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標靶治療之簡介

目前,許多癌症可藉由整合手術、放射線治療與化療提升治癒率,即使是轉移性癌症病人的存活期也因為組合性化療的進步而不斷提升。近來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突破與各種研究工具的進步,使得人們可以深入地了解癌症生物學,尋求新的藥物作用標靶,進一步發展低毒性的治療。

皮膚光電治療的新療程

皮膚部光電醫學中心Optics and Photonics Medical Center ,今夏全新推出皮膚光電治療的兩項療程:

Young woman receiving laser treatment

一、傳奇電波

皮蛇

帶狀皰疹,俗稱「皮蛇」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引起的感染症,此病毒會引發水痘以及帶狀皰疹。人類感染過水痘痊癒後,VZV病毒會潛伏在體內的神經節中,在往後的人生中病毒可能再次活化,再活化的病毒沿著神經傳播,導致帶狀皰疹。人的一生中可能不止一次發生帶狀皰疹。

直腸癌手術前放射治療的新選擇,短療程放射治療

隨著國人飲食型態的西化和生活習慣的改變,大腸直腸癌已多年蟬聯所有癌症發生率的第一名和死亡率的第三名。根據最新出爐的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報告,每10萬人中就有90人為新診斷的大腸直腸癌患者,而直腸癌就佔了其中的一半。手術前的放射治療在直腸癌治療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輔助角色,可以減少手術中癌細胞的擴散、縮小腫瘤增加手術完全切除率和降低局部復發率。

眼乾、口乾竟是免疫出問題 有乾燥症前兆宜盡速就醫

年過八旬的王女士,長期有眼睛乾澀、口乾舌燥的困擾,最近因為連續數周咳嗽不止,來到花蓮慈濟醫院求診,經由胸腔內科醫師發現其呼吸聲異常,X光顯示肺部已嚴重浸潤,電腦斷層影像則顯示肺部出現纖維化症狀,初步診斷為間質性肺病,後續醫師謹慎地將王女士轉診至風濕免疫科,最後證實為發炎性自體免疫疾病「乾燥症」(修格連氏症,Sjogren's syndrome)。

我要掛號



來電
 
導航
 
掛號

繳費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