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發起「素素平安健康餐盒」活動,精心設計菜單,包括素食版「蒲燒鰻」、「紅燒肉」、「香腸」等主菜,更讓人驚豔的是每樣主菜底層,還鋪著可口的手工小菜,鹹淡適中,達到正港五星級水準。自十月六日起每週三、五的中午,邀請同仁品嘗「有心」(五星)級餐盒,達到蔬食防疫、護生、愛地球三合一的素素平安功效。
因應COVID-19新冠疫情即將滿2週年,花蓮慈濟醫院志工發起「素素平安健康餐盒」活動,精心設計菜單,自十月六日起每週三、五的中午,邀請同仁品嘗「有心」(五星)級餐盒,一起蔬食,達到防疫、護生、愛地球三合一的素素平安功效。
花蓮慈院常住志工顏靜曦師姊表示,這次的推素,主要動機是感恩全院同仁,因為COVID-19新冠疫情以來,同仁努力盡責,守護在最前線,所有的用心、愛心、與細心,志工全都看在眼裡,所以希望找一個適當的時機表達感恩之意,於是結合上人強力呼籲慈濟人用力推廣的防疫靈方妙藥「節欲茹素」促成這次的「素素平安健康餐盒」活動。
顏靜曦師姊指出,根據科學研究,素食習慣可以降低死亡率、可以抗衰老,可以降低COVID-19重症發生率。對身體好、對環境好、對心靈好。因此誠摯的邀請同仁分享素食的美味與健康,這次的活動對象包括護理部、行政單位、教學研究、醫務部、與外包廠商都等都有機會享用。
顏靜曦師姊強調,這次的活動計畫自十月六日起每週三、五的午餐,一個月供應1200個餐盒,預計持續3個月。
這次的餐盒擺盤設計相當用心,顏靜曦師姊指出,「素素看」團隊有資深香積志工和從幕後走進廚房的「醫師娘」一起擺盤,而且平常負責烹調的香積師姊,更是卯足全力,設計出四週八道不同菜色。
顏靜曦師姊以《經典酥炸素紅燒肉》為例,杏鮑菇是主食材,她試吃時即感受到絕佳的風味,,可見許多志工平常就有用心研究蔬食,,而且有營養師鼎力襄助,每餐蛋白質含量超過二十公克,色彩豐富且含高纖維,熱量不高,希望讓人人感覺到吃素也可以吃得健康、滿足。
「你們一個排素鰻、一個排素腸,用小盤裝好比較好分菜」,面對一百五十個便當,指揮起來不疾不徐的志工蔡慮溢,已經有20年的烹飪經驗,說起今天凌晨六點開始準備的菜色,如數家珍一一點名,「日式素燒鰻」、「紅麴杏鮑菇」、「素香腸」、以及其他小菜,都是手工製作。
蔡慮溢師姊說,茹素便當如何不落俗套,避免被嫌總是加工品,志工在主菜的食材和料理上有許多巧思。紅麴杏鮑菇,是改良自葷菜「紅麴紅燒肉」,證嚴上人一直想推廣素食,但日式料理愛好者會想吃「蒲燒鰻」、「紅燒肉」,為讓喜歡日式料理的葷食者也願意「素素看」,素素平安餐盒就有素食版「蒲燒鰻」、「紅燒肉」,只要用心,口感、味道都可以做得出來,而且都是使用天然食材。
另一個亮點,是院長夫人夏玉心師姊、以及神經醫學科學中心主任邱琮朗醫師夫人陳昱儒師姊、與肝膽腸胃內科主任陳健麟醫師夫人張文媛等,平常只顧家裡「那口灶」,這次也與與醫療志工一起擺盤,已茹素多年的玉心師姊說,感恩上人推素,讓民眾可以藉此長養慈悲心,不殺生還能救地球、減少碳足跡,而藉由顏靜曦師姊帶動製作的色香味俱全的素餐盒,讓同仁嘗到天然好吃的素食,顛覆素食就是加工品的刻板印象。
夏玉心回想茹素後最大的感受就是培養出慈悲心,她說:「吃素以後,以前喜歡吃烤鴨,現在光是聽到烤鴨就覺得牠好可憐,地球萬物應該共榮共存才對。」這改變讓她覺得是很神奇的體驗。
至於精心製作的「素素平安」便當,首發護理部同仁感受如何,27東病房護理師王曉瑄表示,一週前得知有素便當就很期待,因為特製的便當,一定和平常供餐菜色不同,顏師姑平常就很用心,而且茹素對身體比較沒有負擔,特別是在志工早會看到屠宰殺生影片後,就覺得很不忍,因此過去葷食的她,現在上班時間都在醫院用餐,早、午都茹素。
王曉瑄說,平常與同事、朋友聚餐,自己也會選擇蔬食,但不會特別請朋友不要點葷食,怕引起反彈,但中午同事忙時幫忙打餐,也讓他們潛移默化養成茹素習慣,有時同事甚至主動要求吃素,尤其在負責照顧的病患情況不是那麼好時,也會起茹素幫病患祈福的心念。至於「素素平安」表現有多好?王曉瑄打開餐盒後大喊10分,但一旁經過的病患家屬看到便當菜色大喊「這麼美味可口應該有100分了啦!」。
護理部副主任葉秀真表示,顏靜曦師姊在上一次主管會議提議發動素食餐盒後,護理部同仁就主動報名,先以掃二維碼方式進行調查意願,因此除6日外,還有22與29日等梯次。為了擴大上人推素理念,除餐盒上祝福卡外,也邀靜曦師姊錄製一段影音,說明素食餐盒背後的意義,讓全護理部同仁了解上人推素食的意義。
醫護人員站在抗疫第一線,守護健康、守護愛外,也響應上人捐贈BNT疫苗的理念,除先前發動濟劑愛心,護理部已經募愛超過10萬元外,葉秀真說,更希望號召更多的護理同仁素食、推素,達到蔬食、護生、愛地球三合一的素素平安功效。(文/陳炳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