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 16 七月 2015 00:00

十年跨海髓緣 郭丹圓滿感恩心願

  二十四歲的郭丹,來自中國大陸貴州省。十年前還是國二生的他,確診罹患「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郭丹一家人選擇到上海,讓郭丹接受治療。然而,中華骨髓庫卻沒有與郭丹配對成功的捐贈者,唯一的救命機會,是海峽另一端的臺灣骨髓資料庫。幸運的,出現了唯一一位配對成功、且同意捐贈的捐贈者。二OO五年六月四日,郭丹成功接受骨髓移植手術,復原情況良好。休養兩年的郭丹,體力逐漸恢復,重新回到校園學習。

十年跨海髓緣 感恩之旅圓滿心願

十年跨海髓緣 郭丹圓滿感恩心願  十年跨海髓緣 郭丹圓滿感恩心願
圖:郭丹(左二)和爸爸魏鋼(左三)、媽媽查記巧(左四)專程從大陸貴州來到花蓮慈院,拜會林俊龍執行長(左圖左一)、高瑞和院長(右圖右二)、楊國梁主任(右圖右一)表達感恩之情,並分享十年來的成長喜悅。

https://10.0.250.47/hualien/administrator/index.php?option=com_sections&scope=content#  https://10.0.250.47/hualien/administrator/index.php?option=com_sections&scope=content#
左圖:十年前,仍在接受治療的郭丹和(中)和爸媽的合影。來自臺灣的大愛,讓他得以重生。
右圖:現在的郭丹,已長成二十四歲的健康青年。他更把握機會讓愛傳遞,圖為他到斯里蘭卡陪伴孩子學習。

我有一個心願,
要到臺灣,感謝我的救命恩人。
二O一五年,是我重生的第十年,
我如願來到了花蓮慈濟醫院……

  今年二十四歲的郭丹,來自中國大陸貴州省。他是家裡的獨子,從小健康乖巧、認真學習,而且特別好動,籃球、足球、游泳……等體育類活動都是他的拿手項目。

  郭丹就讀國二時,某夜,正在燈下苦讀。一直不怎麼生病的郭丹,右眼忽然視力模糊,就像有塊異物遮住眼底。隔天,到醫院檢查才發現是右眼底出血,「你氣色不太好,快去大醫院檢查一下!」醫師注意到郭丹慘白臉色的不尋常。

  大醫院的血液檢驗報告出爐,郭丹確診罹患「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

◎遠赴他鄉治療 勇敢對抗病魔

  「覺得天都要塌了!」郭丹父母這樣形容當下的心情。他們也立刻決定,搭最近的飛機,當天就前往上海接受治療。他們只有一個信念,拚盡全力,「怎麼樣都要救起兒子」,即使是試驗療程,他們也願意嘗試!那天,是二OO四年十二月六日。

  貴州到上海,兩個半小時飛行時間的距離,在上海舉目無親的郭丹一家人,就近在「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附近租了間小套房。有同事的支持,媽媽查記巧暫時放下教鞭,專心陪伴郭丹接受治療。在公家機關任職的爸爸魏鋼,奔波於兩個城市,在工作與醫院間打轉著。

  所幸化療療程順利,這時,院方卻傳來了壞消息,「中華骨髓庫沒有適合郭丹的配對結果」。一家人再度陷入愁雲慘霧中,他們知道,骨髓移植是郭丹的最後希望。想到郭丹這段時間以來的煎熬,媽媽查記巧說,治療過程產生的藥物反應,化療時的頻繁嘔吐、內臟器官的疼痛,讓一向很能忍痛的郭丹,抱著肚皮在床上打滾,哇哇叫的直喊痛。疼在兒身,痛在娘心,這一切,郭丹都堅強的挺過。懂事的郭丹,更總是鼓勵、安慰著陪在身邊的媽媽說,「媽媽,您放心。我從來就沒想過我會治不好的。」

  真的沒有其他辦法了嗎?

◎來自臺灣的愛心 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我們再試試看臺灣的骨髓資料庫吧!」主治醫師的提案,讓郭丹一家人重燃希望。能不能配對到?郭丹家人說他們連想都不敢想。很快的,臺灣捎來了好消息,有一位捐贈者配對成功,更棒的是,捐贈者同意捐贈!媽媽查記巧說,「從醫師口中得知配對上的那一刻,真的好激動唷!」

  二OO五年六月四日凌晨,郭丹成功接受骨髓移植手術,且復原情況良好。
  
  在上海治療整整一年後,二OO五年底,郭丹終於健康出院回家了!在家裡靜養了一段時日後,逐漸康復的郭丹,更在離開校園兩年後,重新回到學校學習。

  健康,對郭丹而言是難能可貴的,也讓郭丹更珍惜,把握每個學習機會,順利的完成國中、高中的學業,二O一一年更考上南京大學。而郭丹的身體,一天比一天康復,體能也一天一天地回復,能夠重新擁抱最喜歡的運動活動,跑步、游泳、打籃球;大學後,郭丹更加入學校的足球校隊,享受每一次和隊友們大汗淋漓奔馳踢球的快樂!

