姊 (江月貞)及供膳組團隊協助,不僅提供空間及烹煮鍋具,還幫忙備料。

  炸得油亮的香菇,拌入栗子南瓜、黑木耳、紅蘿蔔、西洋芹等新鮮食材,低油低鹽的調味,不一會兒功夫,湯麵的香味四溢,李阿綿師姊分享來自中部的私房祕訣,「水大滾後下『生麵』,一定要不斷拌煮,不用額外添加太白粉,就能呈現『出羹』的口感,健康又美味!」經由兩位師姊的巧手,五百人份的湯麵出爐了!

南震殤愛膚慰 醫療慈善總動員  南震殤愛膚慰 醫療慈善總動員

左圖:李阿綿師姊(右)、張麗美師姊(左)翻炒大鍋爐,用心烹煮募心募愛的「南瓜舒食湯麵」。
右圖:醫療志工發起募心募愛活動,常住志工顏惠美師姊(左)用充滿創意的吆喝聲,
邀請民眾共同做好事,送愛到臺南!

南震殤愛膚慰 醫療慈善總動員  南震殤愛膚慰 醫療慈善總動員

  「來喔來喔! 做愛心送愛到臺南!」「現煮好吃的南瓜湯麵,乎你吃了燒呼呼又顧健康!」限量五百人份的南瓜舒食湯麵,一推入大廳,就吸引滿滿的排隊人潮。顏惠美師姊帶領醫療志工,用充滿創意的吆喝聲,吸引每位「好心人」一起做好事!

南震殤愛膚慰 醫療慈善總動員

  一面等批價一面就趁熱吃起湯麵的李櫻花阿嬤說,雖然她從未到過臺南,卻能感受災民所受到的苦難。櫻花阿嬤很開心能參與花蓮慈院的募心募愛活動,讓她能做愛心,為臺南受災的鄉親,盡一份心力。

南震殤愛膚慰 醫療慈善總動員
(攝/慈濟醫療財團法人人文傳播室吳宜芳)

  愛的能量源源不斷!十八日中午,醫療志工繼續推出熱食義賣,熱呼呼的麵線羹大受好評,其中的主角紅麵線,是來自臺中的古早味手工麵線,Q彈的好口感,很快的就搶購一空,晚到的民眾跟同仁紛紛表示「沒能做到愛心,好可惜!」因此,醫療志工將於十九日中午再次於大廳推出好評不斷的麵線羹,以及淡水鐵蛋、水果、點心等,歡迎民眾與同仁共襄盛舉募心募愛活動,送愛到臺南!

  花蓮慈院發起的募心募愛活動,許多來院的民眾大德抱著人傷我痛、人苦我悲的精神,主動響應賑災,愛心宛如暖流,截至十八日下班前,就募集了超過二十八萬的善款,愛心不間斷,帶動民眾與院內同仁的善心,共同為臺南祈福!(撰文、攝影/魏瑋廷)

閱讀 14 次數
我要掛號



來電
 
導航
 
掛號

繳費 

App

全站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