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容人被剝奪的是自由,健康照護不應該被剝奪。身為一位醫者,生病的收容人,就是一位病人!」花蓮慈濟醫院與法務部矯正署花蓮監獄的結緣,起自於多年來東區人醫會的義診以及常住志工顏惠美師姊定期的志工關懷。早在二OO九年,於收容人未納入健保前,花蓮慈院就陸續由家醫科、精神科、婦產科、心臟內科,每週提供四診次,於監內進行門診醫療服務作業,照顧收容人的健康。
星期天(九月二十日)上午,沒有任何排程的花蓮慈濟醫院內科檢查室,腸胃內科主治醫師劉作財、洪睿勝兩人正在操作內視鏡,身邊圍著多位同科醫師。原來他們把握擅長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的日本專家石井直樹(Naoki Ishii)醫師在花蓮的時間,學習新術式,希望日後能提供東部地區早期腸胃道癌症的病人一個先進的新治療選擇。
曾經,一句話都說不清楚,連起身站立都會全身顫抖。來自福建,患有「肌躍症」的鄭大耿,八月十日接受「深部腦刺激手術」後,醫療團隊從十三日開始打開深層腦部刺激系統開關,讓大耿的身體適應電量後,開始依照計畫性地調整電量、脈寬、頻率、靶點;同時復健團隊也開始進行職能治療與物理治療的復建計畫,希望能幫助大耿恢復正常的生活功能。
「從來的第一天起,就下定決心不走了……」在滿室的掌聲中,泌尿部主任郭漢崇從他到花蓮來的契機說起。一九八七年花蓮慈濟醫院泌尿科正式成立,輪調支援的其中一位年輕醫生,剛升為臺大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的郭漢崇,在支援一段時間後,決定把專業奉獻給花東民眾,一九八八年八月一日他來到慈濟醫院正式報到。
「每次到花蓮慈院回診,我都感覺像回家一般溫馨。」「感恩院長爸爸(高瑞和院長)跟王副爸爸(王志鴻副院長)與全體醫療團隊,六年來的陪伴與照顧!」穿著雪白嶄新的護理師制服,她是花蓮慈院新任牙科助理黃楷詒,楷詒還有另外一個身分,就是花蓮慈院的病友。
為了讓全院同仁能更認識院內提供的各種住院病人治療餐,八月十三日中午,花蓮慈濟醫院營養組舉辦首屆「住院病人餐點知多少」的治療餐食推廣活動。透過活潑的六道闖關關卡,寓教於樂,讓與會同仁能更了解住院病人餐的類別、特點,因應住院病人餐食需求。