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說:太太潘月桃的筆記裡,一一記錄先生黃國清的病況及照護方法。
二度盤山過嶺求醫 黃國清遇見奇蹟
「有些朋友跟我說,他怎麼連一場高爾夫球也打不完,到後來不只兩個字說不出來,甚至連我的名字也叫不出來」第二次陪伴先生到花蓮慈濟醫院就醫的潘月桃師姊回想起先生逐漸退化的症狀,眉頭不禁深鎖。
今年六十五歲的黃國清,在二00八年十一月因顱內動脈瘤於新北市的一家醫院治療順利,但安穩的生活五年後,家人發現黃國清說話開始不清楚、面無表情、走路常常跌倒,家人帶著黃國清到臺北各大醫院向多位醫師求醫,得到的答案都是「開刀的後遺症」。
直到去年九月,潘月桃看了林欣榮院長的新書《盤山過嶺》,讓她燃起一線希望,馬上安排先生到花蓮看林欣榮院長的門診,經過相關檢查診斷,黃國清為第四期巴金森氏症,還有水腦症及小血管疾病,在十月為他進行腰椎腹腔引流手術及內生性幹細胞治療,結合針灸及物理治療同步復健;幾天過後,黃國清從講不出話來,進步到可以講二十幾個字,在十月的最後一天開心地出院返家。
「整個十一月,是我最開心的一個月分,直到……」拍著先生的胸口協助排痰的潘月桃說,第二次來到花蓮,主要是去年十二月一日發現在廁所跌倒的先生,狀況跟平常很不同,不只向左邊方向跌倒,當她和兒子一起扶起先生時,他頭歪向左邊,且左手、左腳無力。於是,緊急送到鄰近的醫院急救。經檢查診斷是右側硬腦膜下出血,於是進行開顱手術,取出腦部的血塊。
當時黃國清師兄在加護病房住了十六天後,轉進普通病房,但身體左半邊還是無力,而且長期躺著,連右半身也開始衰退,且意識一直不是很清楚。到了十二月底,病情已趨穩定的黃國清師兄也到了準備出院的當下,此時的潘月桃師姊陷入返家照護還是讓先生住進長期照護中心的兩難中,於是腦中想起花蓮慈院神經外科醫護團隊,鼓起勇氣打電話給神經外科專科護理師王宜芬,沒想到碰碰運氣的一通電話,讓黃國清的生命有了一線生機。潘月桃說:「我把先生的狀況告訴她,以及想帶先生回花蓮治療的想法,她跟院長討論後,隔天就回電給我」。於是,在一月二日早上,就與先生啟程前往花蓮。


左圖:潘月桃(右)看著先生黃國清(左)一天天進步,很高興的說,先生現在還會逗弄她。
右圖:專科護理師王宜芬(右)測試黃國清的手部力量。


左圖:中醫部何宗融副院長(左)為黃國清(右)針灸。
右圖:黃國清接受整形暨重建外科的高壓氧治療。
潘月桃師姊再度「盤山過嶺」帶著先生來到花蓮慈院治療,由林欣榮院長及神經醫學科學中心主任邱琮朗合力為黃國清治療。林欣榮院長表示,黃國清剛到花蓮慈院時,重度昏迷,昏迷指數五分,痰很多又呼吸不順暢,所以先幫他做了氣切,讓他可以排出痰,林欣榮院長也說,「家屬很積極的讓病人接受治療,我們也要很積極」。
經過神經外科的內生性幹細胞治療、中醫科的針灸、整形暨重建外科的高壓氧治療、復健科的物理治療與語言治療等多管齊下,讓黃國清練習發聲、練習坐起訓練等。邱琮朗主任表示,短短三週黃國清就從意識不清醒,到現在左側肢體可以動、可以理解大家說的話、臉部開始有表情、甚至可以晃動雙腳,也能開始嘗試吃些東西,黃國清還持續的進步中。專科護理師王宜芬也表示,黃國清跟剛到醫院時相比,變得比較有力氣、有精神了。
細心的王專師也發現潘月桃師姊為了照顧先生,腰閃到,除了提醒師姊到復健科看診之外,還幫她掛號,讓潘月桃回想起來盡是滿滿的感動。

圖說:病友黃國清與太太潘月桃準備了謝卡送給林欣榮院長、邱琮朗主任、王宜芬專科護理師,感恩他們一路的照護。


左圖:現在的黃國清左側肢體可以動、可以理解大家說的話、臉部開始有表情、甚至能微微晃動雙腳,左手有力氣可以扶著把手。
右圖:太太潘月桃開心的趕緊拿起手機錄影,直說要傳給兒子看。
「黃國清要復健了,我們坐在床邊腳搖一搖,自己扶著把手,很棒」每次復健,潘月桃就在一旁加油打氣,當先生的啦啦隊,看著先生一天天進步,潘月桃很高興的表示,躺在病床上的先生現在還會逗弄她,假裝不理人,「我就會假裝昏倒,倒在他肩膀,他就會笑出來」。
一月二十五日中午,黃國清出院前,特地準備了謝卡送給林欣榮院長、邱琮朗主任、王宜芬專科護理師以及照顧過他們的每一位醫師、專科護理師、護理師及治療師,謝謝他們這段期間的照顧,潘月桃說,花蓮慈院的照護品質真的很好,不只是先生,連她也都被照顧到,真的很感恩。(圖、文/江家瑜)


圖說:黃國清與太太潘月桃準備謝卡送給邱琮朗主任。

圖說:黃國清(左)與太太潘月桃(右二)、兒子(右)很感恩林欣榮院長(左二)及醫護團隊的照護。(圖/王宜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