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數位的轉型和資訊安全是當今發展潮流,因此如何在既有的數位化基礎下兼顧資訊安全,並進一步創造新的醫療服務,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已是各醫療機構關注的重點。27至28日,「第18屆國際健康資訊管理研討會」於花蓮慈濟醫院展開,邀請包含衛生福利部政務次長王必勝在內的二十四名專家與會座談與演講分享,吸引現場近二百名業界先進同好共襄盛舉。
搜尋-新聞報導
超音波檢查是一種相當安全、短期內可多次進行的儀器檢查,常見用於腹部、心臟、乳房、女性骨盆腔等部位。為有效提升醫療人員超音波檢查技術及服務品質,花蓮慈濟醫院影像醫學部團隊建立客製化的教材和評量方式,使受訓模組標準化,用以訓練醫師、護理師、放射師等各職類人員。在吳彬安副院長的帶領下,自2019至2021年,影像醫學部團隊共完成院內外112名學員的訓練,優良成果也榮獲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生策會)第25屆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
繼2020年7月爭取到衛生福利部核可,開設「整合醫學急診後送病房」之後,花蓮慈濟醫院團隊在2023年5月,啟用「第二整合醫學急診後送病房」,可以收治急診診斷需要住院的病人,解決醫學中心急診壅塞問題。5月26日上午,由花蓮慈院院長林欣榮、副院長陳培榕、許文林、吳彬安、內科部副主任王智賢、護理部主任鍾惠君、第二整合醫學病房主任王聖超,以及急診與整合醫學醫療團隊共同揭牌。
深入整合實地視察,5月25日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來到花蓮考察偏鄉醫療網,考察團由邱泰源召委率領,包括張育美委員、委員會同仁、衛福部、健保署及國民健署等相關單位首長,行政部門由醫福會林慶豐執行長帶隊,進行共同考察。
為了提升救災醫療量能,花蓮慈濟醫院在5月25日上午,與花蓮縣消防局簽立合作備忘錄(MOU),未來若特種搜救隊趕赴救災現場,消防局可先到花蓮慈院領取藥物、醫材及器械,在災害現場的第一時間即時給予傷者醫療處置外,同時在搜救隊出勤期間,成員發生傷病時,也可以得到立即的診療。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於107年7月在全臺成立7個兒少保護醫療區域整合中心,花蓮慈濟醫院當時承接區域包含花蓮、臺東兩縣市,連結花東兩地社政與醫療網絡合作。隔年正式納入小兒部組織編制「兒少保護區域醫療整合中心」,並以跨部門、跨網絡合作模式、自行研發兒虐教材、深入社區、跨醫療網絡合作、青少年議題的專長與服務等六大特色,獲得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生策會)第25屆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
花蓮縣中醫師公會五月二十一日舉行會員大會及理監事改選,由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何宗融當選新任理事長,並從卸任理事長黃輝榮手中接過印信,完成交接儀式。大會表揚熱心參與行動醫院的中醫師,並有多位中醫師獲頒推動中醫宣導、防疫工作、行動醫院等貢獻獎。
花蓮慈濟醫院高齡暨社區醫學部與遠東百貨花蓮店合作,開辦糖尿病防治宣導講座,5月17日下午由糖尿病衛教中心個案管理師張令雅幫遠百員工量血糖,再講解糖尿病迷思;系列活動未來還有三場,包含了飲食、運動及腎臟病變等糖尿病預防與保健知識。
還記得2020年春天,職棒味全龍隊職員在開訓時,參加慈濟造血幹細胞捐贈驗血活動推動公益,三年後,味全龍江忠垣成為「生命拯救者」首發,5月19日由創辦人魏應充、董事長徐文芳、領隊丁仲緯、總教練葉君璋等一行人陪同,與球員「紅色大砲」劉基鴻參訪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並希望號召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志願捐贈者行列。
100歲患有失智症及慢性病的楊奶奶平常可以自理生活,利用助行器在住家內活動,但一個月前意外在家中跌倒,造成下背疼痛,至花蓮慈濟醫院骨科檢查,發現有多節腰椎壓迫性骨折,奶奶也出現食慾與活動力下降,以及長達十天的便秘等問題。為了避免高齡患者持續衰弱,花蓮慈院老年醫學科高聖倫主任與團隊提供急性醫療照顧,並在住院中開始早期復健治療的介入,直到楊奶奶症狀穩定後,下轉至合作醫院進行後續更高頻率且持續性的復健訓練,使楊奶奶能盡早恢復健康,重返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