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做100分的媽媽 花蓮慈院媽媽教室帶您認識產後憂鬱

據統計,約有八成婦女在產後曾出現情緒低落的情形,並有一至二成會發展出憂鬱傾向,即「產後憂鬱症」。花蓮慈濟醫院精神醫學部吳盈瑩醫師表示,儘管近五分之一的比例不低,但在臨床上遇到的產後憂鬱患者,大多非產後一年內主動求醫,而是幾乎都等孩子再長大一點,才有多餘的時間和心力至醫院就診,且在主訴病症的過程中,回溯性地發現早在孕期或分娩後,自己就已有情緒低落和失眠等症狀。

偏鄉醫療效益提昇計畫再升級 花蓮慈院承辦健保署全人醫療整合計畫

深耕東部地區偏鄉醫療三十七年的花蓮慈濟醫院,融合十多年來推動中央健康保險署「秀林鄉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簡稱IDS計畫)的經驗,2022年承辦全臺唯一的健保署山地鄉「全人醫療整合計畫」(簡稱全人整合計畫),結合專業醫療與資通訊科技的智慧AI應用,成功轉型成「預防及醫療並重」的全人整合計畫,團隊用心的成果也在健保署【健保改革-挑戰與布局】主管共識營中與大家分享。

531世界無菸日 花蓮慈院、慈科大攜手宣導菸害新法保健康

響應五月三十一日世界無菸日,配合菸害防制新法上路,花蓮慈濟醫院高齡暨社區醫學部與慈濟科技大學聯合舉辦戒菸宣導活動,選在校園周邊便利商店進行「販賣菸品停看聽」宣導。社醫部行政組組長洪從善表示,自三月二十二日起,禁菸年齡已從18歲上調至20歲,期望藉由這次的戒菸活動加強宣導店家,不提供、不販售菸品給20歲以下青少年,院校一起為學生健康把關。店長們也都熱情回應,將最新宣導小卡貼在櫃台旁,提醒顧客買菸時務必出示年齡證明。

靛氰綠ICG螢光影像輔助 精準腹腔鏡手術乾淨俐落

五十多歲的羅先生是B型肝炎帶原者,一次門診追蹤的時候,經由超音波檢查發現罹患肝癌,2023年5月轉診來到花蓮慈濟醫院治療,花蓮慈院一般外科主任陳言丞與醫療團隊,透過微創腹腔鏡手術,結合螢光靛氰綠ICG影像系統,精準的為羅先生切除了肝臟上的三顆腫瘤,恢復狀況良好,術後不到一周就順利出院。

2023健康資訊管理研討會 邀專家分享數位轉型與資安發展趨勢

醫療數位的轉型和資訊安全是當今發展潮流,因此如何在既有的數位化基礎下兼顧資訊安全,並進一步創造新的醫療服務,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已是各醫療機構關注的重點。27至28日,「第18屆國際健康資訊管理研討會」於花蓮慈濟醫院展開,邀請包含衛生福利部政務次長王必勝在內的二十四名專家與會座談與演講分享,吸引現場近二百名業界先進同好共襄盛舉。

我要掛號



來電
 
導航
 
首頁

醫指付 

慈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