◎愛的傳遞 奉獻良能

  回想起生病的那段期間,有醫護團隊的照護、來自臺灣的愛心骨髓;更有一群默默支持的力量,陪伴郭丹一家走過。「我們給你留個座。郭丹,你一定會回來的!」郭丹的老師和同學,還為班長郭丹,保留座位,在那個智慧型手機還不普遍的時代,同學們輪流寫信,一天一封,為遠在上海的郭丹加油打氣,讓郭丹知道,大家,都在等他回家!

  郭丹說,當年如果沒有醫護團隊、朋友、同學的幫助,「我應該會走不過來的。」也因此,他希望能將這份愛傳遞下去,因著這份使命,郭丹在大學時積極參與公益活動,更到斯里蘭卡,教授寺廟裡的孤兒英文(如下圖),郭丹說「當別人給予我愛時,我應該把這份愛傳遞出去,讓大家都能活在充滿愛的環境裡。」

到斯里蘭卡,教授寺廟裡的孤兒英文

 

 

 

 

 

 

 

 

 

 

 

  二O一五年,是郭丹重生後的第十年,也是生命中重要的里程碑,十四歲的少年,對抗病魔成功,健康成長為二十四歲的青年。郭丹不僅成功取得南京大學理學學士學位,更錄取美國華盛頓大學西雅圖校區研究所。即將在九月份前往美國,攻讀電子與計算機碩士學位,往半導體產業發展。

  郭丹知道,在這些亮麗成績的背後,是來自臺灣的愛心給予他重生的機會。原本對臺灣並不熟悉,更不認識慈濟的他,透過網路,認識到臺灣骨髓資料庫的幕後推手-慈濟基金會,郭丹說,他很感佩,是臺灣、是慈濟基金會的努力和付出,讓他能夠有再一次的重生!

◎臺灣感恩之旅 圓滿十年心願

  二O一五年七月十日,郭丹帶著爸爸媽媽踏上從沒到過的臺灣,專程到花蓮慈濟醫院,拜會慈濟醫療志業執行長林俊龍、花蓮慈院高瑞和院長、骨髓幹細胞中心主任楊國梁,向臺灣、向慈濟基金會、更向捐贈者表達感恩之情,同時分享十年來的喜悅。

  郭丹和父母特別提到,隱私法規保護的關係,雖然他們一家人並不真正認識捐髓者,只知道是位當年三十多歲、有兩個孩子的女士,一家人都暱稱捐贈者是「臺灣阿姨」。

  「郭丹生病時,完全不敢想像能有這樣的好結果;還能夠有今天,真的很謝謝大家的幫助。」郭丹媽媽一再感謝捐贈者「臺灣阿姨」的大愛。郭丹也接著說,「臺灣阿姨」除了給予他身體上的新生命,更成為他精神上的支持力量,阿姨的大愛是種「正能量」,對他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讓他希望能做更多幫助別人的事情。郭丹說他真的發自內心的感激這位未曾謀面的「臺灣阿姨」。


十年跨海髓緣 郭丹圓滿感恩心願

  郭丹一家人特地帶來的感恩結緣品,也大有來頭,是出自中國大陸國家一級美術師,擅長「榜書」字體的書法家楊凡之手。揚凡在輾轉知道郭丹的故事後,深受感動,為了表達對臺灣人的謝意,楊凡特地從北京飛到貴州,寫出「福」、「德」兩幅字,讓郭丹一家人帶到臺灣,要送給花蓮慈院和郭丹的救命恩人。

  十年前,一場跨越海峽兩岸的髓緣,讓大陸青年郭丹得以重生;十年後,一樁放在心底的感恩心願,也終於圓滿。祝福您,郭丹!(撰文、攝影/魏瑋廷)

◎郭丹致捐贈者感謝函:

郭丹致捐贈者感謝函

郭丹致捐贈者感謝函

閱讀 40 次數
我要掛號



來電
 
導航
 
掛號

繳費 

App

全站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