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 28 十一月 2018 00:00

免疫治療抗癌新突破 李啟誠分享醫療科技展精準醫療講座

  茫茫人海,兩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骨髓造血幹細胞比對相同的機率只有萬分之一,如今透過親屬間的「半相合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配對成功機率高達九成以上,也讓需要的血癌患者看到更多希望。移植經驗豐富的花蓮慈濟醫院精準醫療中心主任李啟誠,將在十一月三十日上午十一點三十分,台灣醫療科技展中分享慈濟造血幹細胞移植經驗與免疫治療抗癌新突破。


  台灣每年約新增5000例血癌病患,其中以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最多,雖然有些病患經過化療有機會完全緩解、甚至痊癒,但多數都必須等待骨髓移植。李啟誠表示,傳統骨髓移植需要捐贈者與受贈者的白血球抗原(HLA)完全相符合,配對成功的機率在兄弟姊妹之間僅有25%,在非親屬的捐贈者中的比率,則因人種分佈不同,完全配對成功率約為二千分之一至億分之一,但隨著醫學科技進步,白血球抗原(HLA)可以透過半相合技術來做移植,讓需要的血癌患者多了治療新選擇。

  今年26歲的徐小姐,五年前罹患淋巴性白血病,多次化療後仍復發,骨髓檢查還是偵測到殘存的癌細胞,併發多種感染病。徐小姐在慈濟骨髓資料庫苦等白血球抗原(HLA)完全相合的捐贈者無果後,李啟誠與醫療團隊最終決定以「半相合造血幹細胞移植」方式治療,在今年五月由徐小姐的弟弟捐贈骨髓幹細胞與周邊血幹細胞。術後徐小姐成功出院,目前恢復良好,無嚴重併發症。

免疫治療抗癌新突破 花蓮慈院李啟誠分享醫療科技展精準醫療講座  免疫治療抗癌新突破 花蓮慈院李啟誠分享醫療科技展精準醫療講座
圖說:骨髓幹細胞移植,讓需要的血癌患者看到更多希望。

  幹細胞捐贈者首選為全相合的親屬,再來是全相合的非親屬,最後則是半相合移植。李啟誠表示,過去血癌患者找不到「完美配對」的造血幹細胞,幾乎等於放棄。但隨小家庭增加及大陸一胎化政策影響,從手足找到可完美配對的造血幹細胞幾乎是零,於是專家開始研究不盡完美的「半相合」造血幹細胞移植方式,捐贈者來源擴及旁系親屬,包括病人父母、子女、父母的表親兄弟姊妹等,提供更多生存機會。

  以近年成果來說,半相合造血幹細胞移植反排斥的發生率已有大幅降低,國外研究也顯示半相合移植已趨近於全相合非親屬移植的成績了。李啟誠表示,花蓮慈院目前已有完成十多例半相合移植個案,成功率顯著提升,在十一月底也將為來自菲律賓、罹患急性淋巴球性血癌的十七歲男孩,由母親捐贈骨髓幹細胞與周邊血幹細胞後,進行半相合造血幹細胞移植。

  醫學不斷地進步,在血液惡性疾病方面也有突破性的發展,不但對疾病發生的機轉有更清楚的了解,也因此發展出許多新的治療方式,其中幹細胞與免疫細胞療法是最具前瞻趨勢的議題。李啟誠表示,最近一些新穎的免疫細胞治療也有突破性的進展,像是細胞治療 (Cell Therapy)」及「CAR-T 與免疫治療 (CAR-T & Immunotherapy)」,透過「後天免疫」機制活化自體的免疫細胞對抗癌細胞,來達到治療血癌的效果,對頑固型惡性疾病的治療帶來了新希望。

  2018台灣醫療科技展即將在11月29日展開,各種嶄新的醫療科技應用,其實都在不斷解決相同的醫學難題。花蓮慈濟醫院將分享「難症絕症暨新藥及幹細胞創新治療」,展出特色醫療、新藥合作開發、新醫材合作研發、幹細胞治療、精準醫療、智慧醫療、護理創新與國際醫療等成果展出及十六場主題講座,讓民眾認識花蓮慈濟醫學中心與台灣醫療的多項創新與進展。

◎主題講座訊息分享

免疫治療抗癌新突破 花蓮慈院李啟誠分享醫療科技展精準醫療講座

 

閱讀 27 次數
我要掛號



來電
 
導航
 
掛號

繳費 

App

全站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