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 22 五月 2019 00:00

妙手妙法真實現 莫忘初衷來時路(三)

  花蓮慈濟醫院護理部年年星光熠熠。在溫馨座談會上,護理部主任鍾惠君與歷年獲得全國傑出護理人員獎

的慈濟醫療財團法人護理委員會主委章淑娟、傷口造口護理師許美玉、護理部副主任王淑貞、失智共照中心主任張幸齡向上人獻上六座象徵護理界的奧斯卡金像獎的全國傑出護理人員獎。

◎閃耀醫愛之光 溫暖護理之光

  五月護師節,花蓮、玉里、關山護理團隊也接力分享溫暖護理之光。

  花蓮慈濟醫院護理部年年星光熠熠。在溫馨座談會上,護理部主任鍾惠君與歷年獲得全國傑出護理人員獎的慈濟醫療財團法人護理委員會主委章淑娟、傷口造口護理師許美玉、護理部副主任王淑貞、失智共照中心主任張幸齡向上人獻上六座象徵護理界的奧斯卡金像獎的全國傑出護理人員獎。鍾惠君主任表示,自2015年起,花蓮慈濟醫院連續5年榮獲6座全國傑出護理人員獎,而這獎項是由全國17萬護理人員選出,對花蓮慈院護理人員的一大肯定。

  獲得今年台灣護理學會傑出護理人員服務奉獻獎的失智共照中心主任張幸齡分享自己在照顧失智長者的過程中,不僅對失智症有了重新認識,也讓他曾經因為沒有發現自己阿嬤罹患失智,最後走失在橋下芒草堆內被發現,但是已經往生了的遺憾,得到了療癒。

  「以前,阿嬤常常會半夜不睡覺在廚房洗鍋碗、包粽子及做饅頭,只是家人沒發現又不瞭解那就是失智症……」張幸齡說,以前不懂什麼是「失智症」,常常聽舅舅及舅媽抱怨著阿嬤記憶力很差、常會忘東忘西,還說別人偷拿她東西,最後阿嬤因為走失,幾天後在橋下芒草堆內被發現,但是已經往生了。阿嬤的往生讓身為護理人員的張幸齡一直耿耿於懷,直到接觸到失智長者們,才讓她在老人家的身上重新找到孫女的幸福感。

2019/05/15 花蓮慈院《守護生命 從早到晚 從小到老》溫馨座談日誌(三之三) ─ ─妙手妙法真實現 莫忘初衷來時路  2019/05/15 花蓮慈院《守護生命 從早到晚 從小到老》溫馨座談日誌(三之三) ─ ─妙手妙法真實現 莫忘初衷來時路
圖說:每到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輕安居都會舉辦活動與長者同樂。

2019/05/15 花蓮慈院《守護生命 從早到晚 從小到老》溫馨座談日誌(三之三) ─ ─妙手妙法真實現 莫忘初衷來時路  2019/05/15 花蓮慈院《守護生命 從早到晚 從小到老》溫馨座談日誌(三之三) ─ ─妙手妙法真實現 莫忘初衷來時路
圖說:輕安居推動「老幼共學」課程,邀請花蓮大愛幼兒園與平均年逾七十歲的長者,一起透過互動遊戲進行職能治療與物理治療,不僅可訓練認知功能延緩退化,長者與孩子也能放鬆遊戲,「返老還童」找回童心。

  「還記得剛接手輕安居照顧長者時,病房內的馬桶總是堵塞,裡面都是捲筒衛生紙的卷心卡在馬桶內,三五天就要請工務組同仁來修繕;不然就是,有阿嬤說,書包被偷,結果竟然書包被放在冰箱裏面……」張幸齡長期致力於失智長者照護,回顧十七年來陪伴長者的一點一滴,從一開始對長者的行為摸不頭緒,到陪伴長者積極推動生命故事書、園藝治療、娃娃治療、客製化健康檢查、「老幼共學」課程,以及完成最艱難的任務「帶老人家出外旅遊」,與長者、家屬一起創造難忘的回憶。每一項成果,都是輕安居病房團隊不斷腦力激盪,而一一完成的不可能任務。

