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 08 一月 2018 00:00

本土開發惡性腦瘤標靶新藥 全球首例人體臨床試驗展開

  十二月二十五日,花蓮慈濟醫院完成全球首例「以標靶新藥 Cerebraca® wafer治療惡性腦瘤之第I/IIa期人體臨床試驗」個案。手術順利成功,病人於術後兩日轉出加護病房,並於一月六日順利出院。


本土開發惡性腦瘤標靶新藥 全球首例人體臨床試驗展開
圖:病人翁先生術後病況穩定,兩天後即轉出加護病房。林欣榮院長、余佳倫護理長陪伴翁先生進行簡單的運動,確認翁先生的術後復原情況。翁先生已於一月六日順利出院。

本土開發惡性腦瘤標靶新藥 全球首例人體臨床試驗展開

  43歲的病人翁林治於二O一五年底,因頭痛、頭暈等症狀來院就醫,由神經外科邱琮朗主任收治,確診患有腦部腫瘤。邱琮朗主任為翁先生進行腫瘤移除手術,並進行切片檢查,化驗結果經解剖病理科主任許永祥判定,確診病人患有進行性寡謝突膠質細胞瘤(Anaplastic Oligodendroglioma),是一種惡性腦腫瘤,位於左前額葉的部位,約佔腦部1/4。轉由癌症醫學中心劉岱瑋副主任為翁先生進行電療與化療合併治療,翁先生共接受33次電療,並服用口服化療藥物。

  結束電療與化療療程後,翁先生每三個月定期回診,追蹤病情的最新狀況。二O一七年十月底,翁先生感覺下肢麻且無力、暈眩、打嗝而就醫,經腦部核磁共振發現腦腫瘤復發,約兩公分大的惡性腦腫瘤,因符合人體臨床試驗條件,翁先生欣然同意接受人體臨床試驗,成為「以標靶新藥 Cerebraca® wafer治療惡性腦瘤之第一期人體臨床試驗」的首位個案。

  病人翁先生術後病況穩定,兩天後即轉出加護病房,暈眩及下肢無力情形皆改善,日常生活自理無礙。翁先生已於一月六日順利出院。

  林欣榮院長表示,惡性腦瘤擴散快速且難以根除,手術後容易復發,是腫瘤中最「惡」的腫瘤;尤其是復發的惡性腦瘤,即使病人接受治療,存活率僅半年至一年。林欣榮院長以時事新聞為例,經典名片「真善美」中,飾演孩子之一的女星Heather Menzies-Urich,於去年底因腦瘤離世。女星Heather從確診罹患惡性腦瘤直至離世,僅相隔一個月的時間。

  惡性腫瘤持續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根據美國癌症協會 (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ACS )以及美國腦瘤病例登錄中心 ( Central brain tumor registry, CBTRUS ) 報告顯示,每年約有兩萬筆的腦瘤新病人被確診,而臺灣每年約有600名惡性腦瘤新病例。

  執行「以標靶新藥 Cerebraca® wafer治療惡性腦瘤之第I/IIa期人體臨床試驗」的目的,是測試新藥用在人體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期能夠幫助需要治療的惡性腦瘤病人。花蓮慈院與長弘生物科技公司於二O一七年一月簽署新藥開發合作意向書、五月簽訂共同開發合作備忘錄後,於十二月進行第一例人體臨床試驗個案。

  醫學上現有治療惡性腦瘤的方式包含手術治療、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效果仍有限。長弘生技於五年前開發治療腦部惡性腫瘤的標靶抗癌藥物Cerebraca® wafer;Cerebraca® wafer會緩慢釋放擴散至周邊腦組織,清除手術未摘除乾淨的腫瘤細胞,目前,Cerebraca® wafer已取得臺灣、中國大陸、美國、日本及歐盟等多國專利;二○一六年八月起更陸續通過美國藥物食品管理局 (FDA)及台灣衛福部 (TFDA) 之新藥臨床試驗許可。(撰文/魏瑋廷;攝影/楊國濱、魏瑋廷)

閱讀 23 次數
我要掛號



來電
 
導航
 
掛號

繳費 

App

全站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