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 05 十月 2018 00:00

Let’s Go Health 偏鄉衛教 大專青年菸檳防制服務隊培訓計畫成果發表

  為了讓無菸檳環境的觀念能從小做起,花蓮慈濟醫院承接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大專青年菸檳防制服務隊培訓計畫」,募集全台各大專院校服務隊的熱血和創意,一同設計創新教案推廣無菸檳教育,強化偏鄉孩童的健康觀念並落地生根。
        十月五日下午,在台北市青少年發展處邀請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癌症防治組第一科周燕玉科長、花蓮慈濟醫院羅慶徽副院長、陽光基金會執行長室倡導組莊麗真經理以及台北慈濟醫院社區醫學部王淑桂高級專員一同參與大專青年菸檳防制服務隊培訓計畫成果發表,透過宣導無菸檳生活的重要性,強化民眾拒菸、戒檳的勇氣,共創無菸檳好環境。

  依據國民健康署103年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結果,青少年第一次吸菸的年齡介於12至13歲,以國小五、六年級最多,占34%。其中花東國中學生吸菸率約為8.8%,與全台的國中學生吸菸率5%相比高出3.8%,嚼檳率則是約2.01%,與全台的國中學生嚼檳率0.8%相比高出1.21%。隨著吸菸年齡層下降的趨勢,青少年菸害防制為現今非常重要的健康議題!

  花蓮慈院積極落實校園無菸檳衛教,從去年開始承接了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大專青年菸檳防制服務隊培訓計畫」,不僅舉辦了「偏鄉衛教計畫培訓營」,在今年初,更向全台大專院校募集「菸檳迷思」創意教案,活動開跑即獲得熱烈迴響,短短半年時間就收到二十一件教案,結合多媒體、情境劇甚至是桌遊等元素,呈現菸檳害的問題,無形中也加深了大專生對於菸酒檳防制的正確觀念。

  社區醫學部主任羅慶徽副院長在成果發表會中也分享身邊遇過的戒檳小故事。他曾經遇過一位計程車司機大哥,五歲就開始吃檳榔,太太多次勸他戒檳,口氣總是很差,讓他即使知道檳榔對身體的傷害,還是相當抗拒戒檳。羅慶徽副院長表示,一般認知,戒菸戒檳很困難,其實戒菸檳也要講方法,藉由大專生擔任戒菸檳種子深入高嚼檳菸縣市,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與學童、民眾分享菸檳防治,讓健康衛教徹底落實無菸檳環境。

  由15所大專生所組成的12 隊大專青年服務隊,更深入高嚼檳菸縣市將教案落實在偏鄉社區中。此次獲得創意教案競賽第一名的輔仁大學「繪本服務學習社」服務隊,已在花蓮瑞穗國小服務長達六年多,除了有效運用繪本故事,加深學童對菸檳衛教的學習印象外,還將魔法情境融入菸檳衛教,讓孩子在遊戲中角色扮演(RPG)增加課程趣味性。

  此外,獲得第二名的中原大學新花資傳社服務隊,針對桃園上湖國小的低年級、中年級與高年級一百五十多位學童,設定菸品關卡、檳榔關卡、電子煙關卡的菸檳防治主題,透過大地闖關讓學童在寓教於樂中學習。創社社長洪嘉佑說,這次服務隊的任務,就是讓小朋友透過有趣的團康遊戲與戲劇,讓學童們在歡笑中能落實菸檳害觀念,課程中還設有「回家分享單」,讓孩子回家與家長分享菸檳危害,正向回饋讓孩子從小就做個拒菸檳小勇士,徹底落實無菸檳環境。

  而由臺北教育大學的「高雄屏東校友會返鄉服務隊」,還設計了菸檳防制小劇場可由民眾決定戲劇走向和結局,極具創意;慈濟大學醫學系及物理治療系學生所組成的「看見晴天醫療服務隊」,已在花蓮萬榮鄉見晴國小及社區紮根服務長達11年,這次運用多媒體工具與跑台模式,將菸害防制融入創意教案製作,讓健康的衛教觀念在部落學童心中紮根。

  12 隊大專青年服務隊不僅橫跨6個縣市、12個偏鄉據點,深入新北市石門區、桃園復興鄉、屏東鹽埔鄉、花蓮卓溪鄉甚至是台東蘭嶼離島……等山地偏鄉部落,透過「多媒體」的方式,包含了簡報設計、影音動畫製作教學,以及不受場地設備限制的桌遊設計,投入偏鄉健康教育,讓超過七百多位民眾了解無菸檳教育的衛教觀念。

  不只沒吸菸、吃檳榔的民眾要「拒菸、拒檳」,花蓮慈院更鼓勵有吸菸、嚼檳榔習慣的人要戒菸檳。羅慶徽副院長表示,花蓮慈院深耕花東地區偏鄉醫療三十一年來,看到許多香菸、檳榔、酗酒造成的健康問題,治療癌症病患的經驗,除了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以提升治療成功率之外,最根本的還是從衛生健康習慣做起,預防重於治療!


Let’s Go Health 偏鄉衛教 大專青年菸檳防制服務隊培訓計畫成果發表  Let’s Go Health 偏鄉衛教 大專青年菸檳防制服務隊培訓計畫成果發表
左圖: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第一科周燕玉科長頒發創意教案競賽第一名的輔仁大學繪本服務學習社服務隊,王貞懿同學代表受獎。
右圖:花蓮慈院羅慶徽副院長頒發創意教案第二名中原大學新花資傳社服務隊社長洪嘉佑代表受獎。

Let’s Go Health 偏鄉衛教 大專青年菸檳防制服務隊培訓計畫成果發表  Let’s Go Health 偏鄉衛教 大專青年菸檳防制服務隊培訓計畫成果發表

T
閱讀 9 次數
我要掛號



來電
 
導航
 
掛號

繳費 

App

全站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