  而投入護理服務超過三十年的失智共照中心主任張幸齡,就是讓原本只有醫院內的輕安居照護中心,一步一腳印,將失智照護拓展至社區據點的推手之一。張幸齡不捨失智長者的無助,2017年成立花蓮失智共照中心後,她選擇「主動出擊」的方式,積極走入偏鄉了解當地失智服務資源與現況,提供失智宣導諮詢服務,建立友善社區。

2019/05/15 花蓮慈院《守護生命 從早到晚 從小到老》溫馨座談日誌(三之三) ─ ─妙手妙法真實現 莫忘初衷來時路  2019/05/15 花蓮慈院《守護生命 從早到晚 從小到老》溫馨座談日誌(三之三) ─ ─妙手妙法真實現 莫忘初衷來時路

左圖:六年前在輕安居接受照顧的林蕾奶奶,開心的分享著剛剛親手製作的環保紙杯燈籠。
右圖:在座談會上,曾經在輕安居接受照顧的林蕾奶奶,在女兒吳忍(左一)與張幸齡主任的陪伴下,向上人表達內心的感恩。

  在座談會上,曾經在輕安居接受照顧的林蕾奶奶,在女兒吳忍的陪伴下,向上人表達內心的感恩。吳忍女士說,失智症照顧者的心聲,是許多人所無法想像的,真的很謝謝日間照護護理師、失智共照個案管理師與居家安寧護理師,讓媽媽在輕安居接受照護的日子每天都很快樂,讓她重拾基本生活功能。

  儘管這兩年,吳忍的母親因為失智退化狀況嚴重,不吃不喝,活動力也大受影響,輕安居護理師協助轉介給失智共照個案管理師與居家安寧護理師共同照護,讓原先甚至考慮放置鼻胃管的媽媽獲得更完善的照護。無縫接軌的護理照護,讓吳忍女士深受感動,因此加入失智共照中心鳳林據點當志工,讓小愛拓展至大愛陪伴更多的失智長者。

#後記:八十五歲的林蕾奶奶於五月二十日清晨六點十五分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詳往生,家屬依照奶奶的遺願為他捐贈大體,希望能為慈濟醫學盡心力。

◎團隊攜手膚傷苦 真實之路如日常

2019/05/15 花蓮慈院《守護生命 從早到晚 從小到老》溫馨座談日誌(三之三) ─ ─妙手妙法真實現 莫忘初衷來時路  2019/05/15 花蓮慈院《守護生命 從早到晚 從小到老》溫馨座談日誌(三之三) ─ ─妙手妙法真實現 莫忘初衷來時路
圖說:在玉里慈院服務近十六個年頭的護理部郭雅萍主任(左圖),在溫馨座談會這天,他帶著去年剛從慈科大原住民專班畢業的黃于雯(右圖),一起分享在失智據點與長者相處的護理真實路。

  將對輕安居長者的愛擴展到社區,照顧更多潛在風險的失智長者。關山慈濟及玉里慈濟醫院從2017年開始相繼成立失智共照中心及失智據點,讓長照延續到花蓮南區。在玉里慈院服務近十六個年頭的護理部郭雅萍主任,協助護理新生找回對護理的熱情,也補足玉里長照的人力。在溫馨座談會這天,他帶著去年剛從慈科大原住民專班畢業的黃于雯,一起分享在失智據點與長者相處的護理真實路。

  第一志願選擇回到玉里慈院服務的黃于雯說,從急診、病房到門診,讓他一度無法適應節奏快又急的護理工作,最後在郭雅萍主任的引導下,積極投入失智症關懷據點活動,終於讓他找到護理興趣,也讓他能就近照顧年邁的奶奶。現在的黃于雯,不僅能獨當一面帶動社區長者一起做活動,強化有潛在衰弱或已臨衰弱與失能的長者身體活動能力,未來她將跟著前輩的腳步,加入失智長照的行列,繼續守護花蓮南區長者的健康。

2019/05/15 花蓮慈院《守護生命 從早到晚 從小到老》溫馨座談日誌(三之三) ─ ─妙手妙法真實現 莫忘初衷來時路  2019/05/15 花蓮慈院《守護生命 從早到晚 從小到老》溫馨座談日誌(三之三) ─ ─妙手妙法真實現 莫忘初衷來時路
圖說:正因為對偏鄉醫療有著一種堅持和使命感,去年底生了一場大病的關山慈院古花妹督導,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努力復健,如今他重回到護理職場,繼續落實關山慈院長照在地化。

