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斷提升醫療品質,以照顧更多民眾的需求與期待,多年來花蓮慈濟醫院跨團隊、跨組織總動員,積極參與醫策會舉辦的醫療品質突破系列改善專案,獲得佳績。今年花蓮慈院除了獲得醫策會頒發品質突破先鋒獎與品質突破最佳戰友獎兩個獎項外,在103年責任醫院定期督導考核,建立病人安全制度項目中,也獲得花蓮縣衛生局給予滿分的肯定。
搜尋-新聞報導
俗話說「十人九痔」,根據統計,臺灣約有50%的人曾經因為令人坐立難安、難以啟齒的「痔瘡」問題而受到困擾。花蓮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賴煌仁醫師表示,痔瘡是現代人最常見的隱疾之一,許多民眾因為初期症狀不明顯而忽略,但卻在飲食或生活型態轉變後,導致症狀加重,甚至必須接受手術治療。
溽暑高溫,熱浪來襲讓人受不了,不過對於患有過敏及氣喘的病人而言,反而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時機。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針對冬天較容易發病的氣喘、過敏性鼻炎等疾病,在夏季透過三伏貼穴位敷貼調整體質,冬天時就可減少發作的機率。
花蓮慈濟醫院設立癌症病友資源中心「癌症關懷之家」至今已近四年。主要是提供病友與家屬有關癌症、藥物、營養、治療趨勢等各項諮詢、以及轉介服務。同時也提供假髮、帽子、頭巾、氣切巾及義乳等借用服務,以及免費的營養品。
近年不少人依賴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一看不清楚,就習慣手指一滑放大畫面,結果反而易因此忽略視力減退,更放任近視度數狂飆,甚至出現飛蚊滿天飛的症狀。花蓮慈濟醫院眼科何明山醫師提醒民眾,伴隨著近視度數增加,「飛蚊症」成為高近視族群常見的眼科症狀之一,其中視網膜剝離的機率比沒近視的人還多了四十倍,不可不慎。
全球健康促進意識抬頭,許多人開始培養運動習慣,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不需要高專業設備成本,又能走出戶外,全家參與的路跑健行活動!在 台灣近年來幾乎每個周末都有路跑活動,有時候一天還有四、五場活動衝場,但是花蓮慈濟醫院心臟內科劉維新醫師提醒,不論甚麼運動都要注意安全,尤其是平常 沒有運動習慣或是有先天疾病的人,運動前更要注意自己身體狀況的變化!
頻尿、漏尿、排尿困難、...等排尿障礙,是許多婦女難以啟齒的健康問題,有的人還有不明原因腰酸背痛的困擾,花蓮慈濟醫院婦產部婦科主任丁大清醫師表示,很多時候都是因為骨盆底肌肉無力造成的原因,所以,六月七日上午,花蓮慈濟醫院婦產部、社區醫學部、慈濟技術學院護理系與尿失禁防治協會合作舉辦「珍愛婦女雙骨齊下」活動,透過骨質密度檢測,以及簡單的骨盆運動,要教大家如何解決,並且預防骨盆底肌肉無力造成的排尿障礙、生殖道器官脫垂、慢性骨盆疼痛等問題。
花蓮慈濟醫院泌尿科主任郭漢崇最近利用微脂體跟肉毒桿菌毒素混合液灌注到膀胱裡面,這過程不需要麻醉,也不需要打針,結果發現可以有效的改善膀胱過動症病人的頻尿跟急尿的症狀與次數,且證實是一個安全,而且不會增加殘尿量或是產生尿路感染的一種另類治療,是治療膀胱過動症重要的里程碑。
直徑18公分大的巨大腫瘤,對87歲的萬女士來說,脖子上每天都像是揹著顆哈密瓜般的沉重,近期更出現吞嚥困難、喘鳴、昏眩的情況。五月底,長期在各原住民部落進行社區營造的的慈濟基金會慈善事業發展處,於花蓮縣光復鄉發現此個案,立刻轉介花蓮慈濟醫院,由耳鼻喉科周昱甫醫師收治,確診萬女士罹患的「結節性甲狀腺腫」,進行手術治療後,為萬女士摘除重達1.12公斤、最大直徑18公分的巨大良性甲狀腺腫瘤。
48歲的黃女士,最近10個月有月經過多並合併有喘及頭暈的現象,後來在花蓮慈濟醫院接受全身健康檢查,發現發現子宮長了一顆大小約四公 分的肌瘤,經由花蓮慈院婦產部婦科主任丁大清醫師手術治療後,確診為少見的子宮平滑肌惡性腫瘤,所幸腫瘤沒有擴散,黃女士已平安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