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出血別輕忽 規律檢查早期治療

  48歲的黃女士,最近10個月有月經過多並合併有喘及頭暈的現象,後來在花蓮慈濟醫院接受全身健康檢查,發現發現子宮長了一顆大小約四公 分的肌瘤,經由花蓮慈院婦產部婦科主任丁大清醫師手術治療後,確診為少見的子宮平滑肌惡性腫瘤,所幸腫瘤沒有擴散,黃女士已平安出院。

內視鏡頂漿腺刮除術 輕鬆擺脫惱人狐臭

  隨著天氣轉熱,現代「香妃」又要開始煩惱了!夏天容易出汗,到公共場合經常從人群中飄散出一股股刺鼻的味道,其中以狐臭最讓人受 不了。花蓮慈濟醫院整型外科主任李俊達表示,狐臭主要是因為體內頂漿腺分泌旺盛引起,而最好的根治方式就是透過「內視鏡頂漿腺刮除術」刮除腋下分泌過剩的 頂漿腺,才能除去身上散發的獨特味道。 

抗雌激素新療法對晚期癌症成效佳

  子宮頸癌是全球婦女第二好發的癌症。花蓮慈濟醫院婦產部及子宮頸癌防治中心經由多年的研究發現,「選擇性雌激素拮抗劑」對於治療子宮頸癌末期成效佳。

  早期的子宮頸癌可經由手術治療、或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得到八成以上的治療效果,但是對於治療復發性的病人,目前只有利用緩和性的化學治療,這種治療有白血球減少、貧血、感染、肝腎毒性、噁心嘔吐、落髮等嚴重副作用,且效果不到二成,形同宣告不治。

居家護理師楊秀花獲南丁格爾績優奉獻獎

  在「國際護師節」前夕,由財團法人慈月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舉辦的「第三屆十大南丁格爾獎」,表揚十位傑出臨床護理人員,花蓮慈濟醫院社區 健康中心居家護理師楊秀花,投入護理服務超過十七年,走入社區為居家病友的健康把關,用心付出獲得南丁格爾績優奉獻獎肯定,並將於五月四日接獲表揚。

遠離大腸癌威脅 定期篩檢別忽略

  癌症時鐘再度快轉,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日前公布2011年最新資料,每5分鐘40秒就有一人罹癌,比前一年快了8秒。其中大腸癌發生人數再創新高,六度蟬聯癌症發生人數第一名。花蓮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賴煌仁表示,導致大腸癌發生的原因非常多,但最重要的因素還是來自於國人飲食西化,加上工作壓力、長期作息不規律等因素,久而久之就會增加大腸癌前兆的瘜肉好發率。

東部首例「全吸收性血管支架」

  心血管疾病在國人十大死因中名列第二,是繼癌症之後最常危及性命的疾病,隨著醫藥科技的不停進步,被用來治療心肌梗塞的心臟支架種類也越 來越多。花蓮慈濟醫院為了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為病患爭取術後更好的生活品質,在東部地區首次引進「支架材質-全吸收性血管支架」,並在三月二十七日上 午,由心臟內科王志鴻副院長、主治醫師陳郁志、陳美綾完成首例術式。

投身重症守護花東 獲頒社會優秀青年

  在花蓮慈濟醫院服務的兩位年輕醫師王佐輔(左圖)與黃彥達(右圖),大學畢業後放棄到北部發展的機會,自願留在花蓮服務癌症與重症病患。 他們雖年輕卻充滿服務的熱忱以及視病猶親的態度,不僅獲得花蓮縣社會優秀青年代表,血液腫瘤科王佐輔醫師更代表花蓮縣獲得全國社會優秀青年,將在三月二十 八、二十九日青年節前夕接獲表揚。

「四不一沒有」 健康迎接「腎」利人生

  「多纖維、多蔬果、多喝水,少糖、少油、少鹽,保持不抽菸、不憋尿、不熬夜、不亂服藥以及沒有鮪魚肚的生活原則,腎臟病友還是可以贏得健 康人生」,為了迎接每年三月的第二個星期四的「世界腎臟病日」,花蓮慈濟醫院除了舉辦「愛腎講座」,腎臟科林于立醫師積極推廣護腎好方法。

戒斷酒癮 專業治療易成功

  喝酒能夠澆愁?在臺灣,除了酒駕、酒架常釀成家庭悲劇等社會事件之外,十大死因當中,更有許多個案有長期飲酒的病史,花蓮慈濟醫院精神醫學部一般精神科主任陳紹祖指出,配合緩解酒精戒斷症候群的藥物治療,輔以心理治療,已成功幫助許多病人戒斷酒癮,恢復正常生活。

SNQ國家品質標章 見證人本醫療尊重生命

  花蓮慈濟醫院以病人為中心的跨領域呼吸照護團隊,持續性流程改良,平均68%的呼吸器成功脫離率,以及在醫療注入人文關懷,用影像文字醫 病故事,獲得SNQ國家品質標章的肯定。此外,兒科護理團隊、結核病防治團隊、腫瘤照護團隊、社區醫學部團隊等服務品質,也同時獲得這項殊榮。


來電
 
導航
 
首頁

醫指付 

醫療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