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歲吳先生因巨大黃斑部裂孔致視力嚴重下降,二度接受手術皆未能成功治癒。二零二二年底,吳先生經親友介紹,輾轉至花蓮慈濟醫院眼科何明山醫師門診求醫,經檢查發現黃斑部裂孔已達2100微米(µm),何明山醫師判定常規治療方式可能無法使裂孔癒合,查閱國外文獻後,創全臺首例突破療法,利用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latelet-rich plasma, PRP)為吳先生做增生治療。術後三個月,2100微米的巨大黃斑部裂孔已完整癒合,吳先生感激表示:「何醫師是我黑暗中的明燈,不僅還給我視力,也讓我看見希望!」
患有C型肝炎多年的江阿嬤,去年定期篩檢中發現腫瘤指數異常,經玉里慈濟醫院肝膽腸胃內科醫師易志勳以超音波檢查後,發現江阿嬤的右肝有7公分大的肝腫瘤,並轉介到花蓮慈濟醫院由一般外科主任陳言丞做進一步的詳細檢查,確認江阿嬤罹患了肝癌,並為她安排微創右肝切除手術,術後復原良好的江阿嬤住院五日後,團隊送上蛋糕,歡喜祝福她出院。
有什麼辦法能有效幫助對抗自然產時的疼痛嗎?當孩子平安生下來後,在生長發育上需特別注意哪些事情呢?花蓮慈濟醫院婦產部於四月七日舉辦「媽媽教室」,邀請花蓮慈院小兒部兒童腸胃科主任張雲傑和擁有國際認證泌乳顧問的助產師王淑芳,來教導爸爸媽媽嬰幼兒的成長照顧重點,以及拉梅茲呼吸法和生產之舞,幫助孕產婦順產和後續照護孩子的健康。
花蓮慈濟醫院8日上午舉辦「慈濟東區脊髓損傷醫療重建中心」揭牌典禮,由神經外科、骨科、泌尿科、整形外科、復健科、中醫科及牙科醫師聯合為傷友義診,門診大廳還有「脊客一級棒」小市集,展售傷友自製的餐點、藝術品,門診一樓走廊同時展出多位脊髓損傷者以生命一筆一筆繪出的畫作。
四月四日兒童節上午,花蓮慈濟醫院兒科病房舉辦「腸病毒遠離我」活動,除了有病房護理師宣導如何預防腸病毒、落實洗手與居家環境消毒等健康衛教,還邀請專業老師表演折氣球,並將製作精美的造型氣球送給所有病童,兒科團隊也特別準備專屬的兒童節禮物送給孩子,陪伴每位住院中的小朋友與家長一起歡度兒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