  「去年10月11日,我突然右側半身偏癱、說話不清、詞不達意,我心想我真的要休息了嗎?」關山慈院古花妹督導一出場就用布農族語唱出對父母的思念,優美的歌聲立刻獲得絡繹不絕的掌聲。去年底生了一場大病的古花妹,正因為對偏鄉醫療有著一種堅持和使命感,他努力復健,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從下床開始練習到站立、握筆寫字、打電腦、走路,直到現在大家看到的古花妹,他重回到護理職場,繼續落實關山慈院長照在地化。

  「民國80年我加入慈濟護專後,85年畢業就投入偏鄉護理,沒想到就這樣開啟了我與關山二十年的緣分……」大病初癒的古花妹說,2017年開啟了關山的長照大門,十七項長照推廣目標,已經完成了十四項,團隊們走遍台11號公路,深入病人家庭,讓「快樂老人」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共同努力的方向。

2019/05/15 花蓮慈院《守護生命 從早到晚 從小到老》溫馨座談日誌(三之三) ─ ─妙手妙法真實現 莫忘初衷來時路
圖說:花蓮慈院護理師響應援建東非三國「一磚三塊三,共砌大愛屋」募心募愛活動。

  護理師不只擁有專業,他們的使命就像菩薩一樣聞聲救苦。伊代氣旋重創東非,花蓮慈院護理師響應援建東非三國「一磚三塊三,共砌大愛屋」募心募愛活動。鍾惠君主任說,護理同仁製作愛心奶酪、拿出自家栽種的幸福芭蕉、甚至拿出每天一點一滴的愛心竹同響應,短短幾天就募得近四十四萬,約十七棟磚房,讓愛心磚屋漸漸形成一個愛心部落。在座談會上,深受感動的許文林副院長現場響應了四棟磚房,將這分愛心化為一磚一瓦,讓東非災民,重建溫暖的家。

  林欣榮院長表示,得知伊代氣旋重創東非後,花蓮慈院就積極響應募心募愛活動從不間斷,像是社會服務室顏惠美師姊每天都在大廳募心募愛,母親節時醫院合唱團在大廳音樂愛灑募心募愛,希望能募集眾人的愛心,盡自己的能力,幫助莫三比克、辛巴威及馬拉威三國能重建家園。

◎護理之光得獎名單

2014年 「第三屆十大南丁格爾獎」居家護理師楊秀花
2015年 「第四屆南丁格爾績優奉獻獎」的花蓮慈濟醫院傷口造口護理師許美玉
2016年 全國護理人員「服務奉獻獎」花蓮慈濟醫院護理部副主任王淑貞
2017年 全國傑出護理人員「專業貢獻獎」花蓮慈院護理部主任章淑娟(現職慈濟醫療財團法人護理委員會主委)
2018年 全國護理人員「服務奉獻獎」花蓮慈濟醫院護理部主任鍾惠君
2019年 全國護理人員「服務奉獻獎」失智共照中心主任張幸齡

◎醫療福田用心耕 中西合療解病苦

2019/05/15 花蓮慈院《守護生命 從早到晚 從小到老》溫馨座談日誌(三之三) ─ ─妙手妙法真實現 莫忘初衷來時路  2019/05/15 花蓮慈院《守護生命 從早到晚 從小到老》溫馨座談日誌(三之三) ─ ─妙手妙法真實現 莫忘初衷來時路
左圖:林欣榮院長(前排中)兒時全家福照。
右圖:林欣榮院長(右二)就學時期照。

  分享完心蓮旅行社的圓夢故事後,座談會主持人醫務祕書李毅接著請大家先看投影幕上,猜猜一張全家福中,被懷抱在母親懷裡、眼神專注又銳利的「幼兒」是誰時?大家專注地在腦袋裡搜尋了所有記憶體,只見大家都笑著搖頭,沒有答案。

