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新聞報導

健康路跑「回歸心靈故鄉」 花蓮慈院歡慶37歲

花蓮慈濟醫院慶祝啟業37周年,最具傳統與代表性的「回歸心靈故鄉路跑暨健行活動」,睽違3年,終點站再度回到靜思精舍,8月13日清晨5時10分,近200位社區鄉親與醫院同仁自慈院圓環出發,迎著晨曦陽光,以健康路跑來祝福花蓮慈院生日快樂。總長8.7公里的路程,經過30分16秒,社區男子組楊子慶,率先跑回終點,緊接著是同組的林福勝與黃坤池,分別以30分41秒、32分45秒,贏得第二、三名。

只能「倒退走」 花蓮慈院中西醫合療助婦人向前走

「心中想著要往前走,但卻無法控制的往右後方倒退走。」患有巴金森氏症多年的蔡女士,突然在今年初無法往前走路,嚴重時甚至無法站立及行走,2月時,遠從雲林來到花蓮慈濟醫院求醫,經神經外科部林欣榮院長及中醫部何宗融副院長的中西醫合療,蔡女士從生活需要人協助到如今已可以正常向前走,開心的直說,在花蓮慈院遇到她生命中的貴人,讓她重回正常生活的平安與幸福。

為花蓮民眾的健康把關 花蓮慈院積極推動全人照護計畫

八月三日,花蓮慈院與健保署東區業務組、秀林鄉衛生所共同舉辦今年度第二次聯繫會議,並特別邀請到全人醫療領域專家,長榮大學醫務管理學系林文德教授進行專題演講,分享論人計酬的醫療模式經驗。花蓮慈院林欣榮院長表示團隊使命是幫助身體健康的民眾預防疾病,建立完善的衛教宣導和預防醫療;同時提高醫療可近性,讓生病的民眾就醫更便利。

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與台灣泌尿科醫學會 同步守護男性泌尿系統健康

迎接爸爸節,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響應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發起「向父親致敬、守護男性泌尿器官,健康一路發」活動,8月3日上午代表東區與全臺灣的泌尿科醫師同步宣示啟動8月為「守護男性泌尿系統健康」關懷月,並在臉書「慈濟泌尿科健康講座」社團、YouTube「慈濟泌尿健康小百科」頻道8月首支上架影片,以「沒有症狀的前列腺癌」為題開講,希望男性朋友可以進一步認識前列腺肥大,以及前列腺癌的檢查與治療。

暑假意外事故多 花蓮慈院提醒學子、遊客注意安危

花蓮慈濟醫院神經醫學科學中心神經外科部蔡仁維醫師指出,日前一位大學畢業生疑因喝酒慶祝發生車禍,到院時除全身多處骨折外,且硬腦膜下出血嚴重,急救後由神經外科診治;暑假期間,發生酒駕車禍、溺水事故是平常的二倍以上,他提醒學子、遊客在外活動應注意安全。

花蓮慈院高齡暨社醫部團隊帶領長者「智慧消費.健康加倍」

健康生活是每位長者的目標,也是家人的期待。花蓮慈濟醫院高齡暨社區醫學部團隊為了豐富長者退休後的生活,7月份起,在社區據點推動一系列的健康課程,帶著社區長者一起「智慧消費.健康加倍」。

響應世界肝炎日 花蓮慈院舉辦衛教講座暨病友會

每年的七月二十八日為「世界肝炎日」。花蓮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與護理部團隊二十二日舉辦衛教講座暨病友會,由洪睿勝醫師、翁銘彣醫師與營養師徐彰怡分享,包括肝炎的傳染途徑、肝病從慢性肝炎到肝硬化、肝癌的三部曲,以及飲食控制重點等,希望與會民眾及病友可以更清楚肝病的治療與預防攻略。

馬來西亞六旬旅客突喘不過氣 送醫急救竟是急性心肌梗塞

馬來西亞的馬先生6月間與太太探視嫁來臺灣的女兒,沒想到在花蓮旅遊時,突然心肌梗塞發作,緊急轉送到花蓮慈濟醫院就醫,由外科部主任、心臟外科主治醫師張睿智為他進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術後恢復良好已平安出院。

花蓮慈院引進內視鏡吞嚥檢查同步治療  有效改善嗆咳、吞嚥障礙

針對年長者、腦中風、腦傷或頭頸癌患者,容易嗆咳或吃東西越吃越慢等吞嚥障礙症狀,花蓮慈濟醫院復健醫學部除了引進螢光透視吞嚥攝影檢查(VFSS)外、今年再引進纖維內視鏡吞嚥檢查(FEES)」;主治醫師葉映廷指出,纖維內視鏡可同步作吞嚥障礙檢查與治療,幫助病人訓練由口正常進食的能力,逐步促進營養正常吸收,重拾生活信心。

中西醫合療雙管齊下 讓多次中風婦人從不清醒不能動彈到清醒坐起

陳女士去年二次中風,不僅意識不清楚且不能動彈,在朋友的介紹下,今年1月遠從臺中到花蓮慈濟醫院求醫,由神經外科部團隊接手照護外,還有中醫及復健合併治療,經過多次的中西醫合療下,陳女士現在不只能坐起,還能舉起手及說話,精神奕奕的樣子,讓陳先生夫妻二人很開心。


來電
 
導航
 
首頁

醫指付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