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週三, 11 十二月 2024 15:44

台灣醫療科技展系列-慈濟創研中心再生醫學新篇章:丹蔘幹細胞與外泌體修復老化細胞具潛力

左圖:慈濟創新研發中心副技術長劉靜安博士及團隊研究發現,中草藥丹蔘原生質體幹細胞與外泌體應用在修復老化細胞的功效深具潛力。(陳毅麟攝)


右圖:劉靜安博士12月6日上午11:30,將在台灣醫療科技展花蓮慈濟醫院專家講座分享「自然賦予的年輕秘訣:揭示植物幹細胞的抗老化潛力」。(廖文聰攝)

慈濟醫療法人創新研發中心副技術長劉靜安博士及團隊研究發現,中草藥丹蔘原生質體幹細胞與外泌體應用在修復老化細胞的功效深具潛力。劉靜安指出,植物幹細胞不只和動物幹細胞一樣,可以分化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細胞,植物幹細胞對環境的高度敏感性,會根據外界環境調節其分裂和分化的速率。

劉靜安博士說,植物幹細胞的生物活性在生長週期的靜止期,這時次級代謝物的活性成分(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 API) 產量增高。以分離自55歲男性的脂肪幹細胞 (ADSC-H55)進行抗衰老細胞模式研究。丹蔘幹細胞萃取液和外泌體的細胞存活實驗驗證其安全性,接下來以內質網應激蛋白Bip1、長壽基因SIRT1、 調控新陳代謝的PPAR- γ、抗氧化基因NRF2 四個關鍵基因表現,驗證丹蔘幹細胞的抗衰老作用。

結果顯示,40g/mL丹蔘幹細胞萃取液處理ADSC-H55,4個抗衰老基因的表現均有增加。和去除阿茲海默症蛋白相關的Bip、抗氧化基因NRF2表現增加3倍;PPAR- γ上升3.5倍;長壽基因SIRT1雖不如預期也有1.5倍的上調。以表觀遺傳時鐘量化ADSC-H55細胞的年齡,未加丹蔘幹細胞萃取液,細胞年齡較實際年齡衰老2歲,丹蔘幹細胞萃取液處理的實驗組細胞,則年輕了4.9歲。

丹蔘幹細胞外泌體實驗結果指出,長壽基因SIRT1的表現增加6倍。在PPAR- γ調控細胞新陳代謝、NRF2抗氧化基因的表現高達9倍。植物幹細胞胞外囊泡(Plant-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PLEVs)可應用於藥物傳遞,提高生物利用率;相較於人工合成的微脂體,有更高的生物分解性且成本較低;而且和動物外泌體相比,致毒性和致敏性也降低,且富含生物活性脂質、蛋白質、RNA和其他活性分子,具有新穎奈米醫藥和和抗衰老、修復產品發展潛能,將是慈濟創研中心再生醫學研究新方向。

這項研究結果,劉靜安博士除在10月底的國際中西醫藥學術論壇分享,12月6日上午11:30,將在台灣醫療科技展花蓮慈濟醫院專家講座分享「自然賦予的年輕秘訣:揭示植物幹細胞的抗老化潛力」。

img 2img 3

左圖:慈濟創新研發中心副技術長劉靜安博士及團隊研究發現,中草藥丹蔘原生質體幹細胞與外泌體應用在修復老化細胞的功效深具潛力。(陳毅麟攝)
右圖:劉靜安博士12月6日上午11:30,將在台灣醫療科技展花蓮慈濟醫院專家講座分享「自然賦予的年輕秘訣:揭示植物幹細胞的抗老化潛力」。(廖文

 

閱讀 0 次數
我要掛號



來電
 
導航
 
掛號

繳費 

App

全站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