2019/05/15 花蓮慈院《守護生命 從早到晚 從小到老》溫馨座談日誌(三之三) ─ ─妙手妙法真實現 莫忘初衷來時路  2019/05/15 花蓮慈院《守護生命 從早到晚 從小到老》溫馨座談日誌(三之三) ─ ─妙手妙法真實現 莫忘初衷來時路

  接著李毅又秀出一張學生時期的老照片,這時眼尖的同仁不約而同地發出「咦」的一聲,大喊是「院長」!這時本尊林院長悄悄起身,舉起右手揮揮手,露出招牌笑容說:「嘿嘿!就是我啦!」接著,林院長「爆料」照片中站他旁邊的,分別是神經外科蘇泉發醫師與一般外科陳華宗醫師啦!

  2016年7月,林院長再度回到花蓮,「讓昏迷的病人能醒過來,躺著不能動的病人能站起來,不能走的病人能跑起來!」是他給神經內外科部團隊的品質提升指標,並啟用中西醫合作住院照護中心,推動中西醫合治。而六十六歲患有水腦症的林見雄師兄與師姊呂瑞姿,特地從台北回到靜思精舍參與溫韾座談,一起見證醫療奇蹟。

2019/05/15 花蓮慈院《守護生命 從早到晚 從小到老》溫馨座談日誌(三之三) ─ ─妙手妙法真實現 莫忘初衷來時路  2019/05/15 花蓮慈院《守護生命 從早到晚 從小到老》溫馨座談日誌(三之三) ─ ─妙手妙法真實現 莫忘初衷來時路
左圖:神經外科部副主任蔡昇宗分享治療林見雄師兄的過程。
右圖:六十六歲患有水腦症的林見雄師兄與師姊呂瑞姿,特地從台北回到靜思精舍參與溫韾座談,一起見證醫療奇蹟。

  六十六歲的林見雄師兄是慈濟北區志工,開朗的個性讓他總被暱稱為「笑」長,這個笑是笑容的笑,可是疾病卻慢慢帶走了他的笑容。本來就是一個很活潑的人,甚至小學時,還是屏東縣60米短跑的第一名,但是過去六年多來,初期是晚上睡覺腳會抖動,平常不會,之後精神越來越差,為了找原因,就近在臺北市看了多家醫院,最後經兩家大醫院診斷為巴金森氏症,而且還有糖尿病,當時醣化血色素標到十幾,正常人是低於五點七。

  生病的關係,林先生不僅逼不得已必須離開職場,退出社交圈,甚至日常跟家人也說不上幾句話。只是年復一年下來,他的動作越來越僵硬,甚至連臉上向來活潑的神情也漸漸淡成了「撲克臉」。直到他來到了花蓮慈濟醫院,在林欣榮院長與神經外科部副主任蔡昇宗,以及何宗融副院長帶領的中醫團隊,透過中西合療一起為患有水腦症林見雄師兄解病苦,才讓他重拾開朗笑容。

  林師兄的同修妻子呂瑞姿說,她永遠都記得林院長看完先生的症狀及用藥後第一句話就是「怎麼吃那麼多藥?」隨即在醫囑把四餐藥減為二餐,但她很擔心,因為之前的醫師斷定她先生是典型的巴金森病惡化就是要吃那麼多藥,多年來的病程進展就只有這樣子,已算是很好了。院長見她直問「這樣夠嗎?」就說「好,妳不放心,我就再開一顆輔助巴金森病的藥。」林院長並開了磁振造影(MRI)檢查,一切等檢查結果出來再說。

  二週後,林師兄夫妻倆回診看報告,聯合看診的神經外科部副主任蔡昇宗醫師一看檢查影像,發現林師兄是典型的水腦症。蔡昇宗也是治療巴金森病的專家,他很肯定的告訴林師兄夫妻,這不是巴金森,而是水腦,就是俗稱的腦部積水,兩病的症狀差不多。和巴金森不同的是,水腦症可以手術引流治療,便詳細的解說傳統開顱引流手術和微創的腰腹腔引流手術。

  林欣榮院長說,在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外科,近幾年來有關水腦症的診斷,以及運用腰腹腔引流手術治療已累積幾百位的病人,因此病人太太得知這診斷結果,當場就很開心,因為水腦症是一個可治療的病。

