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 16 一月 2018 00:00

永續報告書計畫啟動 六院合心展現成果

  二○一八年一月四日上午十點,慈濟醫療永續報告書起始會議在花蓮慈濟醫院協力樓三樓合心會議室召開,醫療法人醫務管理室為主籌單位,醫療志業林俊龍執行長、郭漢崇副執行長、張聖原策略長,花蓮慈院林欣榮院長、許文林副院長、陳宗鷹副院長、李毅醫祕、護理部章淑娟主任、大林慈院賴寧生院長、臺北慈院趙有誠院長、喬麗華主祕以及臺中慈院簡守信院長等七十八位主管、同仁皆於花蓮慈院親身參與。


  會議由主持人陳政興主任串接,其他五家院區同時以視訊連線,包括玉里慈院十八人、關山慈院十一人、大林慈院四十六人、臺北慈院四十九人與臺中慈院三十九人,總計兩百四十一人共同聆聽由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以下簡稱「產基會」)協助輔導的專案計畫說明。 林俊龍執行長表示:「慈濟本來就在做慈善、幫助這個社會,怎麼還要去做這些動作呢?近幾年來,CSR逐漸演變,有了一定的格式與項目,而且要通過第三者的驗證與確認,非常嚴謹。期望在二○一九年能夠參與比賽,讓此份報告更具公信力。」

  CSR指的是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同時也是企業永續報告書(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的縮寫。企業社會責任是企業回應「永續發展」的整體性活動,而永續報告書就是揭露企業社會責任和永續發展承諾與成果的工具。

  林執行長回憶起二○一五年,當時有許多針對慈濟的負面消息產生,讓大家非常不服氣。因為慈濟一向是以公益為導向,但是社會大眾沒辦法了解,所以要拿出一份有公信力的證據。希望藉由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的輔導,用一整年的時間進行資料蒐集與訪談;二○一九年開始撰寫,預計在五月完成符合國際標準的CSR永續報告書。他強調,「我們與其他機構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慈濟有許多的捐款人,都是所謂的『利害關係人』,我們必須要給他們一個交代。這些捐款,以及來自衛福部、健保署、國科會的款項,必須彰顯它們所發揮的功能。這份報告無關醫院評鑑或是健保給付,我們可以用來檢視對國家社會的貢獻,期勉大家用心投入,呈現出亮麗的成績。」

2018/01/04-11慈濟醫療法人日誌 永續報告書計畫啟動 六院合心展現成果  2018/01/04-11慈濟醫療法人日誌 永續報告書計畫啟動 六院合心展現成果
左圖:醫療志業林俊龍執行長致詞表示,慈濟的捐款人都是利害關係人,製作永續報告書就是對他們有所交代。(攝影/高珮瑜)
右圖:醫管室陳政興主任擔任會議主持人,右一為花蓮慈院李毅醫祕。(攝影/高珮瑜)

2018/01/04-11慈濟醫療法人日誌 永續報告書計畫啟動 六院合心展現成果  2018/01/04-11慈濟醫療法人日誌 永續報告書計畫啟動 六院合心展現成果
左圖:產基會湯奕華副總,說明永續報告書的三個核心事項。(攝影/謝自富)
右圖:醫療志業郭漢崇副執行長認為,教學醫院最大的社會責任就是服務、教學、研究,從這三個面向出發最為重要。(攝影/謝自富)

彰顯未來發展潛力 邁向永續經營

  緊接著,由產基會湯奕華副總經理說明,「永續報告書包括經濟與治理、環境、社會三個核心事項,經濟面就是誠信、透明,如同方才林執行長所說的,對員工、捐助人交代並負責;環境面就是降低對環境的衝擊,例如節能減碳、資源回收;而社會面的內涵,是利用我們的核心能力,去做對社會、對永續發展有幫助的事情。以台積電為例,他們的基本原則就是『守法、誠信與正直』,台積電的社會責任,就是讓社會更好。」

  企業經常在問,為什麼要製作永續報告書?湯副總歸納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被要求的、不得不做;第二種是看到同業做、他也想做;第三種則是自己覺得應該要做,透過製作報告書去創造價值、信任與溝通。」她表示,永續報告書是非常有用的溝通工具,它能帶領我們持續追求成長。只要參考國際準則,檢視願景、目標,將我們所做的、所推動的匯集起來,就能夠完成這本報告書。

  產基會陳亞嵐副理接著補充,一本好的永續報告書,除了呈現過往的績效,更重要的是去彰顯未來的發展潛力。透過訪談,找出我們在經濟、環境和社會三方面所做的努力,同時針對與慈濟相關的重大主題去做鑑別。報告書的架構必須符合GRI(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準則,該準則共有六大類、三十三個主題。從今年一月開始到明年五月,將陸續進行六院訪談、資料蒐集、利害關係人溝通,來撰寫與確認報告書的內容,同時加強網頁專區更新,增加訊息發布與互動式的功能元素。

  陳副理引用著名管理學家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所說的,「將社會責任與經營策略結合,將是企業未來競爭力的來源。」以及比爾‧蓋茲(Bill Gates)所言:「若能找到一種方法,可幫助窮人、又能創造商業利益,就等於找到一種減少世界不平等的永續發展道路。」說明企業應對社會與環境議題,負起更多責任,才是邁向永續經營的目標。

