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週一, 28 三月 2022 08:23

從良語良師到無語良師 無私付出作醫師的老師

二零一零年,原為慈濟影像紀錄志工的王進雄師兄踏入了標準化病人的世界,成為花蓮慈濟醫院第一批受訓的良語良師,直至二零二一年底逝世,逾十年的標準化病人生涯,讓王師兄在醫學教育領域留下無數貢獻。

  人們學習一項新技術總需要反覆練習才能熟練,醫師也是如此,無論是問診還是手術,都需要經過千百次的鍛鍊,才會獲得成熟而穩定的結果。在慈濟醫學教育裡有這麼一群被稱作「良語良師」的人,身擔標準化病人的職責,為啟發每一位剛踏上醫學之路的年輕醫師成為仁醫良醫,他們依照撰寫好的教案劇本,演繹出不同的病史、身體病徵、檢驗報告、情緒、個性和肢體語言等等,廣泛應用於教學或考試活動中,讓學生藉由標準化病人及監考老師的反饋,充分理解自己的優缺點並加以精進,透過反覆的練習,避免日後真實問診時出現問題,對病人和自身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二零零八年六月,花蓮慈院高聖博醫師剛自國外研修回臺,成立標準化病人工作坊,並於同年八月舉辦標準化病人國際研討會,現場的十架攝影機中就有王進雄師兄的身影——也因此開啟了他與慈濟醫學教育的緣分。高聖博回憶,當時王師兄負責影像紀錄,因拍攝工作而較多數慈濟志工更早接觸到標準化病人的概念,於是一聽說花蓮慈院在招募標準化病人的消息,熱心的王進雄便義不容辭報名參與、接受訓練,經過一次次的課程和考試,成為一名專業的老師。

  而除了良語良師,慈濟醫學教育中的另一個特色,是無語良師,也就是俗稱的大體老師。王進雄畢生從事環保工作,日常勤儉惜福,對吃穿用度皆十分珍惜,務求將每一分資源用到最後;為延續師兄生前奉行的志願,家人決定捐出他的大體,並同意加入花蓮慈院教學部推出的「無語良師——身教傳承計畫」,利用3D技術建立模擬大體,成就全臺首部虛擬大體模擬手術教科書。王進雄師兄化無用為大用,以身軀為大愛,生前留存的電腦斷層或敘事訪談數位影像等資料建立的疾病史,讓醫師及醫學生透過大體老師能更加具體而仔細地學習,並應用AR與VR技術進行模擬手術。

  「他一輩子做環保,這是我在他身後能為他做的。」王進雄的太太洪金魚女士表示,在王進雄的分享和推廣之下,不僅自己,包括身邊許多志工朋友後來也陸續加入並壯大了標準化病人的行列。

  「每次爸爸上完課或接到新的任務跟劇本,都很開心,回家非常認真地研究,一直講個不停,看得出來他很喜愛也很感恩能擔當良語良師。」王進雄的兒子王振宇說:「現在透過科技的幫助,爸爸不只成為無語良師,也能幫助到更多醫師,我想他會很開心的。」

  從鏡頭外的觀察者到劇本內的參與者,王進雄踏入慈濟醫學教育的世界,用行動、話語和身軀成就無數良醫,也為未來無數傷病患帶來無形的幫助。花蓮慈院教學部主任謝明蓁誠心感恩王師兄和每一位無語良師的奉獻,因有這一群菩薩的付出,讓醫師們即便在大體老師身上劃錯數千數萬刀,也絕不在病人身上劃錯一刀,以幫助更多人脫離傷病苦痛,造下更多、更大的福田。

閱讀 2 次數
我要掛號



來電
 
導航
 
掛號

繳費 

App

全站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