2019/05/15 花蓮慈院《守護生命 從早到晚 從小到老》溫馨座談日誌(三之三) ─ ─妙手妙法真實現 莫忘初衷來時路  2019/05/15 花蓮慈院《守護生命 從早到晚 從小到老》溫馨座談日誌(三之三) ─ ─妙手妙法真實現 莫忘初衷來時路
圖說:三月十二日,第一次回門診追蹤,林先生不僅侃侃而談他生病前、生病期間以及手術後的種種,更以敏捷的動作,向林院長展現雙腿的力道幾乎完全回來了。

  回想起手術後回到病房的情景,夫妻倆都很激動。林太太說,他們在傍晚六點多回到病房,先生還因為麻藥退了有痛意,而她也為先生準備尿斗以備不時之需,只是到隔夜凌晨,聽到先生下床聲醒來之後又聽到一句興奮的話「姿ㄟ,我的腳有力了」,便自行走到廁所解尿,短短不到半天,先生不但可以走好路,尿失禁的問題也好了。

  三月十二日,第一次回門診追蹤,林先生不僅侃侃而談他生病前、生病期間以及手術後的種種,還高歌「散塔露琪亞」及慈濟歌「祈禱」,證明語言功能已恢復,聲音也變宏亮。更以敏捷的動作,展現雙腿的力道幾乎完全回來了。

  其實,人類腦部每天會分泌約500cc的腦脊髓液,於腦室與脊椎內循環,隨年紀漸增,腦部功能衰退,引起腦脊髓液在循環過程吸收不完全,積聚於腦室內壓迫至神經,就可能罹患「常壓性水腦症」,出現上述的三大典型症狀,也因此常被誤認為是阿茲海默症或巴金森病。這時只要醫師多用點心,病人症狀就可獲改善。

  「每次想到這我的頭就痛一下,因為院長又要敲我的頭了,他總是叮嚀我們外科醫師不要只會開刀,而是要反思病人的症狀,從源頭解決病因才是最重要的。」蔡昇宗醫師笑著說,水腦症的典型症狀就是記憶力的缺損,步態不穩且動作緩慢,及頻尿甚至失禁等三類。在臨床教學上,林院長常會提醒年輕醫師,前面二症狀和阿茲海默症(失智症)、巴金森病類似,而年長者男性長有攝護腺問題,女生也因為停經會伴隨一些泌尿道疾病,醫生的角色就是要依照症狀及相關檢查結果釐清並審慎診斷。

2019/05/15 花蓮慈院《守護生命 從早到晚 從小到老》溫馨座談日誌(三之三) ─ ─妙手妙法真實現 莫忘初衷來時路  2019/05/15 花蓮慈院《守護生命 從早到晚 從小到老》溫馨座談日誌(三之三) ─ ─妙手妙法真實現 莫忘初衷來時路
圖說:林見雄住院治療期間,接受中醫部何宗融副院長的針灸治療,讓他現在越走越「好勢」,越走越穩,連慈濟「家事」都可以歡喜做了。

  在座談會中,林見雄和妻子站在講台上,感恩 上人創辦慈濟醫院,感恩林院長與蔡醫師非常有耐心的用心照護。林師兄說出院不到一星期,他已走了兩趟天母古道;母親節浴佛當天,還能參加浴佛大典,供花燈站四個半小時。林師兄開心地說:「以前是拚了全身力量訓練腿力減緩退化,現在是整個輕便起來了」。而且現在越走越「好勢」,越走越穩,連慈濟「家事」都可以歡喜做了!

  林太太很感慨的說,包括她九十幾歲的媽媽,以及同輩的兄弟姊妹都很關心先生的疾病,當被診斷是巴金森之後,生活的重心就是朝延緩惡化的方向努力,他們真的很感恩醫療團隊的用心,找出真正的病因,為了促進各功能的復健,還有中西醫合療,也更讓他們發願日後要做更多回饋給社會。(文/彭薇勻;圖/楊國濱、劉明繐)

守護生命從小到老 溫馨座談見證愛的故事(一)

花開見果擔使命 拔苦予樂步生蓮(二)

閱讀 36 次數
我要掛號



來電
 
導航
 
掛號

繳費 

App

全站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