堅守核心價值 為社會環境盡責任

  在問題與討論的時段,郭漢崇副執行長提醒,慈濟醫院是教學醫院,教學醫院最大的社會責任就是服務、教學、研究這三件事,從這三個面向出發,才是最重要的。

  林欣榮院長則提問,「這個世界越來越紛亂,上人所說的,與永續發展的目標相當吻合。但是做好這本永續報告書,對於醫療的品牌形象,影響到底有多大?」陳政興主任回覆,目前臺灣已有六、七家醫學中心發行永續報告書,在書中充分展現了他們的核心價值、技術、能力與社會責任。在提供資料時,請各院配合上人提倡的能源、素食、環保等議題,呈現貴院所做的成果。

  趙有誠院長提到報告書由誰撰寫?獎項由誰頒發?陳政興主任答道是我們自己撰寫,產基會只是根據GRI準則協助輔導;至於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則是由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所創立、頒發。

  賴寧生院長對於永續報告書的發行表示肯定,他以HP惠普電腦為例,本業做到世界第一,也要檢視在裡面工作的同仁們幸不幸福。報告書是一個很好的工具,可以幫助我們自我檢視,是否一起向上提昇。

  林俊龍執行長在結語時強調,永續報告書是全方位的,影響層面相當廣。節能減碳、推廣素食、環保回收、健康促進等,這是我們一直用心做的,但是始終沒有系統性地呈現。這次將資料整理出來,對病人、捐款者等利害關係人,以及董事、基金會、志工師兄姊,有一個交代,對社會有所貢獻。慈濟醫療六家醫院分布在臺灣各地,我們要做的是「一本」永續報告書、不是六本,如此才能共同呈現慈濟醫療志業責任的所在。希望明年的這個時候,可以開始落實,將資料蒐集完整,展現出我們努力的結果。

2018/01/04-11慈濟醫療法人日誌 永續報告書計畫啟動 六院合心展現成果  2018/01/04-11慈濟醫療法人日誌 永續報告書計畫啟動 六院合心展現成果
左圖:大林慈院賴寧生院長認為,永續報告書是很好的自我檢視工具。(攝影/謝自富)
右圖:CSR網頁專區建置教育訓練,由產基會陳亞嵐副理為醫療法人同仁進行解說。(攝影/李玉如)

以金獎報告為標竿 提供有價值的事實

   進入第二階段,由陳亞嵐副理對即將準備資料的各科室代表說明「優質CSR報告書初探」,分享報告書的編纂重點以及金獎範例。探究企業編制永續報告書的目的,排名第一的是「建立企業信譽」,其次是因應法規要求以及彰顯風險管理。陳副理問大家:「誰會關心慈濟的CSR報告書?」包括捐助人、員工、志工、患者與家屬、主管機關和媒體等利害關係人,皆會對各項議題予以關注,而報告書也必須針對這群人做出整合性的回應。它的製作流程共有十一個階段,參照的GRI準則為二○一六年十月的公告版本。

  以曾獲TCSA永續報告書獎金獎的臺安醫院和高雄小港醫院為例,陳副理表示,在報告書中完整闡明了與利害關係人溝通的管道,包括常態性活動以及專為編制報告書進行的問卷調查。在可比較性和準確性方面,報告書內若僅呈現單一年度的資訊,對於該項議題的表現無法比較;至少必須提供三年份的數據,並且說明數據的計算基礎與來源,確保可重複取得同樣的結果,才能讓利害關係人對資訊做正確的判斷。

  報告書內要傳達的資訊非常多,為了避免冗長的文字敘述,建議多以圖片或表格呈現,最佳的圖文比例為六比四。一份高品質的報告書,應能提供利害關係人「有價值的事實」,不只是傳達過去做得多好,而是要強調未來該怎麼做,如何持續讓企業更好。推動永續報告書時,必須以利害關係人為導向,正面回應重要的正負面事件,以開放的心胸和周延的思考,展現企業的活力、文化、特色與發展潛能,促進利害關係人對於企業的認同。

第二次課程 加強網站與報告書連結

  一月十一日,產基會團隊再次來到花蓮慈院,進行訪談以及網頁設計建置原則教育訓練,對象是醫療法人醫務管理室以及人文傳播室同仁。陳亞嵐副理表示,永續報告書是企業與外界溝通的工具,但是書面方式的呈現,資訊傳達的即時性與互動性較為不足。為了補強,網站建置就顯得非常重要。

  根據TCSA台灣企業永續報告獎項的評選架構,報告書的內容比重為百分之七十,注重的是完整性、可信度與溝通性;另外百分之三十的部分是網站專區建置,重點在揭露品質、即時性以及互動程度。報告書與網站性質互補,紙本無法呈現的互動、影音和問卷調查等,都可以藉由網站觸及更多層面。

  針對網站建置原則,陳副理一一說明。CSR網站專區的資訊「通透性」很重要,必須在企業官方網站首頁「一眼」就看得到明顯的連結,並提供最新年度的CSR報告書下載。專區內,至少需有四個分頁,分別揭露環境、社會、公司治理(ESG,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以及供應鏈管理議題,公告各項數據績效。注重新聞訊息即時更新,亦可連結既有的媒體報導;以影片、多媒體、互動式網頁,增加與利害關係人的互動性。此外,還需設置網站地圖與關鍵字搜尋引擎,並利用線上意見信箱、問卷、電子報,或是外部社群網站如臉書粉絲團、部落格等,提供利害關係人回饋的管道。

  未來六院各單位將合心協力,完成慈濟醫療志業第一本的「永續報告書」,加強社會各界對慈濟醫療的理解與認同。

閱讀 28 次數
我要掛號



來電
 
導航
 
掛號

繳費 

App

全站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